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word-文档-(4)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7468791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word-文档-(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word-文档-(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word-文档-(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word-文档-(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word-文档-(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word-文档-(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word-文档-(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暴露一、职业暴露的概念: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职业暴露分级: 1、一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 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 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皮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3、三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2、、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三、暴露源分级: 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轻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重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四、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 1、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3、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 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预防性用药:(1)用药原则: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2)用药方案:向当地疾控中心联系药物,用药时间越早越好。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录酶制剂,双肽芝(AZT+3T

4、C)两种药物联合制剂。AZT是齐多夫定;3TC是拉米夫定,使用常规剂量,连续使用28天。 强化用药程序: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预防性用药应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小时,既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3、随访: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6个月以后监测正常的,职业暴露风险基本为零。 4、登记和报告:一旦职业暴露4小时以内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报告卡,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24小时内进行丙肝(HCV)乙肝(HBV)HIV抗体监测,其监测报告

5、保存。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原则:1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3 隔离病室应有隔

6、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4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5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6 建筑布局符合第五章中相应的规定。二、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1、 患者的隔离 (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2、 医务人员的防护 (1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

7、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三、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1 、患者的隔离 (1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8、 (2) 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3 )应严格空气消毒。 2、 医务人员的防护 (1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2)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 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

9、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4、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5、 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

10、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二) 准备质量标准 1、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 备齐用物。3、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4、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三)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2、 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4、 铺无菌盘:单巾铺盘:双手拇、

11、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双巾铺盘:双手捏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由远向近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放入无菌物品。依上法夹取另一块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治疗盘内上,边缘多余部分反折,不应暴露无菌区。5、 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6、 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再用一拇、食指将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

12、皮塞,另一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7、 打开无菌盘上层无菌巾一部分,核对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8、 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9

13、、 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10、 操作完毕,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四) 终末质量标准1、 操作有序,方法正确,无菌概念清楚,无菌观念强。2、 能口述无菌操作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五) 注意事项1、 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2、 无菌持物钳取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

14、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消毒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二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3、 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4、 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5、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胶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注射原则

15、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注射前护士应洗手、戴口罩,衣帽整齐,病人注射部位正确消毒。 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静脉注射应见回血才能注药,皮下、肌内注射无回血时方可注药。 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除做好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八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外,还须检查药物有无变质、沉淀或浑浊,药物是否过期,密闭是否完好,有无配伍禁忌。 四、根据注射途径、药液量及性质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 五、注射药液按规定注射时间抽取,注射前排尽空气,防止空气栓塞。 六、熟悉掌握注射技术,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在注射多种药的同时先注射刺激性弱的药物,最后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 ,凡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 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