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重点总结(心血之作啊,考前重点突破,用来救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751451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重点总结(心血之作啊,考前重点突破,用来救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化重点总结(心血之作啊,考前重点突破,用来救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化重点总结(心血之作啊,考前重点突破,用来救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化重点总结(心血之作啊,考前重点突破,用来救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化重点总结(心血之作啊,考前重点突破,用来救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化重点总结(心血之作啊,考前重点突破,用来救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重点总结(心血之作啊,考前重点突破,用来救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脂肪族中性:丙、甘、缬、亮、异亮酸性:天冬、谷、天冬酰胺、谷酰胺碱性:精、赖、组羟基、硫氨键:丝、苏、半胱芳香族:酪、色、苯丙杂环: 组、脯R基非极性:丙、缬、亮、异亮、色、苯丙、甲硫、脯不带电荷极性:半胱、酪、丝、苏、天冬酰胺、谷酰胺带正电荷:精、赖、组带负电荷:天冬、谷必需氨基酸:苯丙、亮、异亮、赖、甲硫、缬、色、苏DNA双螺旋基本特点反向平行,右双螺旋;碱基在螺旋内侧,磷酸核糖的骨架在外侧;碱基配对A=T,G=C;螺旋的稳定因素为氢键和碱基堆砌力10bp/螺旋,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有大沟,小沟。简述谷胱甘肽(GSH)的结构和功能结构:由谷、半胱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半胱氨

2、酸的巯基是该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基团。功能:解毒功能:SH具有嗜核特性,能与外源嗜电子毒物如致癌剂或药物等结合从而阻断这些化合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以保护机体免受损害。GSH是细胞内重要的还原剂,它保护蛋白质分子中的巯基免遭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在活性状态。举例:红细胞中保护血红蛋白,自身通过NADPH还原力又恢复还原性生物催化剂的特点:高效,高度专一,条件温和,活性可调节酶活性调节方式:别构调节,酶原调节,共价调节酶原激活: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变为有活性酶的过程生物学意义:保护产生酶原的组织,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酶活性调节的一种方式。自我保护:胰腺缺乏胰蛋白酶抑制剂,酶原提早活化,胰

3、腺发炎伯恩效应(氢离子如何促进氧的释放、co2)肌肉内PH低、co2浓度高促进血红蛋白释放氧,氧的释放有助于血红蛋白带走co2,消除由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引起的ph降低,起缓冲血液ph的作用。在肺叶内,o2浓度高,有助于血红蛋白释放CO2吸收氧气.有机磷农药作用机理农药分子与酶活性分子部位的丝氨酸羟基共价键结合,使乙酰胆碱酶失活,引起乙酰胆碱的积累,使其作用相应的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引起神经中毒症状青霉素抗菌处理青霉素与糖肽转肽酶活性部位丝氨酸羟基共价结合,使酶失活。该酶于细胞壁合成相关,酶失活,合成受阻,细菌生长被损害,从而抗菌磺胺类药物如何杀菌磺胺类的功能基团与合成叶酸底物的化学基团

4、相似,磺胺类物质与叶酸酶结合,酶失活,抑制叶酸合成,细菌必须自身合成叶酸,人体可通过食物获得,叶酸参与核酸合成。抑制叶酸合成,阻止核酸合成,从而杀菌电子传递体系四大部分:NADH脱氢酶(复合酶I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酶II)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酶III) 细胞色素氧化酶 (复合酶IV)氧化磷酸化部位呼吸主链产能部位: 第一部位 NADH-CoQ 1个ATP 第二部位 CoQ- Cyt C 0.5个ATP 第三部位 Cyt C - O2 1个ATP乙酰CoA在体内代谢中的枢纽作用1.代谢来源:糖氧化分解脂酸与甘油转变生成酮体转变生成生酮及生酮兼生糖氨基酸分解代谢转变生成等。2.代谢去路:缩合成酮体

5、转变合成脂酸和胆固醇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少数用来合成乙酰谷氨酸(激活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少数用来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的概念:在细胞质中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被转运到线粒体基 质中,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氧化 脱羧形成乙酰CoA。乙酰CoA经一系列氧化、脱羧,最 终 生成CO2和H2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场所:线粒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结合)起始物:乙酰CoA三羧酸循环的特点:经四次氧化,二次脱羧 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使两个C原子进入循环。在以后的两步脱羧反应中,有两个C原子以CO2的形式离开循环,相当于乙酰CoA的2个C原子形

