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作业本课件:第一部分第三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468240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作业本课件:第一部分第三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广东省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作业本课件:第一部分第三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广东省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作业本课件:第一部分第三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广东省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作业本课件:第一部分第三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广东省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作业本课件:第一部分第三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作业本课件:第一部分第三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作业本课件:第一部分第三节(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三节 溶液,考纲要求 1. 溶解现象(认识) 2.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 3. 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 4.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认识) 5.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理解) 6.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独立操作) 7. 结晶现象(知道) 8. 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 9.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认识),考情分析,考情分析,备考指导 广东中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有几个方面:(1)溶液的形成,主要考查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情况、溶液的性质、常见溶剂及氧化钙溶解于水的相关图象。(2)溶解度曲线,主要考查溶解度的相关

2、问题,如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比较析出晶体的多少、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结晶方法的判断、同温下饱和溶液在温度改变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等。(3)有关溶液的计算,主要考查溶液中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主要考查实验所需的仪器及相关计算及注意事项等,考情分析,考点梳理,考点一 溶液的形成(5年3考) 1. 溶液的形成、油污的去除,均一,稳定,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硝酸铵,【特别提醒】 溶液并不全是无色透明的,如:KMnO4溶液显紫红色,CuSO4溶液显蓝色,FeSO4溶液显浅绿色,Fe(NO3)3溶液呈黄色等;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

3、精等。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是指不含水的化合物,其中的结晶水转化成溶剂水,如:CuSO45H2O溶解于水,溶质是CuSO4,而5H2O转化成溶剂水。 有些化合物溶于水,溶质与水发生反应,如CaO溶于水:CaO+H2O=Ca(OH)2,其溶质是Ca(OH)2而不是CaO。 2. 乳化作用 (1)乳化作用: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2)除去油污的方法:用汽油等溶解(溶解现象);用洗洁精、洗衣液等(乳化现象)。,考点梳理,考点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考点三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5年5考) 1. 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3.结晶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

4、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结晶的方法:_结晶和_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特别提醒】当要从含两种溶质的溶液中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时,用降温结晶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当要从含两种溶质的溶液中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时,用蒸发结晶法。如要从KNO3(含少量NaCl)溶液中提纯KNO3时用降温结晶法;从NaCl(含少量KNO3)溶液中提纯NaCl用蒸发结晶法。,蒸发,降温,精讲精练,考点一 溶液的形成(5年3考) 【例1】(导学号08224048)(2017长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 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

5、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方法点拨:(1)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判断某物质是不是溶液,要看这三个要素是否同时具备,注意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同时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若是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则所得溶液的溶质为反应的生成物如氧化钙放入水中会发生CaO+H2O=Ca(OH)2 的反应,此时溶质为Ca(OH)2。(2)乳化作用和溶解的本质不同,如洗涤剂、洗洁精等去除油污属于乳化作用;而汽油等去除油污则属于溶解作用,正确区分两者的区别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物质的溶解过程属于放热或吸热现象,需要根据所给情境进行判断,所

6、以同学们要熟记常见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情况,如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等溶于水放热,氧化钙会与水反应,反应过程也放热;硝酸铵等溶于水则吸热。,A,1. (导学号08224049)(2016桂林)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 溶剂一定是水 C. 溶质一定是固体 D. 溶液一定是无色 2. (导学号08224050)(2016玉林)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碘 B. 汽油 C. 白糖 D. 碳酸钙 3. (导学号08224051)(2017重庆)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冰水 B. 碘酒 C. 食盐水 D. 浓盐

7、酸,A,C,A,4. (导学号08224052)(2017怀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 C. 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A,5. (导学号08224053)(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 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C,6. (导学号08224054)(2017聊城)下列关于溶

8、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 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D,精讲精练,考点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例2】(导学号08224055)(2017绍兴)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1-3-1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 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中溶液的溶质质

9、量,B,方法点拨: (1)判断某种溶液是否饱和,主要看在一定温度下,还能否继续溶解某溶质,若不能则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但需要注意的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另一种溶质来说,不一定是饱和的。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要特别注意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若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则饱和溶液可通过升温或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加溶质或蒸发溶剂转化为饱和溶液;若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则饱和溶液可通过降温或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升温、加溶质或蒸发溶剂转化为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是从不同角度表示溶液的方法,不存在包含关系。

10、对于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石灰水);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对同一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1. (导学号08224056)(2017自贡)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0 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 40 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 C. 10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 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D,2. (导学号08224057)(2016广州)某温度下,在100 g质量分数为

11、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 g 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 g 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3. (导学号08224058)(2016荆州)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加入CaO 加入Ca(OH)2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A. B. C. D. ,C,C,4. (导学号08224059)(2017北京)25 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

12、,充分溶解。,(1)中溶液的质量为( ) A. 10 g B. 90 g C. 100 g D. 110 g (2)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 A. B. C. D. (3)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 A. 升高温度 B. 加水 C. 加KCl固体 D. 倒出部分溶液,D,D,C,5. (导学号08224060)(2017安顺) (1)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 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 _、_。 打开可乐瓶有气体逸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13、。,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大于,(2)图1-3-3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时,150 g水中溶解_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现有60 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 水的质量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乙的质量分数 E. 60 时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填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变的量是_。,45,BE,AE,精讲精练,考点三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5年5考) 【例3】(导学号08224061)(2017怀化)甲、

14、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3-4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 g B. 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 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 D. t2 时,将70 g甲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总质量为150 g,B,方法点拨:有关溶解度的题目通常结合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进行考查,是中考的必考点,常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查: (1)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要说明温度,根据各物质曲线上的点的高低来确定溶解度的大小。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根据溶解度计算出达到饱和状态时所需溶质的质量,再与

15、所给的溶质质量比较,比所给溶质质量大的是不饱和溶液,反之则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或升温后溶液状态的判断:若曲线是上升型,降温后仍为饱和溶液,升温后为不饱和溶液;若为下降型,降温后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后为饱和溶液。,(3)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利用表格数据直接判断:若t1 时溶解度AB,t2 时,溶解度AB,则A与B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介于t1 至t2 之间;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即为溶解度相等的温度。 (4)判断结晶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用蒸发结晶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法。 (5)温度变化时是否有晶体析出:判断温度改变前后溶液是否饱和;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果是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则不一定有晶体析出。,(6)降温时析出晶体质量的计算和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为两个温度下溶液所含溶质差。若降温前溶质质量已知且溶剂为100 g时,则析出晶体的质量=降温前的溶质质量-降温后的溶解度;一定温度下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