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硕士 参考论文

上传人:Q535****83助学 文档编号:66966827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硕士 参考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硕士 参考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硕士 参考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硕士 参考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硕士 参考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硕士 参考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硕士 参考论文(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课题背景11.1.2课题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国外研究状况21.2.2国内研究现状31.3课题目标及研究内容41.3.1研究目标41.3.2研究内容41.3.3研究方法51.4论文组织结构5第二章业务流程及系统需求分析72.1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分析72.1.1现有档案概况72.1.2档案收集流程分析82.1.3档案借阅流程分析82.1.4档案维护流程分析92.2档案数字化加工著录流程分析102.3系统需求概述122.4系统功能性需求122.4.1档案利用需求122.4.2档案收集需求132.4.3档案管理需求142.4.4档案编研

2、需求142.4.5库房管理需求152.4.6统计需求152.4.7系统管理需求162.5系统非功能性需求162.5.1性能需求162.5.2信息安全需求172.5.3应用性需求172.5.4扩展性需求172.5.5先进性需求172.6小结18第三章系统设计193.1相关技术分析193.1.1OAIS参考模型193.1.2双层PDF数据存储213.1.3知识链接技术213.1.4体系结构选择223.1.5JAVA三层结构233.2系统体系架构设计243.3系统功能结构设计253.4系统网络拓扑设计283.5系统安全设计293.5.1应用系统安全设计293.5.2网络安全设计303.5.3档案数据

3、安全设计303.6数据库设计303.6.1数据库设计原则303.6.2数据库概念模型313.6.3数据著录规则设计323.6.4数据表设计363.7主要模块详细设计403.7.1模块功能描述413.7.2模块工作流程描述413.7.3模块详细设计423.8小结43第四章系统测试444.1测试方法及内容444.1.1测试方法及测试工具444.1.2测试内容444.2测试环境454.2.1网络环境454.2.2软硬件配置454.2.3服务器及客户端的IP地址464.3测试及测试结果464.3.1系统安全测试464.3.2功能测试464.3.3数据存储测试484.3.4性能测试494.3.5测试结果

4、分析504.4小结51第五章系统实施525.1实施内容525.1.1实施原则525.1.2交付物525.1.3实施组织结构535.1.4主要工作计划535.2实施准备545.2.1实施环境准备545.2.2数据准备555.2.3人员培训555.2.4实施前系统配置565.3实施效果575.3.1实施效果评估585.3.2系统功能界面585.4小结60第六章总结与展望错误!未定义书签。6.1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6.2个人承担的主要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6.3展望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61图 清 单图1档案收集流程图8图2档案借阅流程图9图3档案维护

5、流程图10图4档案数字化加工著录流程图11图5档案利用需求用例图13图6档案收集需求用例图13图7档案管理需求用例图14图8档案编研需求用例图14图9档案库房管理需求用例图15图10档案统计需求用例图15图11系统管理需求用例图16图12OAIS的功能模型图20图13知识链接示意图22图14JAVA三层结构图24图15系统体系架构图25图16档案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26图17档案利用模块功能结构图26图18档案收集模块功能结构图27图19档案管理模块功能结构图27图20库房管理模块功能结构图28图21系统管理模块功能结构图28图22系统网络拓扑图29图23研究院档案管理系统E-R关系图32图24

6、新增档案数据模块活动图41图25新增档案数据时序图42图26新增档案数据类图43图27实施组织结构图53图28系统档案管理界面59图29系统全文检索结果界面59图30系统原文浏览界面60表 清 单表1档案数据必填著录字段著录规则表33表2档案数据必填著录字段著录规则表(续表)34表3档案数据选填著录字段著录规则表35表4文书档案信息数据表36表5文书档案信息数据表(续表)37表6系统用户信息表37表7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数据文件表38表8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数据文件表(续表1)39表9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数据文件表(续表2)40表10系统测试软硬件配置情况表45表11系统测试服务器及客户端IP地址分配表4

7、6表12检索模块功能测试用例47表13借阅模块功能测试用例48表14系统并发用户测试结果49表15系统实施工作计划安排54表16实施效果分析表5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课题背景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在决策支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档案作为信息的一大重要载体,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如今高效管理和利用的需求。我国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提出的“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的有关要求,不断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提升档案信息

