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大足中学王焱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285900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大足中学王焱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大足中学王焱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大足中学王焱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大足中学王焱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大足中学王焱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大足中学王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大足中学王焱(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新课程 选课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 重庆市大足中学 王 焱,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一、选课指导的基本思想、意义及原则,1明确指导思想,选课指导的意义,选课指导的原则,二、成立选课指导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选课指导手册,在选课指导手册中,包括以下内容:,1.各科目的课程结构简介。如介绍该学科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或系列的主要内容等。,2.各科目的课程设计方案。如开设学段、周课时和总学时数等。,3.各科目的学分设置方案。,4.各科目的选课指导说明。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自身条件,以及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要求给学生选修本科目提出具体的选课指导意见。,5.各科目学科设计图表。,6.学校三年的课程设计总表

2、。,7.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对选修课程用图标的形式作介绍。包括课程代码、开设科目、授课教师、学分分配、上课地点和上课时间等。,目 录 一、校史简介 二、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结构 (二)学制学时学分 (三)毕业要求 (四)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一览表 三、课程简介与设置方案 (一)校本课程结构与说明 (二)学生三年修习课程与获得学分计划表: 1.高一学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2.高二学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1)理科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2)文科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3.高三学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三)学生学分计划建议表,四、学生选课指导 (一)选课应遵循的原则 (二)选课程序 (三)选课的注意事项

3、 附录: 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的内容 (二) 学分认定程序 (三)学分与学籍管理 附录:学科类课程介绍 1.必修课程介绍 2.选修课程介绍 3.选修课程介绍,三、选课指导的组织实施,1.宣传发动。,2.根据自己的学业基础、兴趣、爱好,在征求家长、导师、亲友意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业方向,自主规划选课,选择适合自己目标的修习模块。,3.合理分解三年的目标,根据学校课程开设的总体时间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和安排个人每个学段的修习内容,防止内容和时间的冲突。,4.熟悉选修课各系列、各模块的编码,并根据自己未来发展的愿望,研读每科的特殊要求。,5.填写学生选课单。,6.汇总选课结果,

4、根据选课结果安排课程,7.对学生选课单进行汇总,设置选修课开设科目,然后教务处统一安排下一学年课程表,安排走班制相关事宜。,四、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校本选修教材,一是想体现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二是突出某些学科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三是促进教师在本学科的教学研究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五、加强管理,实行走班制,走班制基本做法:,1.根据选课汇总情况,确定选修课程:对少于10人选的课程不开设选修课;多于10人少于50人选的课程确定一人担任学科老师;50120人选的课程确定23名学科教师。上述情况实行走班制。多于120人选的课程,实行原有的行政教学班上课制。,2.遵循同一大学科同时上不同小类的选修课原则,

5、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课表。,3.双向选择教师:学校对实行走班制的课程教学,一般设置2-3名教师,让同一学科的教师竞争上岗;学生根据选修课老师的详细介绍,选择喜欢的选修课程和授课教师。,4.建立评价和奖惩机制:实行校领导、教师、学生三维评价机制(可以加强校园网建设,运用网上听课监评手段,增加社会评价因子),再根据同学科学生听课的数量作出教学效果的测定和奖惩。,5.走班制学生的管理:当堂任课教师同时担任临时班主任的职责,全方位管理学生,不能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和安全事故,否则,按相应规章制度处理。,六、案例说明,物理选课指导及走班制,1.反复研讨,编写物理选课说明由教研组长负责,备课组集体讨论。,2.召开

6、全体学生会议,全面介绍选修课程内容。,3.学生研读物理选课说明。,4.学生与教师沟通,与家长沟通共同讨论未来的选课方向。,5.印制选课意向统计表,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进行选课统计,调查学生的选课意向。,6.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参照全市各地的情况,以及各学校的情况,确定开课内容及方式:主要开设选修33和34,为选修35的学生增修35。,7.确定授课形式:选修33和34的学生在原有的行政教学班上课;选修35的学生实行走班制,集中到物理实验室由老师统一授课。每周两课时,一个学期授课完成。,8.学分确认: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学分确认。与其他部分课程不同,平时表现占有主要的比重60%,

7、而测试占的比重适当减少40%,这其中主要想体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物理学科(WL) 课程结构: 一、必修系列: 物理1(A1) 物理2(A2) 二、选修系列: 选修1(B1):选修11,选修12 选修2(B2):选修21,选修22 选修3(B3):选修31,选修32, 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模块说明及选课建议: 1.必修模块12,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计4学分。另外还必须从选修模块11或21或31中至少选择1个模块,获得不少于2个学分,总共获得不少于6学分,才达到物理必修课程的要求。 选修课程含有3个系列。 系列1:侧重物理的人文性,2个模块; 系列2:侧重技术应用角度,3个模块;

8、 系列3:侧重理论物理角度,5个模块。,2.因必修模块之间具有递进关系,建议按顺序选课。高一4个学段开完必修1和2,高二开始,同时开设3个选修系列,供不同需要学生选择;一般倾向于文科方向发展的学生,建议在选修系列1中选择1个模块,以获得毕业必须的学分;倾向于理科方向发展的学生,可在系列3或系列2中选择模块。3个系列中的第一模块知识范围基本相同,选修可不限于一个系列,例如同一学生可选系列l的11模块,再选系列2的22模块,依目前学校条件,倾向于理科发展的学生宜在选修3系列中选课较为切合当前的实际。 3.凡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文科物理必修与选修要达到68学分,理科最低要求10学分,较高要求宜达到1

9、4学分。,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指导思想,二、评价原则,1.实践描述原则:坚持在教育实践中客观地描述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2.激励引导原则:坚持在评价中发现、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爱心、专心和独创性。,3.和谐发展原则:坚持知情意行的统一,以互动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三、组织机构,1.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领导小组,2.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工作小组(德育处、教务处),3.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定小组:由班主任、相关科任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组成。,四、评定内容,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5个.,五、评定程序,1.学年初,班级

10、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定小组,成员名单在被评定班级公布。,2.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及标准。,3.组织学生自评。,4.组织学生互评,完成家长评价。,5.任课教师评价过程。,6.班级评定小组对学生进行初评。,7.通知评价结果,公示优秀等级学生名单。,8.班级评定小组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六、评定结果的使用,高中三年综合素养评定总成绩均达到C等或C等以上方具备高中毕业资格,综合素养评定在C等以下的不予毕业。,附件: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2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形成性量化周评价表 3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形成性量化月评价表 4学生校外综合素质形成性量化评价表 5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形成性教

11、师评价量化表(一) 6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形成性教师评价量化表(二) 7学生在校综合素质总体评价表,成长记录袋应收集的材料(举例) 在学校三年的阶段性学业水平考试与考查成绩的原始记录 每个学年度语文、英语口语交流成绩记录 校本课程学分 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记录 课外阅读的书目与反思或读书笔记记录 校级及其以上的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据 在学校三年期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累计学分 每个学年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或体会; 每个学年一份自己最满意的科学实验报告; 每个学年理化生实验考查的结果 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模、陶艺、摄影、电脑制作等)或小发明成果。,学习、交流和合作能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