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立体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21699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立体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探“立体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探“立体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探“立体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探“立体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立体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探“立体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吴敏(内江师范学院 中文系 04 级 2 班 四川内江 641112)摘要:“立体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以人为本”为中心,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建立一个立体的教学活动流程,达到文本、感官与思维的和谐统一,知识、能力与智力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活动程序。关键词:立体教学模式 语文 课堂教学 学习 一、莎剧舞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外国文学是一门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内容丰富的学科。因为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如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社会体制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这往往也成为一门比较难学、难懂的学科

2、。那么,老师采取怎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就成为了同学在知识接受中的关键性因素。在讲解欧美文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时,我系王彤老似乎综合文本讲解、影片欣赏、莎剧编排表演的等方式创建了一个立体的学习情境,让同学们在轻松、和谐、自然、愉快的氛围当中,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参加过编排的同学都反映,他们在了解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知识的基础上,本着兴趣,通过阅读、影片欣赏、交流合作和几个星期辛苦的编排,牢固地掌握了丰富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展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和师范技能。正如一位同学所说“能对经典戏剧故事口若悬河,也能对经典片段的台词随口而出,最重要的还是学

3、会了怎样去组织编排戏剧,这该我以后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的基石又铺上一块硬砖。 ”而台下观看的同学则认为,莎剧表演将死的文本有声有色地变进了课堂,使视觉、听觉、触觉等融为一体,更为直观地接受。二、语文课堂中的“立体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它是由教学目标、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因素系统构建,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便构成了一定的结构,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目前有一种比较有倾向性的说法: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乔伊斯和威尔说过:“没

4、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种种方法局限于任何一种单一的模式上。 ”针对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为能适应现代社会里的现代语文教育,在综合启发讲授、时间操作、自学探究、引导促进等教育模式的优点上,提出“立体教学模式”进行有益尝试。“立体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以人为本”为中心,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建立一个立体的教学活动流程,达到文本、感官与思维的和谐统一,知识、能力与智力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活动程序。三、模式的图形简介I:以人为本 A:教学目标 B:主导的兴趣激发 C:文本知识 D:情境课堂 E:第

5、二课堂 F:文化大家G:总结评价H:语文实践四、操作的程序及要求教育关系到人的生成。人的生成包括两个方面,即知识的获得和人格精神的铸造。立体模式教育将“以人为本” ,它致力于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提升人、完善人的目的。它力求实现从“文本”到“人本”的转移,经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值得注意的是,立体模式教育最大的特点则是在一个特定的“立体”环境中,自我发现、自我体验,注重各种能力的提升。上图中的八个点,各代表了语文课堂里的八个环节:教学目标的确定、主导的兴趣激发、文本知识的掌握、情境课堂、第二课堂、文化大家、总结评价和语文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

6、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预期的结果。它的确定成为整个教学的过程的支配力量,整节课的一切活动都将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学生的思维也将在这一目标下,呈现出紧张而活跃的态势。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而现行语文课堂里的教学目标则是达到掌握知识的目标、培养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目标。主导的兴趣激发: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的副校长倪辉说:“老师给学生最有益的东西便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作为主导角色的老师,首先 就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思维、引发强烈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语文

7、课堂上,好的开始方式很多,如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运用直观的现代教育手段;运用演讲式、介绍书籍等新奇有趣的教学形式等,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文本知识:文本知识的掌握是语文课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把握各类文本的具体特征,掌握语文基本知识。主要有古今汉语的基本形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法,论述的基本方法和实用文体的基本规范要求。如我们在学习文学选时,就要熟悉文章的基本规范、文章的背景材料与写作意图的关系等,在熟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欣赏、感悟和体会。掌握文本知识,就好像牢固基石,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上边构建我们的房

