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及肠道健康(原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768467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生菌及肠道健康(原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益生菌及肠道健康(原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益生菌及肠道健康(原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益生菌及肠道健康(原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益生菌及肠道健康(原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生菌及肠道健康(原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生菌及肠道健康(原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道健康小测试:,喜欢肉类,不喜欢吃青菜。 生活压力大 腹部经常发出咕噜声 一周腹泻次数超过三次 一周便秘次数超过三次 腹部莫名疼痛 体重骤减或者突然变胖 经常胀气,如果下述评估有两项以上打勾说明你必须 注重肠道健康,因为肠道已经出现问题。,肠道年龄评估表:,工作忙碌,应酬多 晚餐经常以肉类为主 睡眠不足,睡眠不好 经常感到精神压力 体力衰退,疲劳难以解除 上厕所时间长 经常肌肉紧绷,肩头酸痛 气色不佳,肌肤老化 觉得有忧郁,急躁的倾向,勾选两项以下视为肠健康状况良好;35,两期黄灯,需要注意; 67,已经相当严重了; 8项以上,绝非戏言,相当严重,导言,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

2、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然而,有些人在营养上存在误区,过分强调营养,忽略了营养均衡,大鱼大肉吃多了,蔬菜吃少了。动物蛋白和脂肪摄入过多,植物纤维摄入少了,结果是营养过剩,并导致了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蠕动缓慢,免疫功能下降,给健康带来隐患。,70多年前,日本京都大学代田焾博士就提出了“健肠长寿” 的说法。如果肠道中微环境变化造成菌群失调,有害菌增加,肠道就衰老。而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就与肠道的衰老直接相关。大肠内有害细菌分解代谢食物的残渣产生有害毒素,使机体中毒,导致衰老。 日本学者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为了人类健康长寿,应把衰老阻止在肠道内。益生菌是人体肠道的清道夫,是担当以上责任的生力军。,益生菌与人体

3、的肠道健康,一、益生菌的定义、分类及特性 二、肠道鱼龙混杂的栖息地 三、平衡肠道菌群 四、益生菌与肠道健康 五、益生菌研究现状,一、益生菌肠道健康好帮手,益生菌(Probiotic)起源于希腊文字,其意思是“专管生命(pro-life)“.近年来随着有关保健产品的不断涌现,对于人体而言的益生菌的定义和概念也在不断提出和修订。其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A)的定义为: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经过论证的功能性健康益处。,1、什么是益生菌,2、益生菌的分类,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p.)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

4、ium spp.) 丙酸菌属(Propionibacterium spp.)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 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 coil.) 酵母菌(yeast) ,3、益生菌株的特性,被认可的益生菌必须是经人类长期安全食用并已被证明为有功效的。益生菌被储存在冷藏或冷冻环境下可保持较高的活性,其特征主要为: 对酸和胆汁稳定 对人体肠胃细胞黏着 在人体肠胃中能持久存在 产生细菌素 临床确认健康作用 在临床运用和食品中具有安全性 抗病菌,二、肠道鱼龙混杂的栖息地,微生物遍布我们的皮肤、肠道和其他腔隙。肠道中有超过100兆个细菌(大约是世界人口的1万倍)。总重量为2至3磅

5、,并且种类繁多超过400种。这些肠内细菌中既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好”细菌(我们称为益生菌),也存在危害健康的“坏”细菌。 “好” 、“坏”细菌在肠道的组成比例能非常动态,非常灵敏的反映出我们身体的状况。,1、人体肠道菌群组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婴儿期 肠道内益生菌占优势,数目较多 成年期 开始食用杂食类食物 ,偏食、新陈代谢不佳、体内酸碱不平衡、严重感染、服用抗生素等都会造成体内免疫力下降、肠胃功能失调,从而使腐败菌占优势,有益菌数目减少 老年期 身体整体功能自然老化,肠道活力也自然衰退。最显著的变化是:老年人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显著下降,腐败菌如产气荚膜梭菌大幅上升

