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诗两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015826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诗两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6)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4 诗两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6)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诗两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 诗两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 复习旧课: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导入新课: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

2、路的思考。 三、介绍诗人: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四、朗读诗篇。 五、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并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先朗读再由学生单独回答)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

3、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它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的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六、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有理即可。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七、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