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转变》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65221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氏体转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贝氏体转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贝氏体转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贝氏体转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贝氏体转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氏体转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氏体转变》p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具有马氏体相变的材料在Ms温度以上往往存在贝氏体相变,除钢外,很多有色合金,如Cu基合金,Ag-Cd合金、Ti基合金、Ni-Cr等,以及一些陶瓷材料中都具有贝氏体相变。,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早在1929年,Robertson发现钢中不同于珠光体和马氏体的非层状(棒状、片状)显微组织,1930年Davenport和Bain称这类组织为针状屈氏体,以后为给予Bain以荣誉,称此为贝氏体Bainite,用B表示。,在珠光体转变与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之间,过冷奥氏体将按另一种转变机制转变。由于这一转变在中间温度范围内发生,故被称为中温转变。在此温度范围内,铁原子已难以扩散,而碳原子还

2、能进行扩散,这就决定了这一转变既不同于铁原子也能扩散的珠光体转变以及碳原子也基本上不能扩散的马氏体转变。,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目录,一、贝氏体转变的基本特征 二、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晶体学 三、贝氏体相变机制 四、贝氏体转变的切变机制 五、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六、贝氏体的力学性能,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1、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 贝氏体转变也有一个上限Bs点,一个下限温度Bf点,Bf与Ms无关,一、贝氏体转变的基本特征,2、贝氏体转变产物 由相与碳化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但与珠光体不同,不是层片状组织,且组织形态与转变温度密切相关,其中包括相的形态、大小以及碳化物的类型及分布等均随转变温度而异

3、。,3、贝氏体转变动力学 贝氏体转变也是一个形核长大过程,可等温形成,也可以连续冷却形成,等温形成需要孕育期, 等温形成图也呈C字形。,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4、贝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 贝氏体转变一般不能进行到底,通常随转变温度的升高,转变的不完全程度增大,即转变具有自制性,在等温时有可能出现二次珠光体转变。,5、贝氏体转变的扩散性 贝氏体转变过程中存在原子的扩散现象,但只有碳原子的扩散,而Fe及合金元素的原子均不发生扩散。,6、贝氏体转变晶体学特征 贝氏体中F形成时也能产生表面浮凸,这说明F在形成时同样与母相的宏观切变有关,母相与新相之间维持第二共格关系。但所产生的表面浮凸与马氏体形成所产生的表

4、面浮凸不同,马氏体是N形的,贝氏体为V形的。,Bhadeshiat持贝氏体相变系切变形核、切变长大理论,以此说明贝氏体形成不能穿越晶界,认为贝氏体相变的形状改变诱发邻近奥氏体塑性适配,使相界失去共格性,因此,贝氏体在碰遇晶界等障碍前就停止长大,呈现相变不完全性,形成束状显微组织,认为替代型溶质元素在贝氏体形成时并不作分配。,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二、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晶体学,1、上贝氏体 在贝氏体相变区较高温度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称为上贝氏体。对于中、高碳钢来说,上贝氏体大约在350-550的温度区间形成。 典型的上贝氏体组织在光镜下观察时呈羽毛状、条状、针状,少数呈椭圆形或矩形。在电镜下观察时,

5、可看到上贝氏体组织为一束大致平行分布的条状铁素体和夹于条间的断续条状碳化物的混合物,在条状铁素体中有位错缠结存在。,贝氏体组织形态随钢的化学成分以及形成温度不同而异,其主要形态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两种,还有一些其他形态的贝氏体。,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T8 钢的上贝氏体组织,钢中典型上贝氏体组织示意图,典型的上贝氏体组织在光镜下观察时呈羽毛状、条状、针状,少数呈椭圆形或矩形。,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较高温度形成的上贝氏体,在电镜下观察时,可看到上贝氏体组织为一束大致平行分布的条状铁素体和夹于条间的断续条状碳化物的混合物,在条状铁素体中有位错缠结存在。,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C%: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加,

