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编 第7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68483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历史(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编  第7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中考历史(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编  第7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中考历史(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编  第7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中考历史(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编  第7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中考历史(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编  第7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历史(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编 第7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历史(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编 第7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考纲要求: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八上教材P112115)重庆谈判背景(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和共产党成为的两大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2)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为了进一步赢得内战准备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目的来源:gkstk.Com来源:gkstk.Com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来源:学优高考网概况(1)1945年8

2、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谈判(2)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影响(1)重庆谈判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了人民,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2)使中共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扩大了中共的影响,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赢得了民心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考纲要求: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八上教材P11712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3、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背景(1)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2)面对国民党军的军事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在半年多的时间内,解放军就歼灭大量敌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概况(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2)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3)西北野战部队在彭德怀等指挥下,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国

4、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意义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背景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为改变战局,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矛头指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大别山地区概况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突破黄河天险。8月底胜利进入大别山区,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考纲要求: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八上教材P123128)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三大战役背景(1)1948年秋

5、,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2)经过两年多的战斗,解放军兵力迅速增长,兵器装备有了很大改善,战斗力大大提高(3)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士气低落,兵力不足,集中主力守卫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实行“重点防御”(4)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战役时间指挥者及主要作战区战役结果作战方式意义作用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地区歼灭敌人47万多,人民解放军人数第一次超过国民党部队攻占锦州,“关门打狗”解放了东北全境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以徐州为中心解放

6、军全歼被围之敌,歼灭装备精良的蒋介石嫡系部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华北地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多人,使北平和平解放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渡江战役概况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解放意义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亡。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认识启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1

7、)从战争性质来看,蒋介石勾结美帝国主义发动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人们求和平的意愿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失去了民心,以致士气低落,对作战不利;而共产党所进行的解放战争属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战争,深得民心。(2)从政权性质来看,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3)经济上,国民党统治腐败,经济陷于崩溃;而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土地改革,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4)军事上,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作战方针,并抓住有利战机,及时展开战略反攻和主力决战,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也是解放战

8、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归纳总结】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标志。(1)解放战争开始(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2)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的标志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重难归纳1.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重庆谈判对于中共来说,虽然通过谈判争取和平失败了,但是通过这次谈判,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国民党集团反动本质。所以蒋介石反人民的内战,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战争的失败是注定了的。在重庆谈判中,中共表达了和平的诚意,代表了人民的愿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为解放

9、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挺进大别山”为什么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战场主要在解放区,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的作战方针(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指导下,英勇善战,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这样,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进攻的条件。毛泽东作出了英明的决策:“夺取中原,将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显然是在进攻条件具备情况下中共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战场转向外

10、线国统区。与此同时,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开始了。3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够迅速取得胜利?除了解放军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极大地增强了人民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勇气。(2)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了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战线。(3)在军事上,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初期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第二、第三年又及时提出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伟大决策,

11、将革命进行到底。国民党集团看似强大,但是地方军阀与中央政府貌合神离,很难协调作战。(4)在经济上,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农民积极生产,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4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1)中共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与国民党合作,掀起大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共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进行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

12、利。(4)解放战争时期,领导人民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进攻,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体验中考 1(2012遵义中考)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A)A进行战略反攻 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 D进行平津战役2(2013遵义中考)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的战略目标是(C)A挺进大别山,由防御转为进攻B歼灭国民党主力部队C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解放长江以南各省,进行战略决战3(2013遵义中考)历史图片是见证历史,保存历史信

13、息的载体。如图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C)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B平津战役胜利C国民党政权覆灭D淮海战役胜利4(2014遵义中考)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辽沈战役渡江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平津战役A BC D5(2017遵义中考)以下是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分析。与如图对应的是(A)淮海战役中支援前线的民工小车队A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B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C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D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指挥有方6(2017襄阳中考)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

14、地方是(A)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7(2017黑龙江中考)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其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A)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8(2017河南中考)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C)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9(2017红花岗模考)如图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C)A全面内战的爆发 B三大战役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10(2017遵义中考)哪场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获得解放,并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C)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11(2017遵义十一中模考)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下列不属于著名的三大战役的是(C)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12(扬州中考)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