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国际贸易贸易理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47559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的国际贸易贸易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古典的国际贸易贸易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古典的国际贸易贸易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古典的国际贸易贸易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古典的国际贸易贸易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的国际贸易贸易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的国际贸易贸易理论(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贸易理论 绝对技术差异论 相对技术差异论 相互需求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论 里昂剔夫之谜,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一)产生背景 重商主义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17世纪下半叶开始瓦解。,第一节 重商主义贸易理论,(二)基本思想 1. 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2. 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最重要的手段 3. 国际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 4. 国家干预对外贸易,(三)政策主张 1. 限制金银输出的货币政策 2. 奖出限入的政策 3. 保护关税政策 4. 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四)评价 1. 贡

2、献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2. 局限性 (1)局限于流通领域 (2)未揭示产生贸易的根本原因与利益,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 斯密 (一)产生背景 亚当 斯密(1723-1790)所处时代是英国从原始积累让位于资本主义积累的时代。 工业:工场手工业高度发展,工业占据重要地位 农业:通过暴力夺取农民土地进行原始积累 对外贸易:远远领先于贸易劲敌 英国资产阶级获取很高利润,积累了大量财富,不再担心自由竞争,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第二节 绝对技术差异论,(二)对重商主义的批评 1. 批评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2. 批评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的主张 3. 批评重商主义政策枉费心机,(三)绝对优势理论内

3、容 分工前 英法绝对优势差异 铜(吨) 大米(吨) 英国 100天 200 天 法国 200天 100天 可见:铜是英国的绝对优势产品,大米是法国的绝对优势产品。,分工后 英法两国的产量 铜(吨) 大米(吨) 英国 ( 100+200 )/100 0 =3 法国 0 ( 100+200 )/100 =3 可见,分工生产后,投入的总劳动没变,但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加了。,交换后 两国的消费水平 假设国际交换比例= 1:1 铜(吨) 大米(吨) 英国 3-1=2 1 法国 1 3-1=2 可见,分工生产并交换后,两国都获得了利益。,(四)评价 1.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论证贸易基础是绝对成本差异 2.

4、第一次论证了贸易的互利性 3. 存在的局限性,一、比较优势原理大卫李嘉图 (一)产生背景 大卫李嘉图(1772-1832)所处时代是英国发生以 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产业革命时代。 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封建残余土地贵族阶级仍在政治经济生活中起作用. 斗争焦点是围绕“谷物法”的修订,第三节 相对技术差异论,(二)假定条件 1.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22模型) 2. 自由贸易 3. 国内劳动力自由流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 4. 平均生产成本固定 5. 没有运输成本 6. 没有技术革新 7. 劳动价值论,(三)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容 分工前 英葡单位产品成本(人/年) 呢绒 酒 英 国

5、 100 120 葡萄牙 90 80 根据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和葡萄牙不会发生贸易。,两国的比较成本: 葡萄牙、英国两国生产两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比例: 呢绒 酒 葡萄牙/英国 90/100=90% 80/120=67% 英国/葡萄牙 100/90=1.1 120/80=1.5 因此,英国在呢绒生产上有相对优势,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可按相对优势产品进行分工生产。,分工生产后英国、葡萄牙的产量: 呢绒 酒 英国 ( 100+120 )/100 0 =2.2 葡萄牙 0 ( 80+90 )/80=2.125 可见,国际分工后,世界产量随之增加。,交换后 两国国内消费量变化: 假设国际

6、交换比例 = 1:1 呢绒 酒 英国 2.2-1=1.2 1 葡萄牙 1 2.125-1=1.125 可见,两国的消费量增加。,二、相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与局限性,一些假定条件的限制:如机会成本不变、劳动价值论 在有些情况下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如下表。,不发生贸易的情况: (单位产品:人时数) 甲国 乙国 产品X 1 2 产品Y 2 4,三、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一)机会成本理论 机会成本是指再生产一单位某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生产量。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国利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所生产两种产品的各种组合。,(三)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与利益,(四)、机会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1.