6、成CO2。2)在循环中有4对H原子通过4步氧化反应脱下,其中3对用以还原NAD+生成3个NADH+H+,1对用以还原FAD,生成1个FADH2。3)由琥珀酰CoA形成琥珀酸时,偶联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1个GTP或1ATP。4)循环中消耗两分子水。 5)单向进行6)整个循环不需要氧,但离开氧无法进行。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酶:柠檬酸合成酶:ATP 是别构抑制剂,可增大酶对乙酰CoA的米氏常数异柠檬酸脱氢酶:ADP是别构激活剂,NADH 是抑制剂酮戊二酸脱氢酶:调节与丙酮酸脱氢酶相似TCA循环的生理意义: 大量供能,是生物利用糖或其他物质氧化而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 糖、脂、蛋白质转化的枢纽 物质彻底

7、氧化的主要途径, 供出中间产物、提供多种化合物的碳骨架。丙酮酸在代谢中的作用1. 来源: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时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生成(乳酸脱氢酶)脂肪分解的甘油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氨酸脱氨基生成2. 去路: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还原为乳酸(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异生为葡萄糖或糖原丙酮酸经异生途径生成磷酸二羟丙酮甘油(a-磷酸甘油脱氢酶)。丙酮酸经氨基化合成丙氨酸。也可作为色、丝、苏氨酸等合成的碳骨架。NADPH的来源1. 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2. 胞液中异柠檬酸脱氢

8、酶、苹果酸酶及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也可提供少量的NADPH。脱氨基作用脱氨基(氧化、非氧化)、转氨基、联合脱氨基糖异生途径原料:甘油、乳酸、丙酮酸、生糖氨基酸。产物:葡萄糖、糖原器官:肝脏(肾脏)生理意义:1、补充糖供应的不足,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保障脑,红细胞等组织的正常功能2、消除骨骼肌中乳酸的积累,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防止酸中毒.脂肪酸的氧化 1、 FA的活化 (细胞质) 脂酰CoA经肉碱转运进入线粒体2、 氧化步骤 :脱氢、水化、脱氢、硫解 氧化最终产物主要是乙酰CoA3、脂肪酸的彻底氧化TCA cycle阶段生成CO2氧化磷酸化阶段-电子传递偶联ATP合成脂肪酸合成 1. 乙酰C

9、oA的运转 脂肪酸合成部位:细胞质,底物:乙酰CoA(线粒体内)乙酰CoA的转运:柠檬酸穿梭系统2. 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3. 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合成步骤:转运、合成、还原、脱水、还原密码特点:无间断性、简并性、变偶性、通用性蛋白酶1、 肽链内切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2、 二肽酶3、 肽链外切酶:氨肽酶、羧肽酶氨的去路 1、 重新合成氨基酸2、 生成NH4+ 3、 生成酰胺4、 合成或转化为其它含氮化合物。5、 形成尿素(鸟氨酸循环)哺乳动物氨的主要去路鸟氨酸循环1. 鸟氨酸循环在肝线粒体和细胞质中进行2. 鸟氨酸循环与TCA循环的连接3.鸟氨酸循环(尿素合成)的调节为什么说

10、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1、 三羧酸循环是乙酰辅酶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水的途径2、 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3、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4、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收氨后合成必需氨基酸。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1、糖类物质是异氧生物的主要能源之一,糖在生物体内经一系列的降解而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2、糖类物质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脂肪的碳架及机体其它碳素的来源3、在细胞

11、中糖类物质与蛋白质 核酸 脂肪等常以结合态存在,这些复合物分子具有许多特异而重要的生物功能。4、糖类物质还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链內和主链间常出现周期性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构象。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列;一条多肽链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而产生特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在寡聚蛋白中,蛋白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亚基通过一些非共价键结合成为多聚体。氨基酸的等电点pI:正负离子浓度相等(净电荷等于零)时的pH值超二级结构:指

12、蛋白质分子中,相邻二级结构单元常常在三维折叠中相互靠近,彼此作用,形成局部的有规则的聚合体结构域: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三维实体。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中性盐(如硫酸氨),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盐溶: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蛋白质的复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分子恢复其原有的天然构象并恢复生物活性的现象。米氏常数(Km值):用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

13、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别构酶也叫变构酶:一般具有多亚基,在结构上除具有酶的活性中心外,还有一个别构中心可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的改变,进而改变酶活性状态,这种效应叫别构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酶称为别构酶。酶的比活力:每毫克蛋白质所具有的活力单位数同工酶: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三维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酶活力单位: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特定条件下,在1min内能转化1mol底物的酶量,特定条件:温度25,其他条件采用最适,另外也存在人们普遍采用的其

14、他酶活力单位磷酸二酯键在DNA链或RNA链中,脱氧核甘酸之间或核甘酸之间,都能形成3,5磷酸二酯键。反密码子在tRNA的反密码环中,有三个相邻的特定核甘酸,它们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分子杂交当两条不同来源的DNA(或RNA)或DNA链与RNA链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分子,这种分子称为杂交分子。是分子生物学的一种手段。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减色效应双链的DNA分子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变性的DNA分子小,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生物氧化磷酸化1 生物氧化: 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转变成ATP。2 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