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69908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上册归去来兮辞教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辞官归隐、放飞心灵的欢快喜悦之情。2、品味语言,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落实文言知识点。学习重点:1、把握文意,体会感情。2、落实文言知识点:实词活用:怡、日、悦、乐、棹、善重要虚词:以文言句式: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倒装句: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学习难点:1、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2、让学生在体味情感的基础上,理解陶渊明的辞官归隐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坚守高贵、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学习时间:1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当代作家周国平在

2、他的灵魂只能独行一书里讲了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个典故:有一次苏轼饭后踱步,他掂着大肚子问他的侍从:我这一肚子装的是什么?他的前呼后拥的侍从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是,有的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只有他的侍妾朝云一语中的:先生藏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是的,苏轼是一个不屈己媚人的大丈夫,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满腹经纶,却仕途坎坷,他最崇拜的人就是陶渊明,他曾经和了陶渊明的全诗,对陶渊明的诗文备加推崇。欧阳修说:“两晋无,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宋庠也说:“陶公之归去来兮辞,是南北朝之绝唱。”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陶渊明,一起欣赏他的归去来兮辞。学习内容和步骤:一、诵读文本,整体感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3、,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文言文的课堂要不断传出书声琅琅。本文的诵读分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明确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后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初步感知。其次,教师指导诵读,引领学生把握几个重点句的情味。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冲出牢笼、放飞心灵的解脱、畅快之情,第三段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享受家园之乐的舒适、宽慰之情,末段首句“已矣乎”则要读出诗人参透一切、彻底放下的旷达之情。指导后,再指名一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引领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意,体会情感。再次,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体会诗人辞官归隐的欢悦之情。然后,师生共同朗读,在书声朗朗中体味情感,

4、品味语言。二、赏析文本,品味语言。因为是文言文,所以,进入写法、意境等鉴赏之前,首先要落实文言知识点。所以,四个语段,基本的学习步骤都是先疏通文意,落实知识点,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设计不同的鉴赏内容。1、学习第一段。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此段。重点把握实词“谏、追、是、非”的含义。注意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准确翻译。学生概括段意。2、学习第二段。这是一个重点语段,知识点多,鉴赏点也多,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学生齐读“乃瞻衡宇有酒盈樽”,要求学生按“信”和“达”的要求翻译语段。第二步,通过让学生对白描语段的扩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金人元好问评价陶渊明的诗文:“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5、”。陶渊明擅长白描,语出天然,不事雕琢,这正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有人说,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不是作家描写的最美妙,而是能引起读者最美妙的想像。文中写了“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我们知道“晋陶渊明独爱菊”,那么,摆脱了黑暗的官场,回到了向往的家园,面对荒芜院落中傲然挺立的菊花,他定会百感交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菊花,看到欣欣然奔向自己的陶渊明,也一定会有一腔话语倾诉。在这里,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就是陶渊明或是菊花,阔别相逢,彼此会有怎样的衷情相诉呢?请展开想像,写一段抒情性的心理描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表述

6、。教师可以做如下示范:菊花,我终于又回到你身旁,又呼吸到了你的芳香,我不辜负你的高洁,你也不辜负我的思量。因为我的不合时宜,致使门可罗雀,满园荒芜,只有你,在瑟瑟秋风中傲然挺立,展示你的高贵,迎接我的归来。啊,菊花,高山流水,知音犹在,有你相伴,夫复何求?让我靠近你,让我感受你的呼吸,让我倾听你的心跳教师小结,启示学生:康德说,人是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想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大家在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这一能力。第三步:分析本段中写景的文字。“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分析:作者写了云、鸟、夕阳、孤松,其实,一切景语皆情语。云的

7、“无心”令人联想到“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鸟的“倦飞”,令人联想到作者所说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夕阳”令人想起“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孤松”则不仅令人想到“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更由“孤”字想到诗人的清高孤傲、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学生齐读写景的文字,体会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学习第三段。本段写村居生活。让学生翻译四个重点句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善万物之得时。教师讲明其中的词类活用。落实两个名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齐读第三段。4、齐读第四段,找出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句子。“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小结此段

8、,加以拓展:作者在此段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乘化归尽,乐天安命”的感慨。其实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陶渊明也曾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远游”,可他的耿介率直,特立独行,他的不屈己媚俗,令他与当时的黑暗官场格格不入,他三任三隐,个中滋味不言而喻。他的遭遇,使我们联想到屈原、李白、苏轼。屈原,因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不得不怀石投江,显其高洁;李白,因为在权贵面前坚守高贵,不阿谀奉承,而被“赐金放还“;苏轼,因为与当权者势不两立,坚持原则,屡次被贬。谈到屈原,我们会想到体现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谈到李白,我们会想到显示其铮铮傲骨的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谈到苏轼,我们会想到他独守高贵、不趋炎附势的心声“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那么,文中最能体现陶渊明理想追求、高洁品质的句子是哪句呢?三、讲课感悟文言文的学习,课堂很难有亮点。但是,这个教学设计有三点还是比较成功,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肯定。第一,教师的范读声情并茂,引领学生进入情境。第二,设计的人菊对话环节,情致盎然,想象力的培养这一难点突破好。第三,拓展部分,屈原、李白、苏轼的引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最后学生回归文本自然而然。当然,这个设计肯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批评指正。精品学习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