8、子,否则随时都会倒塌。情境课堂:学习情境指的是学习者认识自己并能使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在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情境因素是人,即老师和学生的行为活动,它主要表现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立体教学模式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为学习者创建一个文本、感官与思维和谐统一的学习情境。这要求在教学中,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与融洽作为其执意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从理性与情感的统一高度来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所说的立体感,就如一个老师教“聪明”二字时分解“聪”字时所说“耳”管听、 “” (眼)管看、 “口”管说、 “心”管想,从听觉、视觉等方面触及学生的思维空间。第二

9、课堂: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现代语文教育也要求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学语文,也要在生活了学习。学生带着老师或自发的问题自学教材,并开展尝试活动。首先自学是“学会学习”的有力杠杆,是开发能力与智力的有效方法,具有指向性强、效率高的特性,使之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如在编排莎剧的过程当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剧本,观看影片,加之自己的感受,与同学的共同讨论中,进行剧本改编、话剧导演等,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知识整合能力、动作技能等。文化“大家”: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是知识结构、时间结构、师生活动结构也是信息传递交流结构的结合成结构。在信息的

10、传递和交流里协作学习,形成合力和互补的关系。学生与老师在一起开展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讨论,活化思维、激发想象, “三个臭皮匠”之所以能胜过“诸葛亮” ,是因为很多灵感是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的。正如俗话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有两种思想。 ”在协作学习中感受别人眼中文学形象、语言的品味、内涵的领悟、艺术表现力的体会、探讨别人的思维空间和运思方式,增加对文本的深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评价:经过上几个环节的教学,从整体上来说,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应当有了基本掌握,但还具有不系统、不太深刻的提点。而此时,老师则要凭着自身知

11、识优势,充分发挥主导角色作用,指出重点、难点,使知识点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语文实践: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江苏省无锡一中的孙宏杰提出“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的教改试验课题,它的基本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许多不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千方百计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作有心人,主动寻找语文学习的各种时机,积极地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同时,语文教学主动地和其他各科的叫配合,使学生在其他各科的学习中更好地借助于语文这个

12、工具,又使其他各科的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种种实践的机会。 ”这样就能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创建语文教学的“开放式”格局,把语文视角延伸到课外广阔天地里去,努力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步履相适应。上述八个环节是一个循序渐进、互相关联、相互支持、不断深化的有机整体,同时,它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教学对象等进行调配。五、模式实施的意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中提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语文素质的养成。语文素质实际上包括语文的接受能力和语文的表达能力两大方面。对于表达能力,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对表达能力已有相当程度上的重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语文教育中,都致力于培养学

13、生的在听、说、读、写、思方面的能力,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对于语文接受能力的培养,只往往停留在传统的语句和篇章的认知性分析阶段。其实,在语文素质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文接受能力这两者中,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主导性的。主导性目标实现必须依赖于基础性目标的实现,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立体教育模式”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以“以人为本”为中心,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建立一个立体的教学活动流程,达到文本、感官与思维的和谐统一,知识、能力与智力的和谐统一。如图二,各个点组成的面,也就标志着各个环节的教学相应地促进语文素质各方面的提高,它主要表现在知识整合能力、语文表达能力、思考领

14、悟能力、感受鉴赏能力、应用拓展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几大方面。ABCD:知识的积累整合ABEF:语言表达能力BCGF:思考领悟能力CDHG:应用拓展能AEHD:感受鉴赏能力EFGH:发展创新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在积极尝试着在语文教学 中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模式,但也反对把它程式化,反对把它变成一种不可逾越的鸿沟和教条,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加以灵活变通,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同时,我们也要善于积极吸收和综合其它教学方式的优点和长处,使之显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参考文献:朱开群:对构建思想政治课“导学式“目标教学模式的思考 ,载教育探索 ,2002 年第二期。丁证霖等译,乔伊斯威尔:当代西方教学模式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第一页。闵孟斌: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心理调控 ,载教育探索 ,2002 年第二期。孙宏杰: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 ,见语文教学在前进 ,21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