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丑小鸭 人教七年级下 同步素材 (9)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014731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丑小鸭 人教七年级下 同步素材 (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3丑小鸭 人教七年级下 同步素材 (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3丑小鸭 人教七年级下 同步素材 (9)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3丑小鸭 人教七年级下 同步素材 (9)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3丑小鸭 人教七年级下 同步素材 (9)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丑小鸭 人教七年级下 同步素材 (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丑小鸭 人教七年级下 同步素材 (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丑小鸭教学实录及点评一、阅读期待丑小鸭会飞,你信吗?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安徒生的丑小鸭,它是一则童话。(板书:丑小鸭 童话)师:它真的是一只小鸭吗?生:不是,它是一只白天鹅。(板书:白天鹅)师: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跟我们人一样,都有一个出生、童年、成长、飞翔的过程。下面,我们就追寻丑小鸭的成长镜头,来品读安徒生童话语言的味道。(板书:出生童年成长飞翔 语言)点评:从言语到内容再到言语的语感培养过程看,这句话要倒过来说:我们来品读安徒生童话语言的味道,从中体验丑小鸭的成长过程。点评:紧扣阅读主体的阅读期待,直接了当,快速进入课堂主题,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思考,一个简洁

2、地讲述为理解“丑小鸭”式的人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二、阅读建构让丑小鸭在你心中飞,你会这样读书吗?(一)诗意的环境,丑陋的形象在想像中整合形象1、师:我们先一起走进丑小鸭的出生。师:(出示幻灯片)。这是我们课文所选语段的前面一部分,是丑小鸭出生前的环境。生:齐读“乡下真是非常美丽。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用它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这是它从妈妈那里学到的一种语言。在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些很深的池塘这儿有一只母鸭坐在窠里,她得把她的几个小鸭孵出来。”点评:教师采用互文性阅读,通过作品与相关材料的参照、比较以及互相

3、阐发来展开阅读活动。让文学形象在典型环境中出现。同时环境与形象又构成反差,对阅读主体形成了审美冲击,文学阅读的味道也在这里。可惜教师在下面的教学中没有抓住这点进行整体教学。师:你读出了什么味道?(读后纠正“窠”的读音。)生: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夏天。师:你觉得美吗?生:美。师:美得像什么?生:美得像一幅画。点评: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我们感受言语对象主要的、擅长的方式应该是整体把握、笼统感受、模湖思维,曾老师恰切地运用了这样的言语感受方式。但由于前面朗读几乎没有指导,没有从语音感入手,激发学生的语用感。从学生的发言看,对言语对象的感受还是苍白的。好在教师下面还利用了另一感受言语的教学手段。 师:

4、在这幅美丽的画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绿油油的燕麦、黄色的小麦和干草,鹳鸟在河边悠闲地散着步,鸭妈妈在孵着小鸭。生2:我看到了森林,森林里有美丽的池塘。 师:你听到了什么?生1:我听到了母鸭在叫。生2:我还听到鹳鸟在讲话,而且是在讲埃及话。 师:当然,我们也能在这幅美丽的画中闻到什么呢?生:小麦和燕麦散发的阵阵清香。师:如果说那小麦、燕麦是静态的,亮丽的画面,那这鹳鸟和母鸭,不就是一幅副动态的,神奇的画面吗?他们好浪漫,好有情调。点评:为了使学生的语感更具体、生动、真切,教师所有的启发、引导、点拔、示范都应围绕着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展开,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连续的三个问题试图

5、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但“教”的功力略显不够。师:还是这段文字,我们把它纵向排列,再读读,看看还能读出什么味道?点评:文字符号本身是可感的。变换言语形式,来感受语言的美,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师:(出示幻灯片)生:自由读。师:你还读出了什么味道?生1:我还读出了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色和充满生机的动物和植物。生2: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首童话,而且是一首诗了。师:安徒生就是诗人,写出的语言都是诗,既有情调,又有意境,既有诗情,又有画意,这才才叫诗意呢。(板书:诗意。)师:我们在朗读时,声音要修饰,要诗意化,要带着感情,请让我试着读前面几句,后面部分大家带着感情接下去读,好吗?点评:这样的