6、,肠道老化。即使是健康状况非常好的老人也很难避免这种肠道菌群的老化现象,只能通过保养尽量延缓。,出生日,断乳期,成年期,老年期,100,万,100万,億,100億,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菌 肠球菌,类杆菌 真细菌 嫌气性链球菌,韦荣球菌,1克粪便的菌群的对数,(光岡,1972),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的肠道菌群(模式图),消 化 系 统,食物,微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水分的吸收,小肠,大肠,胃,十二指肠,胆囊,肠道免疫,2、益生菌在消化道中的分布,益生菌通过食物或膳食补充物被人体摄入后主要经历了人体的整个消化道,从口腔、食道、胃到整个肠道。当食品进入口腔,消化过程随即开始。咀嚼过程加大了食

7、品颗粒的表面积,令唾液和消化酶对其更敏感。食品颗粒小,则越快并且越容易通过肠道。在胃内食品与含有消化酶和胃酸的胃液混合,我们成为食糜。食糜经胃被泵出至小肠,在这里它与更多地酶和胆汁混合,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也被完全降解。进食后4-6小时内,大多数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剩余的物质进入大肠和结肠,其中的水和电解质被吸收。每24-48小时,累计的粪便等废物经直肠排除体外。,殖生在胃和小肠前端如十二指肠的微生物并不多。因为这里的酸和胆汁酸的浓度高,并且物质停留的时间短,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但当到达小肠下端微生物开始增多达到 103-106个/克小肠物质,而在结肠更多大1011-1012

8、个/克小肠物质。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食道:不存在自有的微生态 胃:链球菌属乳杆菌属 、白色念球菌 空肠:大肠拟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 梭菌属消 化链球菌属 真杆菌属 回肠:乳杆菌属 肠球菌属拟杆菌属 韦荣氏球菌属,三、平衡肠道菌群 1、有益菌与有害菌 有害菌是健康的大敌,当肠内细菌平衡恶化,有害菌增多时,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产生诱发肝病的氨、产生引起消化性溃疡和高血压的胺、产生致癌的亚硝基胺等。肠内主要的有害菌有:大肠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产生荚膜的杆菌等。而益生菌以双歧杆菌、乳酸菌为代表是有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我们应该利用益生菌这个“好友”作为保持肠内健康的武器。,2、坏菌如何

9、影响肠道健康?,产生太多的氨,影响肝功能。 产生太多的胺,引发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及癌症。 产生吲哚、酚类等致癌物质。 荚膜梭菌是产生致癌性二次胆汁酸的罪魁祸首。,(1)产生太多的氨,影响肝功能。,正常情况下氨由肠道吸收后,先送到肝脏解毒成尿素,再由尿排出体外,若肠道健康不会产生太多的氨,若坏菌占优势,就会产生高浓度的氨,对肝脏造成很大的负担。 (2)产生太多的胺,引发消化性溃疡。除胺之外腐败菌还会产生各种亚胺类物质。正常情况下,胺、亚胺类物质也是运到肝脏解毒,如果亚胺不完全解毒,会和亚硝酸盐作用形成强致癌物质即亚硝酸胺。,(3)产生吲哚、酚类等,动物性蛋白含有较多的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芳

10、香族氨基酸、肠道内坏菌分解这些氨基酸产生吲哚酚类等强致癌物质。 (4)产生强致癌物质:二次胆汁酸 据研究显示,摄入太多的脂肪的人,粪便中含有非常高含量的二次胆汁酸,益生菌能帮助脂肪消化,如果吃太多的脂肪肝脏必须分泌更多的胆汁酸送到十二指肠,过量的胆汁酸会被某些肠道菌分解为致癌性的二次胆汁酸。,好菌与坏菌的对抗:,好菌 肠道偏酸性 分解淀粉、纤维、低聚糖等物质,使肠道保持酸性 排便顺畅,精神好、气色佳 免疫力强,预防癌症,坏菌 肠道偏碱性 分解蛋白质、脂肪,产生恶臭有毒的致癌性高的氨、硫化氢、亚胺、酚、吲哚等毒素 便秘、腹泻,肤色暗沉,精神差,肠内菌群平衡破坏,不好的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薬,物,