6、上贝氏体中的相板条更多、更薄,渗碳体的形态由粒状、链球状而成为短杆状,渗碳体数量增多,不但分布于相之间,而且可能分布于各相内部。 形成温度:随形成温度的降低,相变薄,渗碳体细化且弥散度增大。,影响上贝氏体组织形态的因素:,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上贝氏体晶体学特征及亚结构:,上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形成时可在抛光试样表面形成浮突。上贝氏体中铁素体的惯习面为111,与奥氏体之间的位向关系为 K-S关系。碳化物的惯习面为227,与奥氏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位向关系。 因此一般认为碳化物是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的。 亚结构为位错,位错密度较高,能形成缠结。,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值得指出的是,在含有 Si 或Al的钢中

7、,由于Si和 Al具有延缓渗碳体沉淀的作用,使铁素体条之间的奥氏体为碳所富集而趋于稳定,因此很少沉淀或基本上不沉淀出渗碳体,形成在条状铁素体之间夹有残余奥氏体的上贝氏体组织。,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2、下贝氏体,形成温度范围 一般在350-Ms之间的低温区。对于中、高碳钢,下贝氏体大约在 350-Ms之间形成,当碳含量很低时,其形成温度可能高于 350。,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也是一种两相组织,由相与碳化物组成。 相的立体形态呈片状(或透镜片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针状,与片状M相似。形核部位大多在A晶界上,也有相当数量位于A晶内。 碳化物为渗碳体或-碳化物,碳化物呈细片状或颗粒状,排列成行,约以5

8、5-60角度与下贝氏体的长轴相交,并且仅分布在F片内部。 钢的化学成份、A晶粒度和均匀化程度对下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影响较小。,组织形态,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钢中典型下贝氏体组织示意图,GCr15 钢的下贝氏体组织,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较低温度下形成的下贝氏体,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下贝氏体形成时也会在光滑试样表面产生浮突,但其形状与上贝氏体组织不同: 上贝氏体的表面浮突大致平行,从奥氏体晶界的一侧或两侧向晶粒内部伸展;而下贝氏体的表面浮突往往相交呈“”形,而且还有一些较小的浮突在先形成的较大浮突的两侧形成。 下贝氏体中铁素体的碳含量远远高于平衡碳含量。下贝氏体铁素体的亚结构与板条马氏体和上贝氏体铁

9、素体相似,也是缠结位错,但位错密度往往高于上贝氏体铁素体,而且未发现有孪晶亚结构存在。 下贝氏体中F相与A之间的位向关系为K-S关系,惯习面不确定,可能是110A、254A及569A中的一种。,晶体学特征及亚结构,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1)形成温度范围 一般形成于低碳钢中,在B转变的最高温度范围内形成。 2)组织形态 是一种单相组织,由大致平行的F板条组成,F板条自A晶界形成,成束地向一侧晶粒内长大,在F板条之间为富碳的A。F板条较宽、间距较大,随转变温度下降,F板条变窄、间距缩小。 富碳的A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可能转变为P、B、M或保持不变。所以说无碳化物贝氏体不能单独存在。

10、 3)晶体学特征及亚结构 惯习面为111A,位向关系为K-S关系;F内有一定数量的位错。,3、无碳化物贝氏体,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无碳化物贝氏体,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4、B、B、B 日本的大森在研究低碳低合金高强钢时发现,在某些钢中的贝氏体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类,分别把这三类B称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贝氏体,并用B、B、B分别表示。 B约在600-500之间形成,无碳化物析出; B约在500-450之间形成,碳化物在F之间析出; B约在450-Ms之间形成,碳化物分布在F内部。,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在连续冷却时,也可形成这三类贝氏体: 冷却速度较慢时,形成 B; 冷却速度居中

11、时,形成 B; 冷却速度较快时,形成 B。 B 组织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特别是钢中获得 B 加板条马氏体组织时,强度和韧性都高,是一种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组织形态。,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三、贝氏体相变机制,一般认为贝氏体相变过程是马氏体相变加碳原子的扩散。但为什么在 Ms点以上会有马氏体型相变发生?这是贝氏体相变机制必须首先要说明的问题。 对于贝氏体相变机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至今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这里将主要介绍恩金贝氏体相变假说和柯俊贝氏体相变假说。,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0.23C钢的奥氏体化后250等温形成贝氏体,侧得下贝氏体中铁素体的碳浓度为0.15,远远超过该温度下铁素体的

