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65835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学案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学案第一框我们向往公平教师寄语:公平合作,维护和谐。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理智地对待社会不公平现象,积极参与良好合作,自觉追求和维护社会公平。能力目标:增强在社会生活中判断是非的能力,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能与人进行公平地合作。知识目标:理解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重点: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难点:理解公平的含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案例,思考每个案例后面的问题。2.根据教材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维护社

2、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认真阅读教材,小组内合作讨论,探究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公平?如何理解公平的含义?(2)公平对于合作有什么作用?拓展延伸:有人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是国家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事,与我们是无关的。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课堂达标训练:一、知识网络填空1.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1)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又能得到应得到的-。(2)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和-的对等与统一。(3)社会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而-是不可缺少的条件。2.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1)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和-,

3、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和-得到应得到的利益。(2)维护社会公平,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的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3)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和-的力量,而且靠-的努力。二、单项选择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中不想获得也就不必付出社会生活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公平是良好合作不可缺少的条件良好的合作离不开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ABcD2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当今时代,公平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列事例能体现社会生

4、活公平的是()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调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XX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XX元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ABcD国务院宣布,自XX年9月起,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明国家追求社会公平,努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ABcD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平就是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B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分担自己该做的c公平就是一个人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D公平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5、5.学校给了八年级一个市级“三好学生”名额。通过表决,老师将名额给了大家都不看好的王涛,而大家通过举手表决票数最高的林蕾却没有评上,大家都为林蕾打抱不平。林蕾却说:“没有什么,给谁都一样,老师没有选我,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去做。”这说明()公平与否往往会受到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正确分析,理智对待当我们遇到“不公平”时,我们应不惜一切代价,以维护我们的公平权利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不必强调公平A.B.c.D.三、非选择题1.某公司由于分配方式不合理,致使广大员工缺乏积极性,工作互相推诿,人才不断流失,公司效益年年下滑,

6、。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对分配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工资相结合;设立了技术创新奖、销售贡献奖;鼓励员工以技术、资金等方式入股并参与分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下一条心,使公司呈现出勃勃生机。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2)我们应如何理解公平?2.材料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现阶段,我国教育制度的体制性缺陷,导致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应切实推进和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材料二: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社会公平经济社会发展

7、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有关问题的解决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把社会公平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课堂小结:写下你的收获与问题。通过学习,我学会了:我的困惑:课堂达标训练参考答案:一、略。二、1.c2.A3.D4.B5.A三、1.(1)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社会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而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失去了公平,合作就很难维持下去,更不可能成功。可见,生活中我们与他人合作时,需要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2)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

8、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的责任少于他应承担的或者获得的利益多于他应获得的利益,则是不公平的。这就是说,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2.(1)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第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到的利益。(2)维护社会公平,能促进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第二框为正义高歌教师寄语:坚持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学习目标:情感、态度、

9、价值观: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尊重权利,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分清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知识目标: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来维护,知道正义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做富有正义感的人,维护社会正义。学习重难点:重点:辨别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难点: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明确正义要求每个人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第9页正文并观察图片,回答:判断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合作互动:阅读教材第10页关于

10、社会规则与程序的内容,小组内讨论下面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制度、规则和程序,社会生活将会怎么样?如何理解正义制度?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第10页关于小刚、小华和小明的故事,判断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自主学习三:填写教材第11页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第12至13页所有内容,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拓展延伸:阅读教材第14页“相关链接”,小组内讨论分析:我们应如何看待苏向祥的行为?课堂达标训练:一、知识网络填空1.分清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1)实施-行为,不做-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11、2)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有利于维护-和他人-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3)人们必须遵守的-和-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制定的,而是为-的利益制定的。2.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尊重和遵守-、-和-,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2)在社会生活中,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判断的标准不是自己情感的好恶,而是看其是否符合-。(3)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乃至-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4)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有强烈的-;要坚持-;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是正义的最起码的要求,故意伤害-乃至-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12、;要鄙视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二、单项选择:1.国际田联XX年11月23日决定,前世界“女飞人”琼斯因为服用兴奋剂将被取消从XX年9月以来获得的个人和接力全部成绩,同时应归还这期间获得的70万美元的奖金。国际田联对这一事件的处理()A会遏制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竞争B太过于严厉,是非正义行为c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是正义行为D不利于维护运动员的自尊心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保障体系()是一种正义的制度保障了社会公平性能杜绝一切非正义行为保障

13、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A.B.c.D.3.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行为属于正义行为的有汶川地震后个别商家大幅度提高矿泉水价格小明买到过期食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看见一群人正在打架斗殴,小马及时拨打“110”发现某游客在风景区乱扔垃圾,小王立即上前制止A.B.c.D.4.下岗职工措施个体经营,三年免税;城市特困居民,可以依据标准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工资收入超过XX元要纳税,收入越高纳税额越高。这说明()A.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B.这不符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原则c.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扶弱济贫的社会主义道德D

14、.公平的实现,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5.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能够采取正义方式,奋起抗争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不仅为自身、他人,更为集体、国家的正义而奋斗不仅要明辨是非,更要感悟,践行A.B.c.D.三、非选择题材料一:为了让全社会了解和支持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突出问题”的要求,动员和鼓励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法律援助事业,解决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困难的问题,有司法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综合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承办的“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

15、助在中国”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此次活动得到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40多家相关单位和新闻媒体是此次活动的支持单位。材料二:XX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今后,用工方就不得轻易解雇劳动者。材料三:自XX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XX元。这对减少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将十分有利。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请具体分析一下。(2)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课堂小结:写下你的收获与问题。通过学习,我学会了:我的困惑:课堂达标训练参考答案一、略。二、1.c2.B3.c.4.D5.A三、(1)国家通过制定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