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768035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不良反应 与防治措施,药物不良反应(ADR) 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不包括: 错误用药 超剂量用药 病人不遵守医嘱 滥用药物导致的意外事故,一、A型不良反应(剂量相关性) (1)副作用 (2)过度作用 (3)毒性反应 (4)继发性反应 (5)后遗效应 (6)首剂效应 (7)停药反应 二、B型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 (1)特异质反应(2)变态反应 三、C型不良反应,一、 A型不良反应(剂量相关性): 特点: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可预测,与剂量有关,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是由药物本身作用引起的反应,根据性质分为:副作用、

2、过度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1) 副作用(A型): 指应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副作用比较轻微,多为可逆性功能变化,停药后通常很快消退。 副作用随用药目的不同而改变,如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给药抑制腺体分泌,则术后肠胀气,尿潴留为副作用;而当阿托品用于解除胆道痉挛时,心悸、口干成为副作用。.,(2) 过度作用(A型): 系应用常量药物时所出现的超出预期的强烈效应。 在某些人身上,常量药物可出现较强的效应,超出正常强度,引起不良反应。 是由药物本身作用引起,降低药物剂量可以减轻或避免。 如小剂量的苯巴比妥只引起镇静,但有时也会引起倦怠,甚至嗜睡。

3、,(3)毒性反应(A型): 指在用药剂量较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情况下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以器质性损伤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 抗癌药的骨髓抑制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可致第八对颅神经损害,造成听力减退或永久性耳聋。,(4)继发性反应(A型): 指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如应用克林霉素所致的艰难梭菌伪膜性肠炎。 (5)后遗效应(A型):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有效浓度下,但仍存留的生物效应。如服用安定后,次日仍有困倦头昏乏力等。,(6)首剂效应(A性): 系指首次用药引起强烈效应的现象。 如可乐定、哌唑嗪等,首剂若按常量应用,可出现血压骤降现象。 对于具有首剂效应的药物

4、,应从小剂量开始,后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加大到治疗常用量。,(7)停药反应(撤药综合征)(A性): 系指骤然停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骤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功能不足症状;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的骤然停用,可造成反跳性血管收缩而致心绞痛发作等。 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可采用逐渐减量的办法来避免。,B型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 特点:与药理作用无关,用常规毒理筛选不能发现,难预测,与剂量无关,与用药者体质相关,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分为特异质反应和变态反应,(1)特异质反应(B性): 系指由单基因遗传决定的对药物的异常性反应。 如某些G-6-PD缺乏的患者,服用磺胺类药物可引

5、起溶血等。,(2)变态反应(过敏反应)(B性): 系指药物或药物中的杂质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如环丙沙星引起的光敏反应;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等。,C型不良反应: 特点: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物),用药与反应发生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反应不可重现。 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 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用已烯雌酚治疗先兆流产,子代女婴至青春期后患阴道腺癌。,(1)由于用药引起的变态反应药物过敏反应 (2)发病机理 药物反应发生的机理颇为复杂,有变态反应性,亦有非变态反应性或其他特殊机制。 变态反应的机理是免疫反

6、应,免疫反应是机体保护自身的一种生理反应。它识别、排出、和消灭各种属于非自身的具有抗原性的物质。过敏反应的病理是机体在保护自身的免疫过程中产生了不利于自身的不良反应。,类型 1、IgE介导的反应:变现为荨麻疹、变应性哮喘、重者气 道堵塞、休克甚至死亡。 2、细胞毒性反应:药物直接与组织发生反应,易造成组 织损伤。如青霉素,安乃近等引起 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就是抗体针对红细胞的。 3、免疫复合物产物:血清病是一个全身性免疫反应,形成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的补体造成了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发热、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和关节炎等 4、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临床表现 1、皮肤症状:包括荨麻疹、血管性水

7、肿、多形性红斑、过敏性紫癜,药物性皮炎等。 2、药物热 3、速发型超敏反应:变应性鼻炎、哮喘、过敏性休克等 4、其它: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反应、溶血性贫血等。,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物过敏诊断鉴别 鉴于药物反应范围广泛,表现复杂,且多于特异性,要确定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对于药疹的诊断,目前仍以临床病史为主要依据,再结合皮疹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除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1、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2、它与药物的剂量无关。 3、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高。 4、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用药当时就发生,称为即发反应;另一种是潜伏半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发生,称为迟发

8、反应。 5、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发生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一)抗生素:青霉素在药物过敏中占有重要地位。青霉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青霉素钾盐的分子量仅为372,无抗原性。致敏物质是它的降解物,它们都是半抗原,和血浆白蛋白结合后形成致敏原。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也是引起过敏的主要原因。其它抗生素也屡见过敏的报告,但均比青霉素的发生率低。 (二)磺胺类:在众多的磺胺制剂中,有着共同的化学结构,故磺胺过敏有明显的交叉抗原性,磺胺过敏以药疹居多,多数人认为属型变态反应。,(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可引起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可能属I型变态反应机制

