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管理学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70210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与管理学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管理与管理学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管理与管理学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管理与管理学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管理与管理学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与管理学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与管理学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 理 学Management 第一讲 管理和管理学(下),回 顾,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管理的功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高的欲望。 科学管理与生产劳动、组织分工协作、战争掠夺、贸易交换、道德教育等一样,是协调资源有限与欲望无限的一种手段。 管理在中国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凸现,并必将在未来成为第一生产力。,第一讲 管理和管理学(下),思考题 管理好坏如何来区分和衡量?,二、有效的管理,以比较经济的方法,做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事,有效的管理:做好对的事,怎么做,做什么,方式方法,价值取向,有效的管理,效率:投入产出比,效益

2、:目标达成度,条件:资源有限,目的:满足需求,同样的投入能获得多大的产出,产出满足需求的程度,1、有效性衡量:效率与效益,有效的管理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讲究效益。 讲求效率而不讲究效益碌碌无为; 讲究效益而不讲究效率得不偿失。,什么事情应该做,取决于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 如何把该做的事做好,取决于方式方法的使用。 效率与效益相比较,效益是第一位的。,2、如何做好对的事,创新:持续改进完善,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科学的决策,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工作:确立目标、制订行动方案。着眼于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组织工作:组织设计、人员配备、权力配置。 着重于合理的分工与明确的协作关系的建立;

3、,领导工作:指导、协调、激励。致力于积极性的调动和方向的把握; 控制工作:检查和监督。着力于纠偏,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如何有效实现目标的角度出发,管理是一个由四大职能所构成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正因为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各项管理工作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同时,若单纯地做好其中的一、二项管理工作或不能将各项工作联结成为一个系统,管理仍将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启示:管理要注重抓瓶颈、 搭平台、做系统。,3、管理职能与决策、创新的关系,创新,原有管理状态,新的管理状态,总结:何为管理,管理的定义 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

4、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定义,内涵(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内涵(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内涵(3)管理的客体 (对象)是相关资源 内涵(4)管理的职能活动-四大职能 内涵(5)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内涵(6)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 资源的过程,管理就是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三、管理学,管理学是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它是以所有的组织所共有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是组织管理的一般问题。 即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一般组织管理理论的科学,它所提出的管理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各类管理学科的概括

5、和总结,它是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理科,新兴学科,文科,工科,医科,管理学是一门与众不同的技术学科,人,管理学科,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经过几十年探索、总结,管理已形成了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据此可以解释管理工作中过去的和现有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变化。 由于管理工作的对象包括组织中的人,同时管理问题和管理环境千变万化,管理学所能提供的专业手段和方法极其有限,其实践和管理知识的运用,需要有丰富的根据实际情况行事的技艺。 懂得管理学基本知识并不意味着你在实践中能正确地运用它。,管理学学习方法: “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掌握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6、实践掌握知识; 勤于实践,通过“干”来亲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并摸索和增长实践的技巧体验管理; 通过看、听、读、思扩大知识面,进一步增长实践技能与熟悉管理思维方式提高管理技能 与时俱进,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再实践,逐步掌握管理的精髓,成为职业的或高水平的管理者获得管理意识。,四、管理的基本思维方法,面对一个管理问题,应该如何思考回答? 解决一个管理问题,应该解决到何种程度? 具体解决一个管理问题时,应该从何着手?,问题分析 头头们该不该出去吃喝玩乐?,答案:很难说 用公款请自己,是以权谋私。 为了吃喝玩乐放弃原则,是损公肥私。 为工作上的事,不想吃也得吃,不愿喝也得喝,困惑 为什么为了工作上的事就

7、要去吃喝? 为什么是头头们去吃而不是我去吃?,应该这样说:理论依据,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社会存在体,为了取得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这是一个组织开展工作的前提),需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吃喝玩乐是一种较好的沟通手段。 在一个组织中,只有高层管理者可以代表这一组织,因此,与外部的重要沟通工作由高层管理者承担。,分析结论,为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一个组织高层管理者的基本职责,为此而在外面吃喝玩乐就和我们一个工人在机器边辛勤劳动一样,是高层管理者日常工作之一。 在一个组织中,各人的职责不同,工作形式也不同,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就必须对相互的工作有正确的理解。,面对一个管理问题,应该如何回答?,肯定的

8、回答基于过去自己的经验或清楚的前提和答案,正确的前提是:现在与过去相同或前提条件及答案确定。 在多变的环境面前,经验回答的正确率下降。 首先学会说“很难说”入门了,懂得了管理对象的多样化、管理环境的多变性,知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终知道应该怎么说职业的,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管理知识,作出正确决策。 管理第一招:很难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管理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其功能在于帮助人们以有限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高的目标。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管理问题,其解决目标是取得人们对于该问题所看重的各个目标之间的协调。 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改变“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采用“兼容并蓄

