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风筝》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015571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80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风筝》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8)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3《风筝》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8)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3《风筝》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8)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3《风筝》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8)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3《风筝》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8)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风筝》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风筝》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8)(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筝,鲁迅,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丫杈( )虐( )杀 伶仃( )什( )物 憔悴( )惊 hung( ) hung ( )然大悟 2、根据语义填写字词。 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 ) 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 费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整体感知,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结合时间、人物、事件概括),小时侯我粗暴的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事情。,把握人物形象,读过全文后,你对文中的两个人物有什么印象?(重点结合文中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进行回答) 弟弟 : 我 :,体会情感,速读全文,体会全篇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找出相关句子朗读并体会作

2、者的感情。,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错了? 2、作者想过用什么办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他最后选择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3、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他想逃避什么? 4、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合作探究,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作者描写北京的风筝与描写故乡的风筝,在详略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写?,关于本文主旨你如何理解,归纳总结,提示:1、可以从手足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丛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