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68467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中国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央行公布的到2006年10月外汇储备是超过1万亿美元。 思考: 我国有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 中国引进外资的目的是什么.htm 中国为什么要引进外资.htm,跨国公司为什么要进入中国?,外资进入中国有三个阶段: 19791986: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实际利用金额66亿美元。 19871991:开放上海浦东;实际利用金额168亿美元。 在90年代以前,进入内地市场的跨国公司大多是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经营形式简单的港台企业。,1992今:中国注意引导外商投资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2、产业,并开放金融、保险、商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思考: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原因是什么?,本专题的内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状况和跨国公司发展情况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跨国公司的影响 外商对华的直接投资,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一、国际直接投资含义 国际直接投资:投资者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得多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的一种投资行为。 思考: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二、垄断优势理论,斯蒂芬海默 重要理论前提:市场不完全性假设,把国

3、际直接投资和一般的国际资本流动严格进行了区分。 有了寡占或垄断的优势,企业要控制多家企业或把它们发挥到极致。,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创始阶段,产品需求弹性小,成本差异对企业生产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在国内生产,出口到国外,成熟阶段,技术成熟,市场需要扩张,且竞争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占领外国市场,标准化阶段,已经成为标准技术,不能构成准入障碍,竞争压力增大,寻求低成本,进入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讨论:国外转移进来产业对中国弊大还是利大?中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四、 市场内部化理论,思考:如果一个汽车企业购买钢材花费的各种成本为500万/年,如果兼并了钢材企业后

4、,相应的成本为400万/年,企业可能做出什么决策?如果兼并后的成本变为了600万/年呢? 讨论:企业的边界应该多大?是由什么决定的?,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才会产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企业优势、垄断优势、竞争优势在国外生产经营的附加成本,组织优势:内部组织的带来的利益外部市场带来的收益,区位优势:在国外的投资能获得最佳收益(超过在本国的收益)才会对外投资,跨国公司因何进入中国?,中国货币网摩根大通:中国吸引外资的根本原因未变.htm 评析:跨国公司的三大调整策略_观点分析_财经纵横_新浪网.htm 能用前面的理论进行解释吗?,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与

5、跨国公司的发展,一、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巨大,迅速增长 90年代前期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基本维持在2000多亿美元。90年代后期迅速扩大,2000年高达1.2万亿美元。 2001年有所下降,约为7600亿美元。 200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在前两年连续下跌41和17后,继续下滑18,跌至5600亿美元。,2004年,全球FDI 流入规模比2003 年增长2%,达到 6480亿美元。在投资结构中,跨国并购呈现出日趋活跃的迹象,大宗交易也是频频发生。据统计,2004年的全球跨国并购实现了4年来的第一次增长,达到4291亿美元。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正重新趋于活跃。,思考:国

6、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根本动因是什么? 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的资源全球配置。,(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对向流动趋势明显,单向流动对向流动 表现:发达国家之间直接投资增加,发展中国家之间直接投资也表现明显。,(三)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日趋活跃,主要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增加,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还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不到6。 2001至2003年,这一比例稳定在7左右。 200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累计为8590亿美元,约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存量的10。,(四)区域性特征明显,区域内相互投资扩大:

7、北美、西欧、亚太 日本外资流入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2004年开始 美国对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依然起着关键性作用 跨国公司对新兴经济国家(地区)的投资日趋活跃 :亚洲、拉美,(五)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资源开发制造业金融服务业 70年代,流入发达国家的外资的三次产业比例为1:3.64:1.42,90年代则转变为1:4.57:5.31; 特别是近几年,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软化”特征更明显,通讯服务业、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运输物流服务业等已成为优先考虑的重点部门,(六)跨国并购成为重要的投资形式,在西方,企业的兼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五次浪潮。

8、从1974年1992年的第四次兼并浪潮开始,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而是国际间的兼并了。 案例:全球企业的并购浪潮.ppt,跨国并购的特征,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掀起了新的浪潮。 并购活动主要是在欧美企业之间展开,波及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亚和拉美。 并购行业主要是第三产业。 当前全球企业并购的九个新动向.doc 全球企业并购的新趋势及启示.doc,作 业,1 马来西亚移空效应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 中国有哪些企业走出去?各自有什么策略?政府可以做什么? 3 外商对中国西部投资相对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可以做什么?,二、跨国公司发展,现象:巨无霸跨国公司 世界50