12、饱和碳浓度。认为这种铁素体实质上就是低碳马氏体;,电解分离贝氏体中的碳化物,测得碳化物中合金元素含量与钢的原始浓度相同。认为在贝氏体相变过程中铁及合金元素原子不发生扩散。,中碳钢(0.5C-3.5Cr)在300等温形成下贝氏体,随贝氏体转变量增加,剩余奥氏体中碳浓度升高。说明贝氏体相变中碳原子不断地由相通过/界面向相中扩散,导致剩余奥氏体中的碳浓度升高;,恩金在研究中发现:,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恩金认为贝氏体相变应属于马氏体相变性质,由于随后回火析出碳化物而形成贝氏体,提出了贫富碳理论假说。 该假说认为,在贝氏体相变发生之前,奥氏体中已经发生了碳的扩散重新分配,形成了贫碳区和富碳区。在贫碳区发

13、生马氏体相变而形成低碳马氏体,然后马氏体迅速回火形成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即贝氏体。 在富碳区中首先析出渗碳体,使其碳浓度下降成为贫碳区,然后从新的贫碳区通过马氏体相变形成马氏体,尔后又通过回火成为铁素体加渗碳体的两相机械混合物(贝氏体),而在相变过程中铁及合金元素的原子是不发生扩散的。,1、恩金贝氏体相变假说,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如图所示,马氏体相变开始点 Ms随碳浓度增加而下降。当C浓度的奥氏体(a点)冷却至 Ms点以下时将发生马氏体相变。 但是,当冷却至Ms点以上的 T 温度(b 点)等温时,在孕育期内由于碳原子的扩散重新分配,在奥氏体内形成富碳区和贫碳区,其Ms点亦随之发生

14、变化。当贫碳区的碳浓度减小到 C1以下时,其 Ms点升高到T1 以上温度,因此,贫碳区(c 点)在 T1 温度下能够通过马氏体相变转变为马氏体。此时的马氏体为过饱和相,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在随后的等温过程中发生回火转变,马氏体分解成为相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即贝氏体。,在 Ms点以上温度等温,过冷奥氏体中的贫碳区发生马氏体相变的原因可解释如下。,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Fe - Fe3C 平衡状态图,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恩金假说能够解释贝氏体的形成、Bs 点的意义和贝氏体中铁素体的碳浓度随等温温度变化而变化等现象,但没有解释贝氏体的形态变化和组织结构等问题。,等温温度愈高, 相的过饱和度就愈小,

15、贫碳区的Ms点就愈高。贝氏体相变温度范围的上限 Bs点就是无碳奥氏体的Ms点。,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相变时自由能的变化: G=VGV+S+E 从上式来看,M相变可以发生的条件是G0,但由于M相变的热滞较大,所以M相变只能在Ms以下的温度才能发生。 如果在转变过程中,能使Gv升高(即绝对值增大)使E(弹性应变能)降低,可以使G降低,从而使M形的相变可以在Ms以上发生。,2、柯俊贝氏体相变假说(热力学),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在B转变过程中,伴随着碳原子的扩散,从而降低了B中的F的碳含量,使F的自由能降低,引起Gv升高,同时B与A之间的比溶差较小,使体积变化产生的应变能减小。形成温度高,长大速度慢,

16、A强度低,使A塑变和共格界面移动克服的阻力减小,这些都引起G减小,使B转变可以在Ms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即Bs高于Ms。,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该假说认为:贝氏体相变时,相的不断长大和碳从相中的不断脱溶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的,相长大时与奥氏体保持第二类共格关系。不过贝氏体的长大速度远比同类共格切变型的马氏体的长大速度低,这是因为贝氏体的长大速度受碳原子的扩散脱溶所控制。贝氏体相变为有扩散(碳原子)、有共格的相变。 贝氏体相变的主要驱动力是因碳脱溶而增加的化学自由能差。碳从相中的脱溶可以有两种方式: 碳通过相界面从相扩散到相中; 碳在相内脱溶沉淀为碳化物。,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柯俊贝氏体相变假说能够解释: 在 Ms 点以上温度相可以通过马氏体型相变机制形成; 按马氏体型相变机制形成的贝氏体的长大速度远低于马氏体的长大速度; 在不同温度下形成的贝氏体有着截然不同的组织形态。,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