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461463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统计营养午餐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8.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

2、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2.观察物体(二)3.运算定律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三角形

3、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图形的运动(二)8.统计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二)教学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

4、生活中的作用。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三、教材的编写特点.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2认

5、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四、课时安排(一)四则运算(8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课时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3课时3括号3课时(二)观察物体(二)(3课时)(三)运算定律(1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5课时2乘法运算定律6课时(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6、(15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课时4分数与单位换算3课时5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6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三角形(5课时)三角形的特性2课时2三角形的分类1课时3三角形的内角和2课时(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小数加、减法2课时2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1课时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3课时(七)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八)统计(3课时)平均数1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1课时3营养午餐1课时(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鸡兔同笼”问题1课时2练习二十四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复习课1课时2“小数的意义、

7、性质和加减法”复习课1课时3“空间与图形”复习课1课时4“统计”复习课1课时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三、【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

8、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

9、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教学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2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谈话导入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四、总结、理解加法的意义。出示例1(

10、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或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9568141142或9561142814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结:已

11、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00350450800450350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

12、纳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练习“做一做”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教学后记教学课题练习一教学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2.难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型练习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巩固旧知,引入练习。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三、巩固拓展四、课堂小结、复习旧知。(1)出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5+6=41()()()321100=221()()()(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下列算式的里填上适当的数。05+56=161400175=22561=56225+=400-56=105225=175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