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66418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探讨,山东电建二公司云南滇东项目部 工程管理部 二四年十月二十日,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探讨,一、土方工程质量 通病及防治,(一)场地平整、回填,1、挖方边坡塌方: 现象: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塌现象。 原因:1)开挖顺序不合理;2)地表水、地下水作用;3)边坡顶存在堆重或振动荷载等。 预防:1)在斜坡等地段开挖时,制定有效的开挖措施;2)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水,降水措施;3)应避免在开挖好的坡顶上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禁止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2、填方边坡塌方: 现象:填方边坡塌陷,造成坡脚

2、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缝 原因:1)边坡坡度过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等未清理干净;3)边坡未按要求回填夯实;4)未做好排水工作。 预防: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有关资料按设计规定放坡;2)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3)在边坡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一)场地平整、回填,3、填方出现橡皮土(弹簧土): 现象:填土受夯打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夯击处下陷,四周鼓起,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人踩上去有种颤动感觉。 原因:1)回填土质差,含水量高2)原状土物理性能变化; 预防:1)采用优质土回填,并控制其控制含水

3、量;2)填方区有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3)暂停一段时间回填,使橡皮土含水量逐渐降低。,4、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现象: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将使填土场地地基在荷载下变形增大,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或导致不均匀下沉。 原因: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有垃圾等;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3)填土过厚,夯实遍数不够;4)夯实机具能力不够 预防:1)控制土料质量;2)控制土的含水率;3)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夯实机具能量及夯实遍数,(一)场地平整、回填,5、房心回填土下沉: 现象:房心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平垫层面层空鼓、开裂甚至塌陷破坏。 原因:1)填土土料含有有机杂质或大土

4、块等;2)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夯实;3)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有各类地下坑穴;4)冬期回填土含有冰块。 预防:1)选用土质好的土料回填2)回填土前,应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3)根据回填高度,制定有效的回填方案,6、场地积水: 现象:在建筑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完成后,场地范围内高洼不平,局部或大面积出现积水。 原因:1)回填土未分层夯实,土的密实度不够,致使不均匀下沉;2)场地周围无排水沟或场地没有排水坡度;3)测量错误 预防:1)土方回填时,应根据要求进行施工(如分层夯实等)2)场地面积较大时,应考虑排水的问题;3)测量工作必须到位,复核数据。,场地积水,(二)场地基坑开挖,1、边坡

5、超挖: 现象: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造成积水,使边坡坡度加大,影响边坡稳定。 原因:1)采用了机械开挖,控制不严,局部多挖;2)边坡存在松软土层;3)测量放线错误。 预防:1)机械开挖应预留0.3m厚采用人工修坡;2)对松软土层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外界车辆的振动;3)加强测量复测,严格定位,在坡顶边脚设置明显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2、基坑(槽)泡水: 现象:基坑(槽)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造成地基松软,承载力降低,地基下沉。 原因:1)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表水流入基坑;2)未采取降排水措施,未连续降水 预防:1)合理设置排水沟或挡水堤;2)地下水位以下开挖时,根据水位高

6、度,确定降水方式及设置排水沟;3)施工中保持连续性降水,直至基坑(槽)回填完毕。,基坑(槽)泡水,场地积水,(二)场地基坑开挖 (三)其他,3、基土扰动: 现象: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表层局部或大部分出现松动、浸泡等现象,原土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承载力降低,基土下沉。 原因:1)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机械或车辆行走造成的扰动;2)地基长时间爆晒、失水;3)冬季地基表层受冻胀;4)被水浸泡。 预防:1)开挖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禁止边坡堆重;2)机械开挖时注意开挖顺序;3)做好降水措施。,土方工程仍有诸多质量通病,如冲沟、落水洞、边坡滑坡、基坑(槽)开挖遇流砂、填方基底处理不当、基坑

7、(槽)回填土沉陷、回填土渗透水引起地基下沉、基础墙体被挤动变形等。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他们,在施工中才有用可能避免。,二、爆破工程质量 通病及防治,(一)爆破器材制作和装药,1、瞎炮(拒爆): 现象:爆破工程点火或通电引爆炸药后,药包出现不爆炸的现象 原因:1)爆破器材制作有毛病;2)爆破器材受潮;3)炸药浸水;3)操作方法不当;4)电爆网路敷设质量差,连接方法错误;5)引爆线路遭到破坏; 预防:1)爆破器材在使用前,认真检查,精心测定;2)做好爆破器材的防潮措施;3)合理设计电爆网络;4)同一电爆网络中避免使用不同厂、不同批、不同品种的爆破器材。,2、早爆: 现象:点火或通电引爆炸药时,出现有的