8、化程度,为社会提供档案利用的高效平台;我国各企事业单位也分别根据各自的不同需求,逐步建立自己的档案管理系统,规范企业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支撑作用,最终争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某科技型研究院长期以来致力于科技信息的采集、加工和服务工作。50余年的发展成就使该研究院沉淀积累了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既见证了研究院的辉煌发展历程,也是研究院开展业务研究工作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查考利用和深度数据挖掘价值。2002年研究院建立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但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制约,其管理和应用功能不是很完善,不能满足当前研究院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需要,主

9、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档案以普通PDF格式存储,不支持全文检索;二是系统是光盘介质单机版,使用过程不方便,且不支持网络检索查阅等功能。基于此种情况,研究院急需重新建立一套功能完备的档案管理系统,真正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新系统需要在基于统一的数字档案规范基础上,对已有纸质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扫描存储,同时利用成熟的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实际需求实现档案管理的多种应用功能,从而进一步强化研究院各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基建档案和人事档案的作用,为研究院的管理和研究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1.1.2 课题意义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潮中,随着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各种计算机尖端技术也被及

10、时应用到档案管理系统中来,各种档案管理系统不断地被开发并投入运行。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冲破档案保管和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的管理工作从单纯的档案保管和利用向档案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进行转变,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因此,因地制宜地建设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极大促进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存储与网络化服务,对提高档案管理与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本文提及的研究院来讲,建设档案管理系统的意义有四点:一是利用档案数字化及PDF文件全文识别技术,对研究院现有的档案进行安全备份,有效改善现有档案的存储及利用方式;二是利用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实现研究院各类档案文件方便快捷的检索查

11、询和参考使用等各项功能;三是利用信息安全技术,解决权限和机要文件的管理问题,进一步规范研究院机要档案的管理工作;四是利用知识链接技术,实现知识链接检索,全面实现档案的数据挖掘以及各类档案数据的增值服务。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状况面对档案管理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档案数字化工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欧美发达国家,档案的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早,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档案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研究档案的数字化以及光介质的保存。其目标是:“将经过筛选、将具有可预见的显性利用需求

12、或潜在利用需求的档案予以数字化并进行保存”;随着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的档案数字化工作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激活档案、人机共识、便于检索、优化利用,借助网络通过信息交换、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与增值”。20世纪末,美国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制定并发布的一项关于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保存和利用的标准OAIS(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参考模型,随后,美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参照OAIS参考模型开始大规模建设。2004年,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出台了档案材料数字化的技术指导方针。这一方

13、针用来指导各种馆藏档案的数字化项目,方针列举了数字化影像捕获、最小元数据、文件格式、文件命名、文件存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一些技术上的要求。方针内容非常详细,可以用来对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指标进行评测,规范档案数字化产品质量来达到不同使用等级和不同质量要求。指导方针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档案数字化进程以及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美国档案管理系统根据档案的不同类别在功能上涵盖了信息采集、数字化加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以及档案信息产品制作等多方面内容。在数字化加工方面,采用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档案资料加工系统,在短时间内可达到批量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目标;在数据存储方面,对文字、图片以及影音

14、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采取统一规范进行存储,确保数据信息的通用性及可移植性;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始终把方便用户使用,开发强大的数据检索系统放在首要位置;在网络系统设计方面,绝大多数的数字档案馆采取B/S模式,用户不需要按照客户端软件,通过浏览器即可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实现对档案资料的检索与查阅;在档案信息安全方面,采用信息认证系统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使用。目前,在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的网站上就有多个电子档案检索系统为公众服务,它们都是围绕数字化档案的利用而展开的。比如“美国档案目录查询系统(Archival Research Catalog,ARC)”,该系统是2002年10月美国国家档案馆推出的档案检索系统,其前身是“美国国家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全称NARA Archival Information Locator,简称NAIL)”,系统内包含了大约128,760件历史文件和照片的数字化副本。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检索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档案馆和众多美国总统档案馆所收藏的全国范围内的数字化档案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