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443908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尖子生学案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2节 运动的描述,“三步法”巧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规律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 2.明确题目中给定的参照物. 3.分析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若没有变化,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 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如图所示是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巡航钓鱼岛的歼击机加油的情景,此时歼击机相对于加油机应处于 (填“静止”或“运动”)状态.,例1,解析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

2、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与航船的位置发生改变,钓鱼岛是运动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航船是静止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歼击机相对于加油机应处于静止状态.,运动,静止,静止,1. (2015凉山中考)2015年3月30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在释放卫星入轨之前,相对于火箭,卫星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静止,提示:卫星与火箭分离之前,卫星和火箭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卫星相对火箭是静止的.,1.确定题目中的研究对象. 2.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 3.分析题目中涉及的物体与研究对象之间

3、的位置关系,得出结论.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则需要判断哪个物体与之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则需要判断哪个物体与之没发生位置的变化,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的方法(规律方法),例2,(2015镇江中考)“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 ) 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 B.“神舟十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B,解析“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必须是相对静止,才容易对接,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4、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十号”飞船是静止的,但“天宫一号”相对于发射塔架、远洋观测船、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所以相对于发射塔架、远洋观测船、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天宫一号”是运动的.故正确答案为B.,2. (2015湖州中考)2015年3月17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喷气式客机ARJ21-700(如图所示)完成首次航线演示飞行.一位试乘员描述了飞机起飞时的场景:接到控制塔信号后,飞机启动并加速,跑道往后移动越来越快.突然飞机离开了地面,喷气发动机的推动力使它疾驶空中.试乘员看到窗外的跑道往后移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客机,提示:由

5、题意可知,跑道与客机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当以客机为参照物时,跑道是向后运动的.,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有的同学误认为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能被选为参照物;还有些同学在研究涉及较多物体的运动或者静止时,不会根据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来判断所选取的参照物.,误认为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易错点),例3,“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与 .,青山,解析“车行绿色中”描述的对象“车”是运动的,这是以

6、青山为参照物,车相对于青山发生了位置的变化;“风景扑面来”描述的对象“风景”是运动的,这是以乘客为参照物,“风景”相对于乘客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乘客,3.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车 B.乙车 C.地面 D.路旁的树,B,提示:该同学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以乙车为参照物,该同学是向后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在后退.,学科间综合题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风把我院中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面去了(如图所示).”你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吗?有些人相信这是真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一般人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的依

7、据又是什么?,例1,解析本题就是对同一现象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最终原因是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不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运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尽相同.,答案不相信是真的.说这话的人和相信这话的人,他们的依据是:在刮风前,以篱笆为参照物,井在院内;在刮风后,风把篱笆吹到井的另一边去了,以篱笆为参照物,井是运动的,它就到了篱笆的外面去了.不相信这话的人,他们的依据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井是静止不动的,它怎么会被风吹走呢?,图文信息题在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例2,解析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的情况.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归纳】 判断多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方法:(1)找

9、准题中的参照物:若题中没有给出参照物而要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若给出参照物,则按照参照物进行判断;(2)找准突破口:在选取看上去是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既要考虑到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快慢关系,又要考虑到运动方向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的判定,同时还要注意到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有多种运动情况.,图文信息题在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例

10、2,D,开放题(2015常州中考)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例3,解析旅游车和卡车原来并列同方向停放,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当旅游车仍然静止,卡车向前运动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A选项可能;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B选项可能;当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时,以卡车

11、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C选项可能;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前运动,D选项不可能.故正确答案为D.,D,方案设计题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请说明理由.,例4,解析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要使人能够安全上下车,车和人必须具有相同的速度,即车和人必须是相对静止的,可以设法让上下车的乘客和运动的车保持相对静止.,答案进站:设计一列与该高速列车类似的列车A,在进站前,令列车A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与高速列车并列行驶,下车

12、的人可以先换乘到列车A上,然后让列车A减速行驶到站台.出站:方法同,先设计一列与高速列车类似的列车B,出站时,先让乘客乘坐列车B,然后令列车B加速到与高速列车的速度相同,当两车并列行驶时,再让列车B上的乘客换乘到高速列车中.理由是:相对静止.,实验探究题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特技摄影”的模拟实验,首先在一张窄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上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并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狭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然后向左迅速拉动窄纸片,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以上模拟实验可知,拍摄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时,先拍汽车在公路上静止的镜头,再拍迅速移动的背景(树木、房屋、田野、山林等).然后再将两组画面放入特技机里叠合,人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时,也会产生汽车在公路上“飞奔”的效果.请回答:,例5,(1)迅速拉动窄纸片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效果? (2)你能模仿这种摄影技巧,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吗?,解析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当要使一个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看起来是运动的,可以采用让其背景运动的方法来显示.,答案(1)看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形成这种效果的原因是选择了背景作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背景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 (2)实践一下,试试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