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验第5章 建筑结构静载试验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67183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试验第5章 建筑结构静载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结构试验第5章 建筑结构静载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结构试验第5章 建筑结构静载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结构试验第5章 建筑结构静载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结构试验第5章 建筑结构静载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试验第5章 建筑结构静载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试验第5章 建筑结构静载试验(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结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5.2 试验大纲和试验报告,试验大纲(包含试验设计的全部内容) 1试验目的。 2试件设计及制作要求(试件设计的依据及理论分析,试件数量及施工图,对试件原材料、制作工艺、制作精度等的要求)。 3辅助试验内容(辅助试验的目的,试件的种类、数量及尺寸,试件的制作要求,试验方法等)。 4.试件的安装与就位(试件的支座装置,保证侧向稳定装置等)。 5加载方法(荷载数量及种类,加载设备,加载装置,加载图式,加载程序)。,5.2 试验大纲和试验报告(续),6量测方法(测点布置,仪表型号选择,仪表标定方法,仪表的布置与编号,仪表安装方法,量测程序)。 7试验过程的观察(试验过程中

2、除仪表读数外在其他方面应做的记录)。 8安全措施(安全装置,脚手架,技术安全规定等)。 9试验进度计划。 10、附件(经费,器材及仪表设备清单等)。,5.2 试验大纲和试验报告(续),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 (2)试验对象的简介和考察。 (3)试验方法及依据。 (4)试验情况及问题。 (5)试验成果处理与分析。 (6)技术结论。 (7)附录。,5.3 一般结构静载试验,5.3.1 受弯构件试验 一、试件安装和加载方法 正位试验,一端采用铰支座,另一端采用滚动支座,支座下面用支墩安置在地面上,要求牢固和稳定。 加载方法: 梁:常用液压加载器和分配梁,或用液压同步加载加载器直接加载。 板:一般重

3、物加载。也可用集中荷载等效,采用梁加载方式加载。 吊车梁:采用液压,试验时的加载图式要按最布利荷载布置决定集中荷载的作用位置。,二、 试验项目和测点布置 1)试验项目 鉴定性试验:承载力、抗裂度和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及裂缝开展情况。 研究性试验:除了承载力、抗裂度、挠度和裂缝观测外,还测量构件某些部位的应力。 2)测点布置 挠度观测 (最大值),挠度分布:,应力测量 梁弯曲应力测点:,梁剪应力测点:,钢筋应力测点,用预埋或试件表面开槽的方法来解决设点的问题,翼缘与孔边应力的测量,对于翼缘较宽较薄的T型梁,其翼缘部分受力不一定均匀,应沿翼缘宽度布置测点,测定翼缘上应力分布的情况。,梁腹板圆孔周边

4、的应变测点布置,校核测点和裂缝观测,为了校核试验的正确性,便于整理试验结果时进行误差修正,经常在梁的端部凸角上的零 应力处设置少量测点,以检验整个测量过程是否正常。 裂缝测量:开展、宽度、发展和分布。肉眼观察;连续地或交替地布置测点;读数显微镜。,由荷载一应变曲线观测混凝士的开裂,斜裂缝测点,梁的两点加载,加载后破坏,转角和曲率的测量,转角:用角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常用的角位移传感器和线位移传感器都是测量测点相对于地面的转角,测量结果处理时应该考虑支座沉陷引起的刚体转动。 曲率:用应变计或位移计进行测量,在该截面的上下边缘布置应变或位移测点,通过测量上下边缘的应变来计算曲率。,5.3.2 受压

5、构件试验,一、试件安装和加载方法 卧位和正位,液压加载,构件二端均应采用比较灵活的可动铰支座型式,一般采用刀口支座。,正位试验,对中,轴心受压柱:安装时一般先进行,即将构件轴线对准作用力的中心线。构件在几何对中后再进行物理对中,即加载达2040的试验荷载时,测量构件中央截面两侧或四个面的应变,并调整作用力的轴线,以达到各点应变均匀为止。在构件物理对中后即可进行加载试验。 偏压试件:也应在物理对中后,沿加力中线量出偏心距离,再把加载点移至偏心距的位置上,进行试验。 加载:长柱试验机或液压加载系统;(1/10-1/15)Nu,接近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时细分2-4级。,二、试验项目和测点布置,破坏荷载

