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华民族精神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31792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6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我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我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我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我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中华民族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中华民族精神(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第一轮复习,2011年11月,我们的民族精神,2010年37题,答案: 收人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实际收人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 收人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人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人预期。 收人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人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2007年全国卷40题,答案: 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供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

2、(4分) 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3分) 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3分)(若回答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可酌情给分。),(2010高考北京卷40)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

3、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高考体验,(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8分) 【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 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

4、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2011高考山东卷37)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分),【答案】 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 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始了特定的文化环境; 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

5、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9江苏37)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讨论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

6、革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有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 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怎么办,爱国 主义,自强不息,团结统

7、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核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重要性,必要性,特征,内涵,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 性和先进性,“三精一魂”,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魂,全民族综合素质、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主心骨作用,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形成,文化创新角度,途径、主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民族精神一般含义,优秀传统文化结晶,弘扬和培育,为什么,(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 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2)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 中国人民团

8、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 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 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 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 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思维拓展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预测题型:选择题 【例1】(2009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 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 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 )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C

9、,错题诊断 【误点警示1】不能正确辨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学生要学会辨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经常用来分析一些历史事实、名言警句;更多的是要结合时代精神,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矫正训练1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 B. C. D. 解析 错选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材料并没有反映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和淡泊名利、宁静

10、致远的超然胸襟。从“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可以看出反映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从“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误点警示2】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矫正训练2 2009年第2期瞭望刊登了一篇名为积极消费就是爱国的文章。该文经各大网站转载后,引起网友热议。文章指出:“人们一谈起爱国,往往会联想到金戈铁马,血洒疆场。 实际上,在和平年代,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

11、困难和严峻挑战之时,积极消费就是爱国。”这说明 ( ),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C.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 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解析 错选A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错选C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只有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才是一致的;错选D是因为没有看到材料并没有强调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表明了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故B正确。 答案 B,考点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清单 1.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

12、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3、和意义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

14、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

15、的任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思维拓展 1.不能笼统地说哪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最宝贵,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很难说哪种民族精神宝贵,哪种民族精神不宝贵。,2.不能将民族精神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

16、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吗?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汲取世界先进文化之间不是完全对立的。,错题诊断 【误点警示】不能准确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途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处理好民族精神与 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1)传统文化有 精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外来文 化亦有精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矫正训练 在某班一次以“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