9、”系统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管理第二招:统统摆平目标导向,综合协调,总体而言,解决管理问题要达到何种程度?,具体而言,解决管理问题从何着手?,在管理过程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进入到21世纪以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在这样变化的不可控的环境中,我们能够主动加以把握的只有我们自己。 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因此适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你的追求、态度、能力、眼界、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你可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合适的。 因此,面对问题、面对变化时,科学管理主张从认识自我开始、从改变自身入手,寻找具体应对的策略。 管理第三招:关键在于“我是谁”责任在我,从我做

10、起,案例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规章制度?,孙加明认为:在企业中,讨论制订了很多的制度,既然在制订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异议,按道理平时就应该一律照章办事,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应该照章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周云龙常常以属于特殊情况为由,不按规章制度处理,导致下面的人一违反规章制度就找周云龙说情,到最后规章制度也成了嘴上讲讲、纸上写写的东西。 周云龙则认为:这实际上是两人在到底应该如何对待规章制度上有不同的想法,孙加明认为应照章处理,周云龙则认为规章制度是一种管理手段而异,有特殊情况就可以而且应该酌情处理,所以在工作中出现特殊情况时,自己确实就会不按规章制度做,这也是很正常的。 问题:在一个组织中,我们到底

11、应该如何对待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可不可以违反?违反了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案例分析:如何对待规章制度?,作业交流,小组作业1,首先,很难说 违反规章制度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情况,不小心办错事:规章没有错,行为后果对组织不利; 合理不合法:规章没有错,行为后果对组织有利; 好心办坏事:规章没有错,行为后果对组织不利,但动机是好的; 王子犯法:违反的人是该组织的重要人物; 无心违章:规章已过时; 。,其次,总的来说:既要照章处理,又要考虑特殊情况。,规章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章要循。 规章制度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不能为了维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而置组织目标于不顾目标导向。 总体而言

12、,规章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发挥规章制度有利的一面,避免其不利的一面。 处理原则:在一般情况下,照章处理在特殊情况下,酌情处理。,最后,具体而言,取决于特殊情况的界定和酌情原则的明确,特殊范围:目标一致; 规章失效。 酌情原则:目标有利原则。 前提:情况紧急且条件确认 责任:后果自负,具体回答,不小心办错事: 合理不合法: 好心办坏事: 王子犯法: 无心违章:,照章处理,根据目标有利程度确定,照章处理,适当安慰,照章处理,注重时机和方式,根据目标有利程度确定,实际操作时如何回答仍需视情判断。,启示,管理的实质,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 运用管理学理论,可以使我们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而得出科

13、学结论。 价值观的不同、管理环境和对象的复杂性,又使得我们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理时仍然需要视情判断。,人们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管理不是目的,管理是手段,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效果取决于管理者水平,本讲小结,管理的有效性通过效率和效益来衡量,有效的管理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讲究效益。其中效益是第一位的。 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抓管理应该从瓶颈环节着手,以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平台,才能取得好效果。 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科学,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需要我们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标导向综合协调、责任在我从我做起的基本思维方式。,第一讲总结,

14、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协调; 管理产生的原因在于欲望的无限与资源有限间的矛盾; 管理的功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目标; 有效管理要求既讲究效率又讲究效益;,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人们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面对管理问题,我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从认识自我、改变自我着手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在中国将成为第一生产力,小组作业2:谁应该对此负责?,四月初,为了弘扬“五四”精神,学校党委要求校团委、校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五四”知识竞赛。这项

15、任务最终落实到了学生会学习部。 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小林接受任务以后,在校学工部郑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布置学习部的一帮干事分工负责,在校园内掀起了“五四”知识竞赛热潮,并在5月4日之前完成了初赛和复赛,选拔出了6支来自不同学院的参赛队伍进入了决赛。 5月4日,隆重的“五四”知识竞赛决赛在学生活动中心如期举行,学校常务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以及相关部处领导都出席了本次比赛,观众席也座无虚席,活动进入了高潮。但令人遗憾的是,接下来的事情使本次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先是主持人由于过于紧张而状况百出;然后是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投影放映乱序;最糟糕的是投影仪的灯泡又突然坏了,使比赛一度中止;比赛尚未至中场,原本座无虚席的观众席上已有不少人离开。 比赛结束,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下达指令,要求学工部就此次事件追究责任,深刻检讨。,第二天,在学生会办公室,学习部一干人在这里召开了总结会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大家都觉得这一次活动确实没有搞好,应该检讨。但从具体分析看,也不能直接责怪谁。 可是怎么跟学工部交代呢?小林觉得很难办。 问题:在此事件中,谁应该对活动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负责?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