11、药物,(抗生素),細菌汚染,细菌污染,気候温度,气候 温度,精神压力,过度疲劳,年龄的增加,3、影响肠道菌群平衡的因素,环境 任何事物都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健康人体建立了有益菌和有害菌之间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是非常脆弱的。压力、营养不良、衰老、便秘、腹泻等破坏平衡。 饮食 我们生活的环境和食物在过去几百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人趋向于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的西化饮食,肠内腐败菌喜欢利用蛋白脂肪产生一大堆致癌的有害物,这些有毒物质与粪便一起堆积在肠道内,不仅危害肠道,促使肠道老化,而且随着血液循环带到全身,危害皮肤和其他脏器。 宿主 宿主即我们自身,当自身身体非常健康时,一旦我们生活

12、规律被打破,如不吃早餐、中餐凑合、晚餐大吃大喝、经常熬夜、喝酒应酬或者长期运动不足、压力大、精神不愉快等都是促使肠道老化的人为因素。另外,人生病时使用的抗生素都会大大影响肠道菌群平衡。,1、益生菌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益生菌能产生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质,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 通过营养物质的竞争使得有害菌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困难。 通过占据肠道壁的良好黏附,竞争性排除有害细菌。 平衡肠道的pH值。 保证与天然免疫系统相关的肠道内优化菌群的平衡。,四、益生菌与肠道健康,2、益生菌的健康功效 抑制肠内有害菌的生长及毒素的产生。乳杆菌、双歧杆菌通过在肠内发酵糖类产生乳酸、醋酸,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毒素的

13、产生。 整场作用改善便秘、腹泻等肠道不适状况。乳杆菌、双歧杆菌生成的酸能促进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这些有机酸还能刺激肠的蠕动,促进排便,它们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又能;预防或治愈由于感染产生的细菌性腹泻 减少外来致病菌产生感染的危险。乳酸菌、双歧杆菌产生有机酸、细菌素,可以使我们减少同食物引起的外来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调节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通过激活免疫洗白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同时益生菌又可以通过平衡免疫系统来避免免疫过激引起的如湿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生成维生素,促进营养物质如钙和乳糖的吸收。 抑制和延缓某些癌症的进程。益生菌通过吸附分解某些致癌物质,降低某些癌酶的

14、活性 。 对常见的成人生活习惯病的预防和改善。益生菌通过吸附胆固醇并将其变成不易被肠道吸收的粪烷固醇而降低胆固醇 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 氨基丁酸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3、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中的作用,益生菌的定植颉颃作用 营养作用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防御感染 净化环境作用,1、益生菌的定植颉颃作用,益生菌能有序地定植于动物黏膜和皮肤等表面或细胞间,占据宿主消化道的定植位点,形成生物屏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和定植,起着占位、争夺营养和颉颃的作用,保护机体不被病原菌侵入。 Benert 等发现,双歧杆菌黏附于肠上皮细胞,并不引起细胞损害而是能抑制肠道致病菌对肠上皮细胞的侵袭作用。 还有一些益生

15、菌可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 细菌素、过氧化氢、亲脂分子、二乙酰、二氧化碳和乙醛等,这些物质对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链球菌等均有抑菌或杀菌作用,不同的抗菌物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不同的作用;还可减少肠道内氨及胺等有害物质的产生,降低内毒素,改善肠功能。益生菌可通过产生胞外糖苷酶,阻止致病菌对肠黏膜细胞的侵袭 。,2、营养作用,益生菌可利用本身所特有的某些酶类(如半乳糖苷酶等 ) 补充宿主在消化酶上的不足,帮助分解上消化道未被充分水解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宿主进一步吸收利用,包括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某些无机盐类 ( 如钙、磷、铁和钴等)的吸收和利用。在营养物质有限

16、的情况下,通过其优势生长竞争性地消耗潜在致病菌的营养素,这种竞争有限营养素的能力是决定肠道菌群分布的重要因素。 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率可超过8 %。在肠道内生长繁殖,能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及未知促生长因子等) ,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动物生长。,3、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防御感染,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使之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 ,同时使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快,免疫系统成熟快而早,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使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强机体抗病能力。Fuller等指出,芽孢杆菌可提高动物抗体水平或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能显著提高动物脾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比例,对动物的细胞免疫有重要的作用。芽孢杆菌能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