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避税工作介绍及特殊反避税方式总局孙毅敏月日上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30397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避税工作介绍及特殊反避税方式总局孙毅敏月日上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反避税工作介绍及特殊反避税方式总局孙毅敏月日上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反避税工作介绍及特殊反避税方式总局孙毅敏月日上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反避税工作介绍及特殊反避税方式总局孙毅敏月日上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反避税工作介绍及特殊反避税方式总局孙毅敏月日上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避税工作介绍及特殊反避税方式总局孙毅敏月日上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避税工作介绍及特殊反避税方式总局孙毅敏月日上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避税工作介绍,孙毅敏 大连 2010年10月20日,2,提纲,中国反避税近年发展概况 成本分摊协议 受控外国企业 资本弱化 一般反避税 “十二五”规划工作设想,3,中国反避税近年发展概况,4,一、强化反避税工作迫切性,跨国公司避税普遍 全球8万家跨国集团,拥有100万家跨国子公司,控制了50%的全球产值,6070%的国际贸易额,90%的国际投资 9成以上的跨国公司通过建立避税港控股公司、各种基金等形式避税 各国反避税竞争激烈 反避税工作的实质-国际税源的争夺 加强合作-相互磋商、建立国际反避税组织 国际组织制定反避税国际规范 OECD:跨国公司和税务管理的转让定价指南 联合国:发展中国家转让

2、定价手册 G20高峰会议:对拒不合作的“避税港”采取制裁行动 我国企业避税问题突出,5,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外企44万户,对外投资1.2万户,6,涉外经济的发展,伴随企业避税问题突出,(1)涉外企业亏损面较高,微利或者利用优惠年度跳跃性盈利现象比较普遍,7,(2)企业与避税港的联系日益密切,2008年我国从三大避税港(维尔京、开曼和萨摩亚)吸引的外资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23.43%,2008年我国“走出去”企业对香港、维尔京和开曼的投资占全国直接对外投资净额的75.61%,8,二、近年发展,(一)完善法律法规,为实践提供法律支持,9,(二)规范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工作开展,有效措施,积极效果

3、,10,(三)加大调查补税力度,发挥威慑作用,1. 年度补税金额持续高速增长,48%,47%,24%,69%,11,单案补税过千万4户,单案补税过千万13户,单案补税过千万29户 过亿1户,单案补税过千万23户 过亿1户 最大4.23亿,单案补税过 千万40户 过亿4户 最大4.61亿,2. 大案不断增多,12,反避税工作对税收收入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个案调查补税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避税监管、发挥威慑作用可以带动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的提高,并带来整个行业企业所得税的增加。,3. 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提高,13,(四)推动双边磋商,消除纳税人的双重征税,自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与日、美、韩、丹麦等国开

4、展了双边磋商 正式签署14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7个转让定价相应调整的双边协议 39个双边磋商项目正在审核,涉及十个国家 APA年度报告,14,全面反避税措施 同期资料管理 第三方提供资料 加收利息,(五)遵守国际规则,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规范程序及流程 案件统一管理 功能风险分析 可比性分析 公开数据库 四分位法,磋商启动程序 APA制度,15,(六)研究新理念,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特殊经济因素对企业创造价值的贡献: 成本低 市场大 需求旺,16,(七)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国际交流,我们积极参加OECD、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会议以及国内外宣讲会,利用多种场合宣传我国反避税工作的发展,17,全国11

5、9名专职人员 总局国际司反避税处,共6人 14个东部沿海地区设反避税专岗,114人,(八)注重专业培训,强化人员队伍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六员培训” OECD培训 英国税务局培训 案例交流 专项培训:金融业 制药业、无形资产 汽车业,18,三、存在问题,(一)法规尚需健全,约束力有待加强,19,(二)新措施虽有立法,实践尚需跟进,20,(三)工作发展不平衡,案件办理质量面临挑战,区域不平衡,行业不平衡,调查与磋商 不平衡,21,(四)可比信息不足,区域性数据有待整合,22,(五)专职人员匮乏,反避税队伍急需补充,1.缺少专职人员引发的问题,23,2.强大的竞争对手,专业人员少 技术力量弱,24

