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课后练习 苏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68973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课后练习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课后练习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课后练习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课后练习 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课后练习 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课后练习 苏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声音是什么 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A 声音被手挡住了 B 声音被手吸收了C 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 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D(2).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A 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C 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耳朵失去听觉 B(3).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B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登上月球的

2、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D(4).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5)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A(6)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B(7)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

3、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一次回声 B两次回声 C三次回声 D四次回声 B(8)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1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图11(9)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

4、 B (10)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 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 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D(11)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 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 C(12)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 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一一鱼C大地水鱼 D水鱼 C(13)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B二、填

5、空题(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 (振动 空气)(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 ( 晃动 能量) (3)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 发出的,琴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在15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 。 (振动 空气 340m/s )(4)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 、 。 (空气 声带 水 )(5)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 (固体可以传声且速度比空气大

6、)(6)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闪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 (听到了爆炸声 然后看到爆炸的闪光)(7).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_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传播的. (声带 空气)(8).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说明_能传声. (液体、气体、固体都)(9).“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 (固体可以传声)三、实验与设计题1如图12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 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

7、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听到的声音变大) 图12 (3)此实验说明了 。 (真空不可以传声)2在图13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固体可以传声)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现象表明: 。 图13 (不同介质传声的速度是不同的)(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振动停止了)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