9、,阿司匹林和其它解热镇痛药引起阿司匹林性哮喘的机制尚有争议,多数人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有关,但有人认为是通过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机制。 (四)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和地卡因在用于局部麻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有人用地卡因滴眼时诱发全身荨麻疹。 (五)生物制品:包括各种疫苗菌苗,血清和血浆制品,酶制剂等,这些均为蛋白质,可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一、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 例如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在用药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发生 二、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如果有则有可能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则需要进一步是否是新的不良反应。 三、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 如果有则可能有因果关系。 四、再次使用

10、可疑的药品是否同样反应发生 ,停药则反应消失,可确定因果关系。 五、是否可用病情发展、其他治疗等因素来解释 如果能则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小,需要综合确定各种联系后确定因果关系。,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抗组织胺药。 组胺是机体存在的一种活性物质,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 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在肺、皮肤粘膜、支气管粘膜、 胃粘膜和胃壁细胞含量较高,当组织受刺激后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组胺于组胺受体结合,产生病理生理反应。 抗组胺药因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与之竞争拮抗组织胺受体,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血清病的寻麻疹也有效,但

11、对有关节痛和高热者无效;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差。用药剂量应个体化,驾驶人员或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避免使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品种。,H1受体阻断药 第一代: 特点:中枢作用强、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 作用。 第二代: 特点:镇静和中枢作用弱,(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 这类药物主要有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 酮替芬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一较强的过敏介质阻释剂。适用于防治多种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 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倦怠,胃肠逆反应等,长期服用可增进食欲,

12、进而体重增加。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驾驶员及高度注意力集中工作者慎用。,(3)钙剂 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主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奏效迅速。钙剂注射时有热感,宜缓慢推注,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律紊乱,严重的可致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 (4)免疫抑制剂。 主要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

13、米松,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其他 维生素C 别名: 抗坏血酸;维生素丙;力度伸;维体康 适应症:本品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它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保护人体组织细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和损伤。而当人体接触致敏物质时,维生素C又可以发挥它的抗组胺作用,从而减轻或避免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1、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使白细胞的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可能会引起草酸及尿酸结石的形成,长期大量(一日2克以上)服用本品,可收起泌尿系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盐结石。 2、每日用量超过5克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妇服用大量时,可产生婴儿坏血病. 3、正在接受放射线或化学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不宜服用。白癜风患者不宜用。痛

14、风、血友病、肾结石患者慎用。,一、去除病因 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是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切忌在已经出现药物反应的先兆表现时未断然停药的作法。 二、支持疗法 给患者以有利的条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顺利地渡过其自限性的病程,如卧床休息、饮食富于营养,保持适宜冷暖环境,预防继发感染等。 三、加强排泄 酌情采用泻剂、利尿剂,以期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四)药物治疗 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措施。 1.轻症病例 抗组胺药物口服;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 维生素C 1g静注,日1次; 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日12次; 局部外搽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振荡洗剂或扑粉,

15、一日多次,以止痒、散热、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痊愈。,2.病情稍重的病例 指皮疹比较广泛,且伴发热者。 卧床休息; 用上述药物; 强的松每日2030mg,分34次口服,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3.严重病例 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形和全身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皮质类固醇:氢化可的松300500mg,维生素C3g,10%氯化钾2030ml加入510%葡萄糖液10002000ml缓慢滴注,日1 次,宜保持24小时连续滴注,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及血象正常时,可逐渐递减激素用量直至改用相当量的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如皮疹消退,全身情况进一步好转,再逐步减少激素口

16、服量,原则是每次减量为当时日量的1/61/10,每减一次,需观察35日,随时注意减量中的反跳现象。在处理重症药疹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出在激素的用量或用法不当方面,如开始剂量太小或以后减量太快。,抗组胺药物:选用二种同时口服。 输新鲜血液输血浆:每次200400ml,每周23次,一般45次即可。 抗生素:选用适当抗生素以预防感染,但必须慎重,因严重药疹患者,常处于高度过敏状态,不但容易发生药物的交叉过敏,而且可能出现多原性敏感,即对与原来致敏药物在结构上完全无关的药物产生过敏,引起新的药疹。,局部治疗:在重症药疹患者,对皮肤及粘膜损害的局部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往往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早期急性阶段,皮损可用大量扑粉或炉甘石洗剂,以保护皮肤和消炎、消肿。如有渗液,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每日更换46次,待干燥后改用0.5%新霉素、3%糖馏油糊剂,每日12次。 眼结膜及角膜常受累,必须及时处理,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冲洗,清除分泌物,滴醋酸去炎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