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528642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PPT 页数:268 大小:10.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68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68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68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68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1-4章(2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基础知识,第一节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一、植物病害的定义,园艺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超过了园艺植物的适应能力,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代谢发生改变,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茭 白 韭 黄,一、植物病害的定义,1植物 为病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及生存场所的感病植物,称为寄主。 当病原作用于植物时,植物本身会对病原进行积极的抵抗。 当植物的抵抗能力远远超过某一因素的侵害能力时,病害就不能发生。,二、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2.病原 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原,是指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

2、接作用的主导因素。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能够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 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生物性病原简称病原物。,二、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菌物界的真菌 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植原体、螺原体和放线菌 病毒界的病毒和类病毒 动物界的线虫 植物界的寄生性植物。,二、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无侵染过程,不能相互传染,称为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包括: 植物所处的环境中营养元素不足或不均衡 水分供应失调 温度过高过低或骤然改变 光照强度或光周期的不正常变化 土壤中盐分过多 环境污染 农药使用不当等。,二、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3.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寄

3、主及病原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条件。 环境条件一方面直接影响病原物,促进或抑制其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影响寄主的生活状态及其抗病性,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时,病害才能发生和发展。,二、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4.病害三角 植物病害需要有病原、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环境条件,寄主植物,病原,二、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1病状 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常见病状可归纳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三、植物病害的症状,轮纹斑 角 斑,三、植物病害的症状,疮 痂 叶 枯,三、植物病害的症状,腐 烂 萎 蔫,三、植物病害的症状,黄 萎 肿 瘤

4、,三、植物病害的症状,畸 形,三、植物病害的症状,2病症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霉状物:霜霉 绵霉 霉层(灰霉、青霉、绿霉、黑霉、赤霉) 粉状物:锈粉 白粉 黑粉 点状物 线状物和核状物 伞状物和马蹄状物 脓状物,三、植物病害的症状,灰 霉 青 霉,三、植物病害的症状,锈 粉,三、植物病害的症状,白 粉 黑 粉,三、植物病害的症状,线状物(菌索) 伞 状 物,三、植物病害的症状,3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 典型症状:一种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一种病害后只出现一种症状。 潜伏侵染:有些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后不表现明显症状的现象。 症状潜隐:有些病害的症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消失的现

5、象。,三、植物病害的症状,1.什么是植物病害?植物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植物、病原、环境条件在植物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各起什 么作用? 3.植物发病后外部表现有哪些特点? 4.花叶和斑驳、叶枯和叶斑、湿腐和软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复习思考题,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基础知识,第二节 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1真菌的基本形态 (1)真菌的营养体,1 有隔菌丝 2 无隔菌丝,(一)植物病原真菌,一、生物性病原,真菌吸器的类形,1白粉菌 2霜霉菌 3白锈菌 4锈菌,一、生物性病原,(2)真菌的繁殖体,真菌无性孢子类型,真菌有性孢子类型,一、生物性病原,2真菌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是

6、指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1)典型生活史,一、生物性病原,(2)不完全生活史 (3)不典型生活史 在真菌生活史中,有些真菌可产生几种不同类型的孢子,这种现象称为真菌的多型性。 有些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完成生活史,称单主寄生。有的真菌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一、生物性病原,3真菌的分类与命名,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一、生物性病原,4园艺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1)鞭毛菌亚门,腐霉属,1.霜霉属 2.假霜霉属 3.单轴霉属,一、生物性病原,(2)接合菌亚门,根霉属,一、生物性病原,(3

7、)子囊菌亚门,外囊菌属,一、生物性病原,白粉菌主要属的特征,1叉丝壳属 2球针壳属 3白粉菌属 4钩丝壳属 5单丝壳属 6叉丝单囊壳属,一、生物性病原,黑腐皮壳属,黑星菌属,核盘菌属,一、生物性病原,(4)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 单胞锈菌属 多胞锈菌属 栅锈菌属,柄锈菌属,层锈菌属,一、生物性病原,(5)半知菌亚门,无孢目病原属菌丝和菌核,丝核菌属 小菌核属,一、生物性病原,丝孢目重要病原属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葡萄孢属 粉孢属 青霉属 轮枝孢属 链格孢属 褐孢霉属,一、生物性病原,黑盘孢目病原属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镰孢属,炭疽菌属和盘二孢属,茎点霉属和大茎点霉属,一、生物性病原,植物病原原

8、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多为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细菌形态及鞭毛着生方式,一、生物性病原,(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细菌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2030min就可以裂殖一次。 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30,能耐低温,对高温较敏感,通常4853处理10min,多数细菌即死亡。 植物病原细菌绝大多数为好气性,少数为兼性厌气性。一般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植原体的形态、大小变化很大,表现多型性。有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梨形和线条形。还有些特殊的形态,如分枝形、螺旋形等。植原体的大小一般为80800 nm。,一

