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619429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A组1除去镁粉中的等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 B稀硝酸CNaOH溶液 D氯化钠溶液解析:选C 镁可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液反应。2下列关于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与盐酸反应B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C能与NaOH溶液反应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解析:选B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A、C正确;铝的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B错误;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正确。3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A一样多 B镁多C铝多 D均为22.4 L解析:选C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越多,生成

2、氢气的体积越大,同质量Mg、Al失去电子数之比为2334,即产生H2的体积比为34。4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NaOH溶液 BH2SO4稀溶液C蔗糖溶液 DNaCl溶液解析:选B镁和铝都能与稀H2SO4反应,而与NaOH溶液反应时,只有铝参加反应,故前者生成氢气多;C、D项不反应,无氢气放出。5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1C31 D13解析:选C2Al6HCl=2AlCl33H26 mol3 mol2Al2NaOH2H2O=2NaAl

3、O23H22 mol 3 moln(HCl)n(NaOH)6231。6两份铝屑,一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另一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2(同温同压下),则两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 B12C13 D14解析:选B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于盐酸、氢氧化钠均足量,生成H2的量应根据Al的量计算。从反应方程式可看出,若生成H2的体积比为12,则两份铝屑的质量比为12。7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放有两个烧杯,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当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酸和碱都是足量的)充分反

4、应后()A天平保持平衡 B左高右低C左低右高 D无法确定解析:选A由化学方程式2Al2H2O2NaOH=2NaAlO23H2及2Al6HCl=2AlCl33H2可知,当酸和碱过量时,等量的铝反应能产生等量的氢气,所以天平依然保持平衡。8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100 mL,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C2.7 g D1.8 g解析:选A由6HCl2Al=2AlCl33H2,2NaOH2Al2H2O=2NaAlO23H2可知,两份等质量的Al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H2也等量,

5、消耗的HCl与NaOH不等量。实际上HCl、NaOH同为0.3 mol,且生成H2的量比为12,所以HCl相对Al不足,NaOH相对Al过量。生成H2的量为12,参加反应的Al的量也为12。与0.3 mol HCl反应的Al为2.7 g,则与NaOH溶液反应的Al为5.4 g。9在一个用铝制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密封罐口。经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来。(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是_,离子方程式可能为_;(2)罐再鼓起的原因是_,离子方程式可能为_。解析:在易拉罐内充入CO2后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2NaO

6、HCO2=Na2CO3H2O,而使罐内气体压强减小,所以在外界大气的作用下而变瘪;而后过量的NaOH溶液会与易拉罐的成分铝发生反应而生成H2,发生的反应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罐内压强会变大,所以易拉罐又会重新鼓起来。答案:(1)CO2被吸收而被外界大气压瘪 2OHCO2=COH2O(2)由于铝与碱反应生成H2,压强增大而重新鼓起2Al2OH2H2O=2AlO3H210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Al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解析:

7、(1)Al的摩尔质量是27 gmol1,n(Al)0.4 mol。(2)2Al2NaOH2H2O=2NaAlO23H2 22 0.4 moln(NaOH)则,n(NaOH)0.4 molc(NaOH)0.8 molL1。(3)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mol322.4 L 0.4 molV(H2)V(H2)13.44 L。答案:(1)0.4 mol(2)0.4 mol0.8 molL1(3)13.44 LB组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解析

8、:选D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将铝投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2 mol 的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A. mol B1 molC2 mol D mol解析:选D铝在参加反应时1 mol Al可失去3 mol电子,因此有2 mol电子转移时需Al的物质的量为 mol,根据2Al2H2O2NaOH=2NaAlO23H22 mol 2 mol moln(NaOH)得n(NaOH) mol。3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H、SO、CO、KBNa、Ba2、Ca2、HCOCMg2、

9、SO、K、ClDK、Cl、Na、SO解析:选D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含H,也可能含OH。分别加入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是指各组离子应与H共存且能和OH共存。A项中,NH与OH生成NH3H2O,CO与H生成H2CO3,该组离子不共存;B项中,HCO与H、OH都能发生反应;C项中,Mg2与OH不能共存;D项中,各离子与H和OH都不发生反应,符合要求。4用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包装0.1 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AO2和H2的混合气体B1.12 L H2C大于1.12 L H2 D小于1.12 L H

10、2解析:选C首先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铝再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收集到的气体为两者产生的氢气之和,0.1 mol钠与水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1.12 L,此时加上铝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H2比钠单独产生的H2多。5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A1.0 molL1 B2.0 molL1C1.5 molL1 D3.0 molL1解析:选B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mol 67.2 L n(NaOH) 33.6 Ln(NaOH)1 mol,c(NaOH)2

11、 molL1。6将5.4 g铝分别放入100 mL 2 molL1硫酸(甲)和100 mL 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乙)中,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气体的体积()A甲多B乙多C一样多 D无法判断解析:选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5.4 g铝、100 mL 2 molL1硫酸、100 mL 2 molL1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都为0.2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硫酸不足,反应产生的氢气比较少,答案选B。7一定质量的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气体;用同样质量的铝铁合金完

12、全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 L的气体,则该合金中铝、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5C32 D35解析:选A将铝铁合金溶于NaOH溶液中时,只有铝参与反应,而铁不反应,此时生成的3.36 L(即0.15 mol)氢气是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的,故合金中n(Al)0.15 mol0.1 mol;当同样质量的合金与盐酸反应时,铝参与反应生成的H2为0.15 mol,则由Fe置换出的n(H2)0.25 mol0.15 mol0.1 mol,即合金中含Fe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8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然后将

13、两球分别浸没在溶液质量相等的稀烧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有白色沉淀生成,杠杆不平衡B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澄清;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蓝色变浅,杠杆右边下沉C反应后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D右边球上出现红色,左边溶液的c(OH)增大解析:选B左边中的Al球与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有一部分铝溶解,并产生气体,生成NaAlO2;右边Fe球浸在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铁球质量增加,Cu2减少,溶液蓝色变浅,左边消耗OH,使c(OH)减小。9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17.0 g,投入到50 g水中,最多能产生0.20 g气体,填写下列空格。(1)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