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7150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1、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译文:齐孝公

2、进攻我国北部边境。6、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

3、赶快。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4、误:典籍,正:主管。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22、弁(bin)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正:夸耀。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23、声色之

5、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正:推究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正:经过。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误:购买,正:重赏征求。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误:规劝,正:谋划。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

6、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正:造访、探望。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正:遗憾。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捆绑,正:停留。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误:憎恨,正:妒忌。译文

7、: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正:选拔。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正:夸耀。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正:禁令。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误:捐助,正:撤除。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

8、爵禄。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误:刊登,正:删除。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正:能够。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正:督促。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误:离开,正:通“罹”,遭遇。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

9、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正:美好。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45、民不胜掠,自诬服。误:掠夺,正:拷打。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误:停止,正:通“疲”,疲乏。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误:妻子,正:以女嫁人

10、。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正:约定。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误:亲人,正:父母。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误:睡觉,正:息,止。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误:权利,正:暂代官职。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11、。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正:勉励。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55、议者皆然固奏。误:这样,正:认为对。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正:责备。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57彦章武人不知书。误:文书,正:文字。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正:偏爱。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误:迅速,正:招致。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正:悔

12、恨。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误:期望,正:埋怨、责怪。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误:危险,正:端正。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误:轻微,正:如果没有。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误:陷害,正:欺骗。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

13、财物,不可胜言。误:遗留,正:赠送。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正:别人。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误:繁盛,正:繁殖。译文: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误:清闲,正:通“娴”,熟习。译文: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69、彧(y)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误:接受,正:怀恨。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

14、从此怀恨在心。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新鲜,正:少。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误:感谢,正:谢罪。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误:书信,正:信使。译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误:巡行,正:代理。译文: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误:形势,正:表现。译文: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高官的气量。75、阶疾病,帝自临省。误:察看,正:探视、问候。译文: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误:曲从,正:示众。译文: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误:找寻,正:不久。译文: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误:儒雅,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