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翔绿色语文培训心得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721997 上传时间:2017-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谦翔绿色语文培训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赵谦翔绿色语文培训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赵谦翔绿色语文培训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赵谦翔绿色语文培训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谦翔绿色语文培训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教育”讲座有感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电视讲座,我受益匪浅。这是一堂真正的洗脑课。讲座不仅体现了赵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教学方式,而且整堂课至始至终贯穿了“绿色语文”教育的理念,也是一堂绿色文言的教学课。赵老师用“母语的悲哀”一诗:“不做母语的孝子,必遭母语的抛弃,没有尽孝的良习,难得母语的苦心”开场,说明语文教育的现状灰色语文:重视外语,忽视母语,重视应试教育中的唯考是图,唯分是图,为升学是马首是瞻,忽视了母语的人文性。教育和鼓励我们做为同行要爱母语,学习母语,重视母语的教育。进而,赵老师对“绿色语文”做了这样的诠释:“语言是形式,人文是内容。语言是工

2、具,人文是成品,无工具、成品 ,何以造就。 ”指出:“绿色语文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坚守语文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为中高考学语文,而且为人文学语文, 绿色语文不仅是高考的窍门砖,而且是完善人生的健身器。 ”赵老师提倡的“绿色语文”针对“灰色语文”的弊病而发,长期以来,应试的沉重压力,使诗歌欣赏演变成技术训练,文言阅读演变成解题技巧。训练之下,固然可以有条件反射式的技能生成和条条框框的方法归纳,但学生却难以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难以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难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绿色语文”则把语文视作一个“包容课内与课外、有字书与无字书在内的综合学习体系” ,摒弃“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用经典构筑学

3、生充盈的内心世界,教会学生审视自我、观照世界。绿色阅读教学,追求整体感悟、涵养人文精神,反对肢解文本,反对定于一尊式的解读。绿色诗歌教学爱莲说中,我体会到了他的教学方式:满堂颂满堂思拓展写。注重培养审美素质,贯彻“品诗五趣”即“音趣” 、 “理趣和情趣” 、 “文趣” 、 “生趣” ,着力催化诗意人生,反对在题海中大煮特煮地“练” ,反对大而化之地为诗歌贴标签。绿色文言教学,重在“语感”教学,引导学生自诵自悟,获得真实的文言体验,反对注入式的“语法”教学和“翻译”教学。绿色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把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用“感悟亲情” 、 “感悟清华”等话题写作

4、代替道德说教。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我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的洗礼,认识了“绿色语文教育”的内涵,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但更吸引我的是赵老师在讲座过程中侃侃而谈的生动风趣,出口成章的潇洒自如,深深打动了我:有些许豁达乐观,有些许雄心满怀;有精神的寄托,更有生活的气息。赵老师在讲述自身教育经历的同时也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向大家表述了自己的道德观,在我们而言,应该说是成功秘诀,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勉:德才兼备是成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半成品;无才无德是危险品。三个小时,对一个下午来说不算短,但对浓缩了一个有追求、有思想的教育专家漫长教育轨迹的报告来说,这三小时远远不够,报告结束了,会场上响起的持久的掌声诉说着老师们的意犹未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