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3969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六课时近似数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8(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2、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2、生活中的数学近似数的使用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学生举例3、练习:P794、5、6三、课堂作业P808、9四、课后任务P807教学反思:第七课时整百、整千的加减法(1)教学目的:1能灵活地选择适

3、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将部分数据板书。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9(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XX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

4、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2、教学例10(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文艺书籍:50种科学书籍:80种学习参考书籍:130种(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4)进一步口算:900+600500600三、联系实际应用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2、挑战赛“做一做”1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四、作业:“做一做”2教学反思:第八课时整百、整千的加减法(2)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5、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口算,其中几道题请学生说说做法。900300500+400XX+500080003000300+504000+3003500500600+7000800+9004500+70033008002口算计时比赛二、数学游戏1、猜价格:例:提示:彩电大约3000元学生根据所给的近似数,猜测准确数,猜中为止。出示准确数。2、送信:P84第4题三、练习:P832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P843、5教学反思

6、: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

7、学,它的实践性比较强,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

8、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第一课时:千克、克的认识。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000克=1千克。教具准备:多媒体、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花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9、第一课时一、课前口算训练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指名学生答题)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二、认识重量单位克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

10、就用克来衡量。板书:克的认识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掂一掂1克有多重。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教学反思:第二课时1、课前让每位学生去任选看两件物品并填好调查表;调查表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物品的重量物品的个数1千克(苹果)()个1千克(盐)()袋2、学生汇报自己是如何进行调查的。3、动手实践:师的桌面上陈列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猜出1个苹果的重量并填写试验卡物品估计的重量称的重量1个苹果()克()克()克()克4、从学生的数据中整理各种商品的价格表。5、解决问题:问:从以上数据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