6、,五、近期重点,(一)继续完善立法,25,(二)拓展新领域,26,(三)健全工作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入APA报告机制,增加APA的透明度,反避税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标准 实现案件调查的全国联动,制定较为统一的调整原则及方案,避免同一行业或者同一集团的不同子公司调整力度的区域性差异,近阶段采取过渡措施: 各省试点 结案案件,各省会审后才能报总局 重大案件,总局牵头,组织会审 外请行业专家,27,(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我国企业信息数据库,改变目前可比信息筛选完全依靠境外第三方数据的被动局面。,28,(五)扩大对外交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29,(六)实现统一管理,打造高素质的专职队伍,

7、在总局和地 方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确保全 国执行标准的规范统一,充实地方力量,充实总局力量,组织实施特定行业、某一领域的专业培训 计划今年底之前编写三部培训教材, 填补我国反避税培训教材的空白: 反避税操作实务反避税案例集反避税政策问答,30,反避税新措施介绍,31,32,需要时刻注意的,关联方&关联交易 独立交易原则 功能风险分析 可比性分析 合理方法,33,一、成本分摊协议(CCA, CSA),成本分摊协议概念 OECD转让定价指南表述:企业间达成的一项协议,用以分担参与各方在研发、生产或获取资产、劳务和权利等方面的成本与风险,同时,确定研发、生产或获取资产、劳务、权利等活动结果带来的

8、各参与方利益的性质和范围。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34,从经济角度看,所有参与方都是研发成果的所有者,都享有研发成果的经济权益,对研发成果的使用、转让和处置所得享有受益权,同时也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从法律角度看,所有参与方都是独立的法律实体,但只有其中一方对研发成果拥有法律所有权; 从各国税务部门的实践看,成本分摊协议主要应用于关联方之间合作开发无形资产的情况,非关联方之间达成成本分摊协议或者关联方之间采用成本分摊协议开发其他资产(如集中管理)的情况则非常少

9、。,35,成本分摊协议国际发展概况,1966年美国提出成本分摊协议概念,1995年颁布成本分摊协议正式法规。 1997年OECD财委会通过关于成本分摊协议的报告,并写入转让定价指南第八章。 近年来,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纷纷出台关于成本分摊协议的法律法规,截止目前已有30个。其中英国、法国、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加拿大、南非、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基本上都遵从OECD模式;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比如芬兰、波兰、俄罗斯、阿根廷、巴西、以色列、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台湾等,虽然没有明确的成本分摊协议专项法规,但是只要成本分摊协议符合相关规定,仍会被税务当局接受。,36,成本分摊协议的意义 成本分摊协议侧

10、重于技术研发和创新经济活动,各参与方共摊成本,极大的降低了单一企业从事上述活动所承担的风险。 在我国仍然属于技术输入国的现实情况下,鼓励境内企业适当加入成本分摊协议,积极参与技术研发和创新经济活动,利于境内企业及时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和自有知识产权,增强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其意义不言而喻。,37,立法考虑 1. 是成本分摊协议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一种方式,应在税收上予以确认; 2. 引入研发类的成本分摊协议可以鼓励中国居民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研发活动,这与中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政策导向是一致的。,38,立法担心 成本分摊协议被滥用。由于税企双方的信息是不

11、对称的,我们担心国外的一些费用过多地、不合理地分摊到中国,侵蚀中国的税基。 严格的审核和管理。 在“办法”试行期间,均须层报国家税务总局审核和备案。 同期资料。,39,成本分摊协议类型: 研发类无形资产 劳务类主要是集团采购和集团营销策划 这里强调的是“一般适用于”,如果其他劳务类成本分摊协议,只要是真实的、合理的,我们也会予以考虑。,40,41,流程,企业自行达成 成本分摊协议,企业通过APA达成 成本分摊协议,层报税务总局 审核、备案,企业准备同期资料, 主动提供,42,需要注意的,成本与收益相配比原则 参与方享有收益权,承担相应成本; 收益权应有合理的、可计量的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以合理