7、封闭条件下的均衡,2.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与利益,结论: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比较利益理论仍然有效,参加贸易的国家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只是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第四节 相互需求理论,一、相互需求方程式 (一)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例:假设投入等量的劳动和 资本,英国和 法国分别生产 呢绒和棉布的数量为: 呢绒(码) 棉布(码) 英国 1 1.5 法国 1 2 可见,法国生产棉布有比较 优势,英国生产呢绒有比较 优势。,分工前国内交换比例: 英国: 1码呢绒: 1.5码棉布=1:1.5 法国: 1码呢绒:2码棉布=1:2 分工生产后,国际交换比例: 在1:1

8、.5和1:2的范围内,结论:两国之间呢绒和棉布的国际交换比例只能在上限(1:2) 和下限(1:1.5)范围内变动。,(二)国际交换比例决定贸易利益的分配 (三)相互需求方程式的确定和变动 需求方程式:两种产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必须等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总量之比。 例:假定国际交换比例为1码呢绒换1.7码棉布,即1:1.7,如果英国需要17000码棉布,法国需要10000码呢绒,则,相互需求方程式为: 1*10000:1.7*10000=1:1.7 如果国际交换比例变为1:1.8,则,相互需求方程式为:1*9000:1.8*9000=1:1.8,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

9、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相反,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对方 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越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二、相互需求曲线,(一)、互利交换比例的界限,K(1:1.5),G(1:2),X(棉布),Y(呢绒),英国不参加贸易区,法国不参加贸易区,O,互利贸易区,(二)、相互需求均衡决定国际交换比例 1.相互需求曲线的含义 由两条供给曲线组成的。供给曲线是一国国内交换比例的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所愿意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相互需求曲线的变动和恢复 从上图可见,只有两条供给曲线OK和OG的交点E才能使一国的出口数量恰好等于另一国的进口数量,双方的进出口平衡。除E

10、点之外,两条曲线的任何一点均不具备这个性质。所以,E点确定的交换比例就是均衡交换比例。 如果相互需求发生变化,就会是均衡交换比例发生变化。E表示新的均衡交换比例。,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3.在两国,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4.在两国,两种商品的规模报酬不变 5.两国在生产中实行不完全的国际分工 6.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7.两种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8.生产要素在国内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 9.没有运输成本、关税以及其它限制自由贸易的壁垒 10.两国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11.两国的贸易都是平衡的,第五节 要素禀

11、赋理论 一、基本假设,1.要素密集度,二、基本概念,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2.要素丰裕度,(1)用物质单位表示,(2)用价格表示,三、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价格(成本)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各国商品价格(成本)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所决定的。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所决定的,实证:各国商品价格(成本)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所决定的,假设美国和英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匹,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两国的要素价格、生产函数以及小麦和布匹的国内价格比例如下: 美国 英国 ($) (A)

12、 要素价格 () 土地 劳动 土地 劳动 1.00 2.00 4.00 1.00,实证:各国商品价格(成本)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所决定的,(B)生产函数(单位) 美国 英国 土地 劳动 土地 劳动 小麦 5 1 5 1 布匹 1 10 1 10 特点:生产函数相同,实证:各国商品价格(成本)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所决定的,(C)商品价格比例 小麦:1.00*5+2.00*1=7 1 布匹:1.00*1+2.00*10=21 3 小麦:4.00*5+1.00*1=21 3 布匹:4.00*1+1.00*10=14 2,美国($),英国(),四、赫克歇尔-俄林理论:逻辑推导图,五、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给定假设条件下,国际贸易将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第六节 里昂剔夫之谜,一、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里昂惕夫之谜的基本内容 围绕列里昂惕夫之谜展开的争论,三、里昂惕夫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经验检验结果,1.要素密集度逆转,2.贸易壁垒干扰,3.自然资源稀缺,4.新要素理论 (1)熟练劳动 (2)人力资本 (3)研究与发展,二、对谜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