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24 满井游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09288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24 满井游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24 满井游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24 满井游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24 满井游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24 满井游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24 满井游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24 满井游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满井游记 1 24. 满井游记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郊游时欢快的心情,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2进一步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的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层次分明、准确生动地描绘景物的方法,学习本文生动贴切的比喻。 教学重点: 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的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生字注音。 廿() 鹄() 鬣() 茗() 罍()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满井游记 2 蹇() 倩() 髻(

2、) 鬟() 浃() 乍() 澈() 靧() 曝() 呷() 2朗读课文,对照注解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峻难攀的恒山。今天,春暖花开的好日子,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三、作者简介 作者袁宏道(15681610年),明代文学家。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他与兄宗道、弟兄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他们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对

3、于复古主义的驳斥相当有力,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临摹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在创作方面的表现是小品文领域的开拓。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明末散文家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游记紧扣景物的季节特点,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几句话,便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写简练形象,再现当时游览情事。文笔清新秀丽而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

4、的心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共体味洋溢在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 四、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满井游记 3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全文。 3请学生有感情朗读。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初步体会作者的心情。 4同桌合作,利用课文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时圈画疑难词句,并向老师提出质疑。 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词语: 燕地寒:燕(归的古燕国,今北京一带。) 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廿二日天

5、稍和:和,暖和。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 若脱笼之鹄:鹄,一种水鸟,俗名天鹅。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 波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匣,指镜匣。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被。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文中指被晴日融化的雪水。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售髻鬟之始掠也:倩女,美丽的少女。 靧面,洗脸。掠,梳掠。 柳条将舒未舒:舒,展开。 柔梢披风:梢,本指禾的尖端,这里指柳梢。披风,在风中散开。

6、披,分开,散开。 麦田浅鬣寸许: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满井游记 4 泉而茗者: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 风力虽尚劲:尚,仍然,还。劲,猛,强劲,猛烈。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浃,湿透。 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 始知郊田之外末始无春:未始,未尝。 翻译

7、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事,误事;堕(),坏,耽误,现多写作“隳”。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惟此官也:此官,当时作者任顺行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5讨论归纳各段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的景象。 第二段:写郊游所见满井春色。 第三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用意和写作时间。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游览时的心情。 2整理重点知识到积累本。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满井游记 5 第二课时 一、提问上

8、节课所授内容(重点字词理解、朗读)。 二、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堂之内,欲出不得。 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宠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三、朗读文章第一段: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明确: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2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写城中“余寒”的景象是先用烘托、反衬的手法,勾画出北国早春的景

9、象,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把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写出游作了极好的铺垫。 四、朗读课文第二段: 1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柳枝、麦苗、土、冰(水)、山峦、鸟、鱼、游人 (板书) 2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 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满井游记 6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掠也。则写出了春天山色的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柳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写出了春天柳条的柔软与麦苗破土初生生机勃勃而又整齐喜人的情景。 游人游人虽未盛

10、,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寒者,亦时时有。男男女女,形态各异,有动有静,声色兼备。写出了游人的怡然自乐的神情,衬托自己愉悦的心情。 鱼、鸟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曝沙之鸟,安适恬静;呷浪之鳞,悠然自得。写出动物在春天的美景中的喜气洋洋的状态。 第二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写出了初春景物生机勃勃明媚柔美的特点来写。 3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喜悦 4总结第二段的写景顺序: 自然景人文景自然景 (山水风光游人动物) 远景近影 (山水风光柳梢、麦田) 第二段先总写满井春景(廿二十若脱笼之鹄)。“天稍和”与上文“余寒犹厉”呼

11、应,天气变化,心绪也随之解冻。高柳、膏土与上文“飞沙走砾”呼应;“空调”“脱笼之鹄”与上文“局促一室”“不得出”呼应,融融春意已可感悟,心情愉悦可想而知。再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宠之鸽,”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最后作者归结自己的感受,寄托追求(始知郊田宋之知也)。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结出“郊田之外未站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感受,也表现了

12、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游洒情怀。 5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学生尝试背诵第二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满井游记 7 五、朗读课文第三段: 第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明确: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六、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语句有哪些?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若脱笼之鸽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抑郁、烦躁 轻松喜悦感叹赞美 (抑 扬) 七、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

13、。 八、分析本文的比喻句: 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县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 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非常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春游的欢快的心情。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作者由春风泛起河里的层层“鳞浪”,很自然地联想到新打开的一面亮晶晶的镜子,准确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时河水“清澈”的特点。波光与镜光都给人以冷的感觉,“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又极为贴切地写出了早春水冷的特点。极为准确地描写了二月春水特有的形态、颜色和温度。 3如倩女之靧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山峦被融化的积雪洗得干干净净,就像美丽的少女

14、洗了脸刚刚梳洗过髻鬟一样。这个比喻不仅写出积雪消融,山峦转翠,青山显得格外清新,分外娇艳的特点,同时还极富美感,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满井游记 8 充满神韵,表现了青春的活力,真是形神兼备。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早春二月,麦苗约寸许,又时时在拔节,就像兽身上不时生长着浅浅的鬣毛。这个比喻联想奇特,不仅写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麦苗的形态,而且表现出春天是生长的季节这个典型的季节特征。 九、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写景抒情小品。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篇幅短小,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意趣蕴藉,具有艺术魅力。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十、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分析: 1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满井游记也不例外。文章的第二段用寥寥数百字描绘了一幅北国初春风光图:那里冰冻初解,水波粼粼,山色晴和,明净如洗;杨柳随风摇曳,麦苗破土而出;游人或喝茶饮酒,或唱歌骑驴,其乐无穷;鱼儿悠然嬉戏,小鸟怡然曝沙。这幅优美的暮春风景图中,渗透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作者犹如鱼儿、小鸟那样怡然自得。而这正是他“独抒性灵”理论的具体体现。袁宏道所处的时代,宦官擅权,政治腐败,朝内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