8、药包比预定时间提前爆炸的现象。 原因:1)导火索燃速不稳定,或采用了不同然速的导火索;2)不同厂家的电雷管混用;3)电爆网雷管分布不均4)爆破区存在杂散电流、静电、感应电等 预防:1)选择燃速稳定的导火索2)同一电爆网中选用同厂、同批、同品种的电雷管;3)电爆网设计尽量时电雷管分组均匀4)进行爆破范围内的电流检测,(一)爆破器材制作和装药,3、冲天炮: 现象:爆破时,爆破气体从炮孔中冲出,使爆破失效,被爆破体不出现开裂和解体现象。 原因:1)采用堵塞材料不合适;2)炮孔堵塞长度不够;3)装药密度不够或孔壁上裂缝较多,造成漏气;4)炮孔方向与临空面垂直形成“旱地拔葱”。 预防:1)选用内摩擦力较

9、大、易于密实、不漏气的材料;2)炮孔封堵长度必须保证;3)炮孔方向与临空面平行或与水平临空面成45度角(垂直30度角,1、起爆: 现象:岩石和建筑物拆除爆破,破碎面超过要求的爆破接线。 原因:1)未按边线或拆除控制爆破方法布孔和装药;2)一次爆破用药量过大,超出预定爆破作用范围。 预防: 1)在边线部位采用密孔法、护层法和拆除控制爆破方法进行布孔;2)控制一次起爆炸药用量。,(二)药包爆破,2、爆渣块过大: 现象:被爆破碎的岩石和建(构)筑物爆渣块度过大,清理困难,需进行二次爆破破碎处理 原因:1)炮孔间距过大;2)炸药用量过小;3)采用集中药包爆破;4)在长条形爆破体上进行单排布孔,炮孔过小

10、。 预防:1)按破碎快度要求,设计和布置炮孔;2)合理装药;3)尽可能采用延长药包,分散布孔;4)在长条形爆破体上进行单排布孔,孔距合理。,3、爆破振动过大: 现象:爆破时,振动强度过大,造成临近建(构)筑物不同程度损坏,仪器失灵,或对人体造成伤害。 原因:1)采用了爆速高,猛度大冲击作用强的炸药;2)爆炸能量大;3)爆炸一次装药量过大 预防:1)选择适当的爆破能源;2)选择适当的装药方式;3)控制爆破振动强度;4)控制和减少一次齐爆的最大用药量来降低爆破能量。,(三)控制爆破 (四)爆破不良症状,1、未定向倒塌(塌落): 现象:烟囱、框架等结构控制爆破后,未按要求定向倒塌(塌落)或原地倒塌。

11、 原因:1)爆裂口未设置要求倒塌方向,或设置长度不够,或未先炸毁主要支承部分,使爆破的构筑物不能按预定方向倒塌(塌落);2)炸药用量不够;3)先后起爆顺序不当。 预防:1)确定合理的起爆顺序;2)根据有关要求,确定炸药用量,设置爆裂口及要求倒塌方向,1、临建建筑物裂缝: 现象:爆破后,临近建筑物出现各种程度不同的裂缝。 原因:1)产生的巨大的冲击波;2)装药结构不合理,布孔少而集中;3)一次装药量大。 预防:1)控制爆破单位用药量,不能过大;2)合理布孔;3)采用分段、分次微差引爆,将爆破振动强度降低在建筑物的允许界线内。 仍有诸多通病,请查阅有 关资料,做到自我清楚,避 免出现任何工程质量问