6、朗读教学很细腻到位。老师注意到了对学生语音感的培养。即通过声音要素的变化,来体会言语的诗意美。意识是有,但接下来的教学中贯彻得还不够。生:齐读。师:大家读得真好。听着大家的朗读,感觉就像潺潺的小溪滋润着心田。点评:心理学研究表明,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可感性,学生在诵读课文时,口耳眼三种器官协同参与活动,有助于增强语感。2、在这种温馨、诗意的环境下,鸭妈妈的最后一个小宝宝诞生了。师:(出示幻灯片)。生:齐读。师:想象一下,小鸭到底怎么“丑陋”呢?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点评:在想像中整合形象,每个人心中都要出现一只自己的“丑小鸭”。“丑陋”是一个抽象概念,如何让这样的抽象概念变为读者头脑中的具

7、体形象,曾老师选择了让学生写的教学手段。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整合能力,又进行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生:(先写然后回答。)生1:丑小鸭比别的小鸭要大得多,毛色也与其他小鸭不同,连叫声也与其他小鸭不同。生2:它有一身不光泽的羽毛,走路一晃一晃的,它刚从蛋壳里爬出来时嘎嘎的叫,个头比一般的小鸭也要大得多。点评:这里教师只让两位学生来展示自己心中的“丑小鸭”显然还是有所欠缺的,此处应该出现更多的“丑小鸭”,让学生大胆的把自己的丑小鸭放飞出来,这很重要。 (二)苦难的小鸭,迷惘的我在移情中感受形象点评:“移情”是文学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心理过程,以实现阅读主体的全身心投入。教学就要利用这样的心理过程,或者要引

8、导学生进入这样的心理过程,以享受文学阅读的愉悦感。也是通过“移情”,来感受丰富的语义。师:既然小鸭是那么丑陋,不难想象,小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了。让我们走进小鸭的童年。师:(出示幻灯片)生:读。1、师:两个语段都出现了“啄“字,你能想象是怎样的“啄”?生1:很狠心,象对待敌人一样的啄。(师追问:为什么要啄?小鸭感觉怎样?你怎么知道小鸭被啄得很痛?)生2:小鸭感觉很自卑,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生3:鸭儿们啄他,小鸡们打他。生4:他处处挨啄。师:其实,在安徒生的丑小鸭中,还有一处关于“啄”的描写。师:(出示幻灯片)。生:齐读。2、师:感受一下,这里的“啄”与前面语段的“啄”有何不同?生1:这是

9、温馨的安抚。生2:小鸭感觉很幸福很甜蜜。(师追问:为什么要啄?小鸭感觉怎样?)当中结合学生带着相应语气的自由读,个别读和齐读。师:相同的一个“啄”,却让我们有不同的感觉,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感情,看似用词简单,但内涵却是?生:挺深的。师:也可以说是丰富的。(板书:丰富。)点评:从一个“啄”字品出言语的丰富感确实不错,当然在前两个“啄”的品味中只感受到“痛”还是有所欠缺的,教师要是能引导学生感受到不只是身体的痛,更有内心的痛,那么学生的感受就会丰富多了。3、师:妈妈对小鸭如此疼爱,但后来却对小鸭说了一句奇怪的话,大家能找到吗?生:“我希望你走远些”。师:你觉得这和前面她对小鸭的疼爱会自相矛盾吗?生:

10、不会。师:为什么?生1:因为她不想让自己的宝宝再受到欺负。生2:鸭妈妈很无奈,她不得已。师:尽管有妈妈的疼爱,但毕竟有限。你想,一只鸭子啄,都尚且疼,可小鸭是处处挨啄,鸡也啄,鸭也啄,甚至连喂他们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走到哪里都被排挤,被讪笑。4、师:小鸭的童年怎样呢?生1:小鸭的童年是在困难中度过的。生2:很孤独。生3:小鸭的童年是受嘲弄、受歧视的。生4:小鸭的童年是自卑的。生5:小鸭的童年是痛苦的。(三)广大的世界,美丽的“我”在体验中反思形象1、师:面对苦难,面对丑小鸭一样的情况,若是你,该怎么办?点评:生活经验是语感的活的源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忆生活,唤起有关表象,进行联想与想象