9、0强公司名单(2006年度001-050名)-财富世界五百强公司排行榜-北方网-时代财经.htm 大众网-100家大公司排名.htm 讨论:跨国公司为何得以有这么大的发展?我国有什么企业能走出去吗?需要什么条件?,(一)、跨国公司的涵义、发展和特征,涵义:书P105 发展: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跨国经营的企业 (2)两次战争之间形成时期,瓜分世界市场依然是国际卡特尔 (3)二战后迅猛发展时期,发展特征:,(1)规模扩大 (2)跨国公司来源具有国际性 (3)走向多样化经营 (4)内部化与网络化 思考:为什么要内部化? (5)融资的分散化和投资流向多元化。,(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10、1、资本的高度集中和过剩 比如:80年代后半期日本向海外的大量直接投资 2、科技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企业有技术优势(垄断优势或可以获得高收益),可以对外投资 便于与子公司交流和控制子公司活动,3、压力的推动竞争激烈,而且可以绕过许多贸易壁垒 4、重要支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际经济的干预,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找各种机遇,从全球范围内构造企业的整体优势。,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1、内容 目标:世界范围内整体优势 利益:全球利益、长远利益 经营方式管理体制:集中与民主结合 资源配置:全球范围内,2、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倾向于成为

11、“全球公司”,获得整体优势最大。 http:/www.poultryinfo.org/farechannel/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863,二、全球经营策略,区别全球战略:在经营活动各个方面制定和实施的具体策略和手段。 1、所有权选择,股权占有:全部拥有、多数拥有、对等拥有、少数拥有,非股权参与:技术授权、管理合同、生产合同、销售合同,思考:为什么跨国公司会选择非股权参与? 减少风险、发挥长处、灵活,克服资金少等困难,2、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内国际分工:水平、垂直 产品供应、分配策略:供应给当地市场(居多)、出口到本国、第三国 产品多样化 产品生命周期:技术

12、密集型产业 成熟时期:靠近市场 标准化时期:寻求低成本,3、财务联系与转移价格,企业内财务联系:多、紧密 转移价格 思考:转移价格是否一定等于市场价格? 如果不等于,那采用转移价格的目的是什么?,4、研究与开发,扩大研发 研发机构本地化,三、经营策略的调整,1、速度加快、结构变化 (1)速度 (2)行业结构: 材料工业加工工业 标准技术产品高技术产品 制造业非制造业,(3)地区结构 跨国公司注重的条件:P133 熟练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广阔的消费市场、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 中国社科院:中部成外资投资新热点-资讯中心-金融界.htm 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揭晓 -资讯中心-

13、金融界.htm,2、并购方式,特点:P135 3、国际联盟与生产合作 4、海外研发投资大增,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影响,积极:加快经济全球化、资源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东道国的就业增加 思考: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好处? 技术的溢出效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速度,发挥后发优势。,消极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对国际贸易的不良影响 可能出现马来西亚移空效应 知识产品采购中心-移空效应终结马来西亚制造.htm,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50家在华投资-世界500强-北方网-时代财经.htm FDI吸引力:外资盛宴中的一百单八将 -资讯中心-金融界.htm 跨国公司最具投资价值排行揭晓 苏

14、州第1北京第7-资讯中心-金融界.htm,第五节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数量:,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情况,外资流入的地区结构:,单位:亿美元,外资的来源地:,2001年,亚洲 73.7%,其其他3.6%,欧盟 7.7%,北美 9.4%,部分自由港 5.7%,截止2001年中国内地利用外资来源分布,行业分布:,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外商投资领域的逐步开放,外商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呈现出由点及面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主要集中在自然垄断产业、竞争不充分的行业、规模效益好的行业及市场前景广阔的行业,比如通信、运输、金融、保险、汽车、饮料、医药、零售等行业。,二、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与劣势,2002年,中国超

15、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这说明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对外资尤其是FDI最具有吸引力的国家。 思考: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是什么? 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基础设施改善、时机优势,劣势:,思考:中国吸引外资的劣势又是什么? 劳动力素质、配套设施(中介、证券市场、基础硬件)、法律及政策(透明度、连续性),三、中西部地区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情况,19932001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比重,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市场的潜力 投资环境的改善 成本低 早期成功跨国公司的榜样作用 本国政策优惠 加入WTO,如:德国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动机,按重要性大小排序: 高市场潜

16、力 在全球网络中对中国经营的整合 预期的高利润 低生产成本 分散风险 向中国进行技术转移 避开出口壁垒,IT时代周刊:跨国巨头在华扩张的真实心态_业界_科技时代_新浪网.htm 跨国公司大中华战略:http:/www.poultryinfo.org/farechannel/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863,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1、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2、行业和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行业:FDI的行业向资金、技术密集或高附加值产业倾斜,如:MOTO、NOKIA、西门子、IBM、微软等 地区:环渤海地区华东沿海华南沿海中部西部,分布: 美国全国都有,但主要在环渤海和华东沿海; 日本以大连、北京、天津为中心的渤海地区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韩国渤海地区,尤其是山东,3、投资日趋系统化和一体化 对一个企业的上、中、下游各阶段相继投资; 对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相关环节相继投资; 对相关产业和行业投资,4、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