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70146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讲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黄荣怀,2,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 信息技术教育 数字媒体技术 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现代远程教育,3,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属于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从宏观的角度看,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特性及其规律性,研究内容包括教育中的媒体与技术应用,如视听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育行业的电子政务等;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的研究;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应用。,4,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技术在教育中应用需要考虑教育中使用的

2、技术本身和使用者运用这些技术时的情境、观念等。 本节主要内容: 关于媒体技术教育应用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 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教育行业电子政务的研究成果,5,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一)媒体理论与实践研究,6,7,赋予信息化社会教育新的含义和特征: 技术层面: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教育层面:教学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等 引发了数字化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的旨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8,媒体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

3、,意为两者之间。 特点: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或指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接受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配套使用才能发挥储存与传递信息的功能。,9, 教学媒体 概念: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从本质上看,教与学活动过程是一种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的过程,因此作为储存与传递事物信息的任何媒体,都能作为教学媒体。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新开发出来的媒体,首先都不是用在教学上,而是在军事、通信、娱乐、工业等部门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引进教学领域。

4、一般的媒体发展成为教学媒体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 媒体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才可称为教学媒体。 媒体能用于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时,才能发展为教学媒体。 硬件的改造 软件的编制,10, 教学媒体的分类 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 传统教学媒体,如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等; 现代教学媒体:即电子传播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 教学媒体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视听阅览室、微格教学训练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光学投影教学媒体: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器和投影片、电影机和电影片等 电声教学媒体:

5、电唱机、扩音机、收音机、语言实验室以及唱片、录音带等 电视教学媒体:电视机、录放像机、影碟机、录像带、视盘、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和微格教学训练系统等 计算机教学媒体:计算机、计算机课件、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校园网等,11,媒体的本质 教学媒体直接介入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传输信息的手段。它沟通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性能对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影响甚大。 教科书的产生、直观教具的使用、音像材料的涌现,是教学媒体的三次重大发展,从而使教师能用多种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能通过广泛的渠道获得更大范围的学习经验。 如何有效地促进信息的有效加工和处理,是众多媒体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12, 麦克卢汉媒体理论

6、1964年,加拿大著名大众传播研究者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论证人类在进入电子时代的同时,对媒体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分类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例如,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话筒是嘴巴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电子计算机是大脑的延伸。这种延伸使得人类的沟通、交流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变化,人们也在不同的实践领域探讨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的模式和策略。,13, 克拉克的媒体观 克拉克认为教学媒体只是一种信息发送的手段,无论是电视、书本,还是面授传递信息的内容,没有什么不同,其教学效果也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信息的传递方式。 在克拉

7、克看来,传递方式在教学上似乎是无关紧要的,能带来高质量教学的,与其说是使用媒体,不如说是软件的设计。 克拉克的媒体观强调媒体是一种工具,强调教学软件的设计。这一观点只是对信息传递本身而言的。无论用哪种媒体传递信息,信息的本质同特性并不会发生变化,它与载体及传播方式无关。 他并没有谈到学生能否接受到信息,接受到什么形态的信息。,14, 安东尼贝茨的媒体观 贝茨是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远程教育研究。他同意克拉克关于教学方式、设计质量的好坏对媒体的差异有极大影响的观点,但也保留了“电视对远程教育有极大的价值”的意见。他认为对于远程教育,媒体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因素。主要观点如下:

8、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和可替换的,即通过某一媒体达到的教育目标通常可以通过另一种媒体来实现,只要有足够的想像力、时间和资源。关键的问题是:在给定的条件下何种媒体最合适?这就需要重视媒体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 每一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有一套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每种媒体的特性都有待于适当地探索。即使电视确实是一种最适合的媒体,但设计粗糙的电视节目照样失败。媒体的质量非常重要。 并不存在某种“超级媒体”,所有媒体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且一种媒体的长处往往是另一种媒体的短处。这个事实表明,采用多媒体方案通常是较有希望成功的。然而,最理想的应该是在给定的情形下,只使用有限范围的媒体,以最小的成本取

9、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并在方便学习者和教师两者之间做到合情合理的均衡。 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存在某种媒体,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15,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对经验的由来,即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这个问题,认为经验有的是由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由间接方式得来的。各种经验大致可以依据它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16,“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但这不是说求取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只是

10、利于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概念可以供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维工具,它把人们探求知识的智力,大为简单化、经济化。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地抽象。 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17,3. 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种教学媒体被广泛

11、地应用于教与学的各个方面,并发展了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模式和方法,在探索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恰当有机结合的策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如内容-目标-媒体三维模式就是媒体有效地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基本思想。 在实践中人们提出了利用教学媒体的教与学的策略,具体包括:辅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利用媒体进行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教学、利用媒体实施远程教育、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创新学习等。 那种不看实际需要,不看现实条件,盲目追求高档次,一窝蜂地买高级设备,而不管它是否真正适合于学习的目的,更不管投入产出比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既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不符合

12、世界的发展潮流。 当前的教育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关于媒体的问题应该重新界定,认为应该进行“媒体及其使用的方法方面的研究,因为两者会与认知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产生相互影响,而知识正是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得以建构的”,应该更多地研究各种媒体使用的不同教学方法的认知结果,而不是仅仅研究媒体本身。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媒体在什么时候最有效、对什么人是最有效等问题。,18,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也可以称之为在课程教

13、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9,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较流行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这种整合的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具体强调三点: 软件方面需求合适的教学平台,提倡教师利用现有平台,而不提倡教师人人做课件; 相应的教师培训,加强一般化的基本技能培训,如office基本组件的培训,加强学科教学论及教育技术理论(如教学设计)的培训; 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

14、手段实施课程整合。 另一种对课程整合的理解是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整合,例如让整体的信息技术课程由正规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如网页制作、网络知识、编程等兴趣小组)和其他隐性课程组合而成,并协调这些环节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20,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涵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课程之间的整合,它的目标是多方位的,工作具有多样性,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核心领域。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工具; 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结构、过程、评价等问题。,2

15、1,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三)教育行业的电子政务 政务信息化是构建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目前,教育系统办公信息网络初步建成,在办公自动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而教育电子政务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实践与技术开发课题。 电子政务的概念: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 网络教育电子政务:是借助信息技术而进行的该领域的质量监管、政策支持与服务方面的政务活动,其业务活动主要围绕政府、网院(包括学习中心)和

16、公众(主要指学生)这三个行为主体展开,即包括网院与学生、政府与网院、政府与学生之间的互动。,22,从电子政务发展趋势而言: 技术上经历了主机、微机加局域网、互联网三个阶段 处理内容上由数据管理、信息管理,逐步走向知识管理 网络教育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等。 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支持和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或资源)共享与传递,其难点是电子政务的一体化问题,即教育系统部门之间的一体化以及教育部门与网院、学习中心之间信息系统的一体化。 决策支持需要系统平台的支持,更依赖于多源数据的采集、建库、维护和更新,以及最终对数据的管理、统计和分析。,23,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的研究,教育技术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技术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研究者与实践者却以为只要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就能实现教育目标,忽略了现有教育系统本身对技术应用的制约与排斥。 传统教育技术所研究的范围大多局限于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与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