6、:力传感器 挠度: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曲率:曲率计 砼应变:应变片+应变仪,应变片后贴。 钢筋应变:应变片+应变仪,应变片预埋,5.4.1 屋架试验,一、试件安装和加载方法 就位方式:一般采用正位试验。现场试验时还可以采用成对试件的卧位试验。安装时应设置侧向支撑,以保证屋架上弦的侧向稳定。 支承方式:与梁相同,支承垫板应留有充分余地。 加载方式:可以采用重力直接或杠杆加载。当施加多点集中荷载并且节点荷载较大时,采用同步液压加载。,二、观测项目和测点布置 观测项目 1)桁架挠度及挠曲线。 2)开裂荷载及破坏荷载。 3)主要杆件的应变。 4)节点的变形及节点刚度对杆件的次应力影响 5)屋架端节点的

7、应力分布 6)预应力钢筋张拉应力和对有关部位混凝土的预压应力。 7)屋架下弦预应力钢筋对屋架的反拱作用。 8)预应力锚头工作性能。,测点布置 可以利用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在屋架一半布置主要测点,而在另一半布置校核测点。 1)节点位移:大量程的挠度计或者用米厘纸制成标尺通过水准仪进行观测。,2)杆件的内力测量 通过测应变来测量杆件内力。,杆件的内力测量测点布置,3)节点应变测量测点布置:上弦节点,端部节点应变测量,4)锚具性能测量,在端节点砼表面沿自锚头长度方向布置若干应变测点:横向测点和纵向测点,5)预应力钢筋张拉应力的测量 直接在预应力钢筋上布置应变测点测量,通常布置屋架跨中和两端头。注意应

8、变计的防护处理。 6)裂缝测量 杆件开裂荷载和裂缝宽度。(端节点、腹杆与下弦杆及节点交汇处较早开裂的位置),5.4.3 薄壳和网架结构的试验,用于大跨度建筑,通过原型试验和1/5-1/20 模型试验研究结构受力性能及计算可靠性。 1、试件安装和加载方法 支承形式: 1)薄壳结构:实际支承形式类似双向板,有四角支承和四边支承,试验支承可以用固定铰、活动铰及滚轴。 2)网架结构:实际支承在框架或柱顶,试验时支承在刚性较大的型钢圈梁上。边支座一般受压,角支座及其附近支座可能受拉。支座形式下如图。,网架试验支座形式,加载方法 重物直接堆载、水池加载或通过吊篮加载。也可用气压加载,需要较大荷载时常使用液

9、压加载器和分配梁加载。 2、观测项目和测点布置 1)观测项目:主要测量位移和应变。 2)测点布置:常利用对称性减少测点数量。同时布置一些校核测点。,薄壳结构液压加载,双曲扁壳结构测点布置,位移测点,应变测点,边界,网架测点布置:(1)利用对称性分区(2)位移下弦节点,应力布置在杆件上(杆件中间或节点附近) (3)校核测点。,5.5 量测数据处理,1、原始数据处理 原始记录数据:完整性、科学性、严肃性。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错误数据:仪器设置,人工读错,人工记录,环境影响,仪器缺陷,通过复核仪器修正。 数据修约: 四舍五入。,2. 结果表达,表格形式 曲线:连线、拟合曲线 形态:裂缝分布、变形形态、破坏形态、照片 函数:回归分析。 常用方法为最小二乘法:回归值与试验值之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数据处理工具:Excel、Origin,3. 应力和内力计算,*应力计算:应变到应力的换算应根据试件材料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和应变测点的布置进行,如材料属于弹性体,可按照材料力学的有关公式进行。,5.6 结构性能评定,一、构件承载力检验,承载力检验标志及检验系数u,二、构件的挠度检验,三、构件的抗裂检验,四、构件的裂缝宽度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