9、、生物性病原,4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植物病原细菌只能通过气孔、水孔、皮孔和蜜腺等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斑初期多有半透明水渍状或油渍状晕圈出现,后期空气潮湿时有菌脓溢出。 植物病原细菌一般在病株或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雨水飞溅、流水(灌溉水)、昆虫、线虫、风和带病原细菌的种苗、接穗、插条、球根或土壤等进行传播。 植物植原体和寄生维管束的韧皮部杆菌属细菌往往借助昆虫介体(叶蝉)或嫁接或菟丝子才能传播。,一、生物性病原,病毒又称分子寄生物,是一类有生命特征的,通常包被于保护性的蛋白(或脂蛋白)衣壳中,只能在适宜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一套基因组核酸分子。,(三)植物病毒,一、

10、生物性病原,1病毒的一般性状 (1)植物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球状、杆状和线条状 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 丝线状,柔软不定形,一、生物性病原,(2)植物病毒的结构 杆状和线条状病毒结构,一、生物性病原,(3)植物病毒的成分 核酸、蛋白质、水分和矿物质元素等。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衣壳具有保护作用。 (4)植物病毒的复制增殖 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利用寄主的合成系统、原料和能量,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病毒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增殖。,一、生物性病原,(5)植物病毒的变异 自然突变率较高,X射线、射线、高温、亚硝酸和羟胺等均可诱发突变,引起变异,其中少数能生存下来,成为不同

11、于原病毒的新株系。 新株系在粒体形状、蛋白质衣壳中氨基酸的成分、传播特性、致病力、寄主范围和症状的严重程度等方面发生改变。,一、生物性病原,(6)植物病毒在活体外的稳定性 钝化温度:钝化温度也称失毒温度,是指将病组织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min后,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处理温度。 稀释限点:指病组织汁液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大稀释限度,称为该病毒的稀释限点。 体外存活期:指病毒汁液在室温(2022)下,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一、生物性病原,2植物病毒的传播和侵染 (1)昆虫和螨类介体传播 (2)线虫和真菌传播 (3)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传播 (4)嫁接传播 (5)汁液传播(机械传播) 病毒侵入寄

12、主植物体后的分布因病毒种类和寄主植物而不同,一般植物旺盛生长的茎尖、根尖分生组织中很少含有病毒。,一、生物性病原,3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与诊断 (1)外部症状 斑驳、花叶、黄化、矮化、丛枝、卷叶、皱叶、蕨叶、局部坏死或瘤肿等。 (2)内部症状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见到的内含体有不定型内含体(-体)和结晶状内含体。,一、生物性病原,1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 (1)形态和结构 植物线虫大多数呈蠕虫状,少数是雌雄异形,雄虫为线形,雌虫幼虫期为线形,成熟后膨大呈梨形、球形或柠檬形。 植物寄生线虫口腔内都有口针。,(四)植物病原线虫,一、生物性病原,(2)生活史 植物线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13、 在适宜条件下,完成一代一般只需34个星期,多数线虫一年可以完成多代,少数线虫一年只完成一代。,一、生物性病原,(3)生态特性 线虫发育最适温度一般在1530之间,4550的热水中10min即可杀死线虫。 线虫一般是通过人为的传带、种苗的调运、风和灌溉水以及耕作农具的携带等进行远距离传播。 植物寄生线虫在土壤中有许多天敌。,一、生物性病原,1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 (1)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 全寄生植物: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 半寄生植物:植物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缺乏根系而需要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

14、机盐,其导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五)寄生性植物,一、生物性病原,(2)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3)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寄生性植物靠种子繁殖。 被动传播:种子主要依靠风力、鸟类和种子调运传播。 主动传播: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将种子弹射出去。,一、生物性病原,2重要的寄生性植物 菟丝子属:中国菟丝子(C.chinensis) 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 田野菟丝子(C.campestris) 日本菟丝子(C.japonicus),菟丝子危害状,一、生物性病原,槲寄生属:槲寄生(V.album) 东方槲寄生(V.orientale),槲 寄 生,一、生物性病原,环境污染物、农药、

15、激素使用不当,(一)营养失调,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的比例失调或营养过量。,(二)水分失调,长期水分供应不足、土壤水分过多、水分供应不均或变化剧烈。,(三)温度不适,高温伤害、低温危害、剧烈变温,(四)有害物质,二、非生物性病原,现场调查和观察时,不仅要观察病害的症状特点,还要了解病害发生的时间、范围、有无病史、气候条件以及土壤、地形、施肥、施药、灌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病害发生的原因。 非侵染性病害特点: 病害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表现同一症状; 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现象; 病株上无任何病征,组织内也分离不到病原物。,(五)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二、非生物性病原,1.真菌各亚门的营养体

16、和繁殖体在形态上有何特点?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何区别? 3.为什么一些植物病毒病害靠症状表现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 4.植物病原线虫是怎样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 5.引致植物发生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有哪些?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有何主要区别?,复习思考题,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基础知识,第三节 园艺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1病原物的寄生性 (1)专性寄生物 也称为活体寄生物。 (2)兼性寄生物 又称为半活体寄生物。 强寄生物一般也称作半活体寄生物。 弱寄生物又称为死体寄生物。 2病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害的能力。,一、病原物与寄主植物,3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免疫 (2)抗病 (3)耐病 (4)感病 (5)避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