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21641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8 页初四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6 题,共 25 分)1.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6 分)飞蛾趋光,夸父逐日,所有的事物都在寻找光明、快乐、正面的能量。正能量让懈怠的你鼓起前进的勇气,正能量让迷罔无助的你拨开阴埋,重建阳光;正能量让自怨自艾的你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1)给下列划线句子注音。 (2 分)懈怠( ) 自怨自艾(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2 分)改 改 (3)在横线上仿写一句话,使上下句要连贯。 (2 分)2.下列格局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分)A 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一生难忘。B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C 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 伦敦奥运会冠军孙阳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鼓励着他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中国泳坛的骄傲。3.阅读下面材料,请你给“中国式过马路”下一个定义。 (2 分)2012 年 10 月 11 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上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

3、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中国式过马路:4.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说说他的含义。 (2 分)5.古诗文默写(10 分)天街小雨润如酥, 。 ,心远地自偏。几处早莺争暖树, 。伤心秦汉经行处,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以古人自比,表明自己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 ”两句诗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和个人境遇的诗句是:, 。6.走近名著(3 分)(1)他早年丧父,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几经磨难,最后瘫痪,双目失明。他

4、是 。(2)她与张青在孟州道十字坡开酒家,卖包子;用蒙汗药害人,也用此法来害武松一行人,却被武松制服,而后他们成为好友。她是:_。(3)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写了旧中国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他是_。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探究(第 7-10 题,共 10 分)10 月 11 日,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姓名: 学校: 班级: 考号: 第 2 页 共 8 页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在所有中国人为之欣喜之余,势必会再次激起人们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潮。近几年,部分考生在考研选专业时多会受到功利心态的影响,所选专业考虑可能是未

5、来“钱途” ,而并非个人喜欢。大多数考生认为,文学创作道路蹒跚,没有时间的积累沉淀,很难出人头地,而且挣钱慢,与其他如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相比,相差甚远。莫言本次所获成就,无疑会给一直备受冷遇的文学类专业注入一支强心剂。7.概括上面材料的内容。 (2 分)8.莫言获奖后接受了央视记者采访,请按照情景设计提问。 (2 分)央视记者:莫言:惊喜而惶恐央视记者:莫言:我不知道。 “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9.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仅一天时间,一场“营销莫言”的商战爆发并如火如荼的迅速蔓延,书商、酒企、实体书店、电商书城纷纷推出莫言概念,营销攻势凶猛。你认为莫

6、言的获奖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3 分)10.下面是一段莫言的获奖感言:一个写作者,必须坚持人格的独立性,与潮流和风尚保持足够的距离对一头耕耘多年、尚有劳动能力的准老牛来说,已经没有必要再来讲述耕耘的重要意义,默默地埋头拉梨比什么都重要你认为我们应该从莫言身上学到什么?(3 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2-27 题,共 35 分)(一)阅读文言文, (完成 1115 题,共 10 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

7、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私:蔽: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2 分)今齐地方千里14.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2 分)15.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 分)第 3 页 共 8 页(二)阅读剩饭管理学回答 16-19 题(8 分)(1)从环保的角度看,倒掉一碗饭比扔掉一堆塑料制品的罪恶感要小一些,因为我

9、们通常认为剩饭不出 3 天会腐烂降解。但是,长期关注香港的食物浪费、垃圾处理的独立记者陈晓蕾说:“如果你吃一盒叉烧饭,10 块叉烧只吃了 7 块。你死后,7 年后已经化为白骨,可是你吃剩的 3 块叉烧,埋在填埋区域 10 年都不化。 ”(2)香港的 3 个垃圾填埋区即将饱和,其中有 1/3 是厨余剩饭剩菜、瓜皮果壳、超市处理的过期食品。但是,单纯从道义上谴责浪费,作用有限。陈晓蕾在内地看到餐桌上居然有鲍鱼剩下餐桌浪费背后有面子的问题,也有体制的影响。比如,鲍鱼或许是公款消费的一部分。(3) “环保是一个很生活的题材,需要用生活的方法来处理,而不只是颁布某条法令。处理厨余是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10、,关键是让市民觉得这件事情需要处理。 ”(4)曾经在日本研究过有效微生物的刘家强成立了“微生物技术小组” ,培育出香港本土的 Bokashi(日语“发酵”一词的音译) ,用于分解厨余。本土Bokashi 的价格相对低廉,厨余发酵后可以作肥料,而且使用本土 Bokashi,发酵过程中不会有异味,特别适合屋顶种菜的家庭。(5)乐饷社主要接受食物生产业界捐赠的食物,再转送给十几个慈善团。香港的很多食品经销商为了减少库存,会将卖得不好的食品整批丢掉。比如,面太脆,影响了口感,就会被丢掉。乐饷社与很多商会都建立了联系,通过商会找到进口商,将这些面要过来,由慈善团体送到弱势人群手中。(6)惜食堂主要回收酒

11、店的厨余,他们有自己的食品安全专家,确保食用后的安全。陈晓蕾说,其实由酒店捐出来的食物并不是客人吃剩的,而是厨房多准备的。比如,酒店一天做 12 个派,正常的消费量大概是 10 个,剩下的2 个预备着应付特殊情况,这最后 2 个派通常被当做厨余扔掉。(7)捐助者由于担心捐出食品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一般都会找律师写一份合约,承诺捐出的食物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有人食用之后出现问题,不可以诉诸法律。这是遵循了好撒玛利亚人法的精神,该法原意是为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因过失造成伤亡而遭到追究,从而鼓励对弱势人群施以帮助。(8)无论身处哪种社会环境

12、,个体都可以选择不浪费或者少浪费的方式生活。在剩食这本书中,陈晓蕾用一碗鱼骨熬制的鱼汤讲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蒸鱼不放酱油,吃的时候蘸酱油便可。吃剩下的骨头、鱼碎加一碗水,放料酒,大火煮 15 分钟,就是一碗鱼骨浓汤。浓汤去掉鱼骨放入冰箱冷冻,用来焯菜、煮面、当上汤。还有一个绝妙做法:鱼汤加豆腐一起煮,再撒上一把冰冻小虾。好生活与月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9)还有很多处理厨余的案例,比如用废弃的鹅油做肥皂,用果皮加上糖做成酵素,替代化学清洁剂。这些“慢生活”方式与追求高效的现代生活相悖。如果自己没空去做,可以去买这样的产品。生活方式一时难以改变,至少可以慢慢改变消费方式。16.文章第一段画线句子

13、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 分)17 第六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正常的消费量大概是 10 个,剩下的 2 个预备着应付特殊情况,这最后 2 个派通常被当做厨余扔掉。18.依据文中信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剩饭管理学的几种有效途径。 (2分)19.针对我国目前餐饮业铺张浪费现状,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 分)(三)阅读一个走运的人回答 2023 题(8 分)姓名: 学校: 班级: 考号: 第 4 页 共 8 页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香樟树下卧着一个

14、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 “特别美。 ” “我真走运, ”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 “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

15、,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