12、题。,三、基础工程质量 通病及防治,(一)基础降排水,1、集水井(坑)排水不畅或失效 现象:集水井(坑)内水排不出,影响排水沟的水流入集水井(坑),造成基坑降水效果差 原因:1)抽水泵功率不够;2)集水井布置距离大;3)集水井深度和大小不能满足要求。 预防:1)根据涌水量选择水泵的型号及数量;2)合理布置井的数量,科学确定井的深度及大小;3)井壁四周要采取防止井壁坍塌的措施,并且要有过虑层;4)经常清理井内的淤泥及垃圾。,2、地面沉陷过多: 现象:在降低地下水的范围内,地基土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临近的建筑物发生沉降,引起不同程度的倾斜、裂缝,甚至断裂、倒塌。 原因:1)降水的深度过大,时间过长

13、,扩大了降水的影响范围,加剧了土的压缩与泥沙流失,使地面沉陷增大。2)采用了不同的降水方法,不同的物理作用使地面沉陷。 预防:1)降水前,考虑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并在降水期间,定期对其进行沉降观测;2)根据不同的要求,合理选择降水方式、设备、深度等;3)尽可能缩短基坑开挖、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时间,(二)地基加固处理,1、桩体缩颈或断桩: 现象:碎石桩桩体个别区段由于桩孔回缩或遇硬土层扩孔不足,而使桩孔直径偏小,导致填料困难,甚至产生桩体断续,出现断桩现象。 原因:1)在软粘土地基中成孔后桩孔孔壁容易回缩或坍塌,堵塞孔道,使填料下落困难;2)振冲器穿过过硬土层后,忽视必要的扩孔工作。 预防

14、:1)在软粘土地基中成孔后,要经常进行清孔;2)遇硬土层时,硬将振冲器上下提升,硬适当加大水压进行扩孔,2、桩身倾斜,达不到设计深度: 现象:成桩未能达到设计标高,桩体偏斜过大。 原因:1)遇到了地下物(如孤石、老房基等);2)遇到干硬粘土或硬夹层;3)遇到了倾斜的软硬土结合处,使桩尖滑移向软弱土方向;4)地面不平坦、不实,致使桩机倾斜;5)桩管本身弯曲过大。 预防:1)施工前平整场地,并压实;2)选择合格的桩管,并校正;3)对于特殊的地质情况,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4)选择合理的打桩顺序及打桩方式;5)严格控制桩位偏差,打桩过程中定期校核。,(三)基础工程,1、毛石基础根部不实: 现象:毛石基

15、础第一层毛石未坐实、挤紧。 原因:1)未按规定验槽,或局部不良地基处理不当;2)未铺砂浆即将毛石浮格在地基上;3)毛石尺寸过小,未将大面朝下致使个别尖棱短边挤入土中。 预防:1)基础砌筑前,认真验槽,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2)第一皮砌体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砌前应坐浆,并将石块大面朝下;3)砌筑时,毛石平铺卧砌,毛石长面与基础长度方向垂直(即顶砌)。,2、毛石基础组砌形式不良: 现象:毛石基础不分皮砌筑,同皮内的石块内外不搭砌,上下皮石块不错缝,台阶形基础错台处不搭砌。 原因:1)毛石规格不符合要求 ;2)砌筑方法错误;3)施工过程中要求不严格。随便砌筑。 预防:1)选择合格的材料;2)正确砌

16、筑,选择合理的砌方法;3)在砌筑过程中,严格要求,提高砌筑工艺水平。,(四)其他,基础工程的质量通病除上面所列 的几条外,仍有很多很多。诸如: 1)降水时地下水位降低深度不足 2)排水井(坑)明沟排水不畅; 3)井点降水时,井点堵塞; 4)锚干不起作用,支护结构倒塌 5)拆除支撑时,临近建筑物开裂 6)深层搅拌水泥桩施工质量差 7)桩身回填夯实不密实,疏松断裂 8)桩身材料灌量不足,密实度差 9)局部处理的地基表面不合要求 10)桩顶碎裂,桩身断裂;,11)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12)接桩处松脱断裂; 13)接长桩脱桩; 14)钢管桩桩顶变形; 15)成孔困难,塌孔; 16)扩孔底虚土多; 17)孔型不完整; 18)混凝土用量过大; 19)桩身加泥; 20)爆破灌注桩拒爆(瞎炮)、浮爆,四、砌体工程质量 通病及防治,(一)砖砌体工程,1、砂浆强度不稳定: 现象:砂浆强度的波动性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计要求 原因:1)计量不准确;2)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的掺量不准确、材质不好;3)砂浆搅拌不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