12、商业假设和营业常规为基础。 买入/买出/平衡支付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 收入法(特许权使用费法) 收购价格法 股票市值法 剩余利润分割法 其他方法,43,需要注意的问题,成本计算的问题 预期收益的预测 贴现率的选择 无形资产使用年限/经济寿命 预期收益划分标准 成本分摊节约问题,44,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收入法 经济剩余利润分割法(Economic Residual Profit Method) 市场法 市值倍数(Market Multiples) 资本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 成本法 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 替换成本(Replacement Cost)

13、,45,我国成本分摊协议管理,受理主体和审批权限 统一成本核算口径和会计基础 审核重点 定价方法 可比分析 经济合理性(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 一致性/配比性 经营期限 同期资料 反滥用:不合格的成本分摊协议,成本不允许税前扣除,46,无形资产成本分摊协议案例,G公司是美国一家世界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主要从事医疗器械设备的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G公司掌握了制造医疗器械设备的核心技术,使得其医疗器械设备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G1、G2和G3分别是G公司设在欧洲、澳洲和亚洲的全资子公司,它们在当地生产制造医疗器械并负责在各自区域的销售。其中G1公司

14、还设立了欧洲研究和开发中心,从事医疗器械设备技术的研发工作。,47,情况介绍,G公司和G1、G2、G3于2008年达成了成本分摊协议,该协议规定:四方共同研究开发“新核心技术”,所有自该成本分摊协议执行之日起,四方研发的“新核心技术”的法律所有权将由G公司所有,而经济所有权则由各参与方共同拥有;各参与方有在所在区域内独家使用“新核心技术”的权利;相应地,各参与方按其占预期收益的比例来承担相应的研发费用。 在成本分摊协议达成之前,G公司和G1已拥有制造医疗器械设备的核心技术。成本分摊协议下四方的研发工作是基于G和G1已有的核心技术。因此,根据公平交易原则,新加入的参与方G2和G3,需要对G公司和

15、G1进行合理的补偿,即买入支付。,48,问题,问题确定买入支付的金额。 选用的方法剩余利润分割法,49,步骤,预测G1、G2、G3和G公司的合并利润,按合理的贴现率计算现值。由于该类核心技术大约每5年完成一代技术更新,所以对各公司未来5年(即2008年至2012年)的利润和财务数据进行了预测分析; 确定常规贡献的市场回报。通过对功能和风险分析(不含成本分摊协议下取得的研究和开发功能),搜索功能和风险类似的医疗器械制造商,结果显示:同行业可比公司资产回报率的四分位区间为7%至15%,中位值为12%;,50,步骤,合并利润现值扣除常规利润的现值后即为平台贡献的价值。根据G公司和G1已有研发成果的资

16、本化研发支出的金额来确定其占剩余利润(即平台贡献)的比例。根据研发支出的历史成本计算出G公司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为7000万美元,G1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为3000万美元,从而确定G公司占平台贡献价值的70%(7/10),而G1占30%(3/10);,51,步骤,在明确平台贡献的价值后,下一步根据G2和G3占预期收益的比例(即分摊研发成本的比例),分别计算其应支付的平台贡献的买入金额。G2的预期收益占总预期收益的比例约为20%,G3为5%(G公司和G1分别约为60%和15%)。 G2需支付平台贡献价值的80%(20/25),而G3需支付20%(5/25)。,52,步骤,根据计算,合并利润扣除常规利润的现值的区间为1.2亿美元至3.6亿美元,即买入支付的合理范围。根据以上分割比例,G2需要分别向G公司和G1支付的买入金额区间为0.67亿美元至2.02亿美元和0.29亿美元至0.86亿美元;G3需要分别向G公司和G1支付的买入金额区间为0.17亿美元至0.50亿美元和0.07亿美元至0.22亿美元,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