11、,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意蕴。文学作品的教学,也始终要关注学生这个读者的世界,让学生在作品中读出自己,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生1:很难过、很自卑。师:那你可能会怎样?生1:会远离,寻求出路。师:改变不了别人,就要改变自己,到外面寻求出路。小鸭就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走进小鸭的“成长”镜头。2、师:离家一路奔跑的小鸭,最先遇见了生齐答:野鸭。师:(出示幻灯片)。师:接着又遇到了生齐答:大雁。师:(出示幻灯片)。师:在他们的话中,你读出了怎样的语气?生先自由慢慢品读,然后回答。生1:鄙视的语气。生2:傲慢的语气。生3:嘲笑的语气。生4:友好的语气。(当中教师注意追问并结合学生的个别

12、朗读和齐读。)师:这段对话,安徒生写得如何?生1:有童趣。生2:写得很亲切很友好。生3:写得很生动很形象很风趣。师:换句话说,就是“幽默”(板书:幽默。)(学生先在纸上写,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写好后强调,“幽”字书写时,先中间,后两边。) 点评:写字识字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见得不多了,曾老师没有忘了这个教学目标,教得这么仔细,鼓掌。师:是啊,安徒生的语言多幽默啊,这人物一出场,只说一句话,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点评:汉语的幽默感是比较欠缺的,中国人的幽默感也远没有西方人来得过隐。学生对言语幽默感的体会明显没有到位。当学生说到友好,有童趣的,很亲切等,应该可以通过比较体会出言语的“趣”。这是

13、教师成为教学专家实现课程的努力方向。师:可没等大雁说完,“砰砰”两声枪响,两只大雁被猎人的枪打死了。这时,猎人带着的猎狗逼近了丑小鸭。师:(出示幻灯片)。结合这段情景,注意这个“藏”字,思考:小鸭是怎么藏的?为什么藏?想象一下,小鸭会以怎样的心情说最后这句话?生:齐读。生1:小鸭把头掉过来,藏在翅膀里。生2:因为他怕猎狗把他给吃掉。最后这句话的品读:A:品味“舒”,结合动作。B:学生试着用这样的感觉,慢慢地品读这句话,自由练习。C:学生个别答。生1:庆幸、自嘲的心情和语气。生2:如释重负。生3:幸运的、劫后余生的心情。(当中结合学生个别读和齐读。)师:“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连猎狗也因为我

14、的丑而不咬我了,我也因为我的丑而让我捡回了一条命。小鸭的幽默让我们心疼中又会心一笑。点评:一个“藏”字,教得那么丰厚,实属不易。阅读教学“语感中心”意识很强啊。读懂这个“藏”的第二个作用,会在第二课时中显现。师:天黑的时候,丑小鸭来到一个简陋的、破旧的小屋门前,这里住着一个生:老太婆。师:她有一只生:公猫。师:和一只生:母鸡。师:于是,在这间屋子里,又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师;(出示幻灯片)。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由练习,等一下分角色表演。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由练习。生:分角色表演。师:又是一段幽默的对话。师:采访小鸭:你为什么对母鸡说“不能”?生:因为我不能下蛋。师:那么,公猫要求你,为

15、什么你也说“不能”?生:因为我不能拱起背,发出咪咪的叫声和迸出火花。师:噢,我明白了,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求你,他们想让你成为他们,这违背了你的本性,你只是你自己,所以说“不能”。师:那你“能”的是什么?生:我能的是游泳。师:到什么地方游泳?生:到广大的世界。师:你刚才提到了“世界”。公猫和母鸡,你俩一开口就说,“我们和这世界”,请问:公猫你的世界是什么?生:在这个小屋里,拱起背,发出咪咪的叫声和迸出火花。师:母鸡你的世界是什么呢?生:生蛋,讨得老太婆的欢心。师:正因为要到广大的世界,小鸭想起了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他感觉有一种奇怪的渴望,想到水上去游泳。这时,丑小鸭看到了什么?点评:言语感受是一种“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言语,以学生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等去触摸它,使学生之心“入乎其中”。师;(出示幻灯片)。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天鹅?生:齐读。生1:白得发亮,脖颈又长又柔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