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与孤独”话题作文教师下水作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21363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伴与孤独”话题作文教师下水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结伴与孤独”话题作文教师下水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伴与孤独”话题作文教师下水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伴与孤独”话题作文教师下水作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第一学期高三语文第三次作文讲评教案讲评目标:强化学生阅读的意识,强化从阅读中加强思想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意识,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强化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讲评设想:教师下水作文和学生共同体验写作过程;选择较好的类似主题的作文来加深学生对话题内涵的理解;选择较好的学生作文来分析学生的写作情况,以期和学生有针对性探讨作文的写作思路。多多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讲评思路:一、展示作文题目,分析命题意图从而确定写作思路。法国哲学家休谟在结伴欲望与孤独一文中说:“结伴是人了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使人痛苦的惩罚。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没有结伴的欲望?谁又不想结伴而行?谁没经

2、历过孤独?谁又不因孤独而痛苦?请以“结伴与孤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 800 字(5)不得抄袭。1、命题着眼于辩证关系的考查:这是一个哲学的命题,但哲学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可以用生活现象来解读这一哲学命题,但必须得把二者的辩证关系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二者的辩证关系是作文立意的核心。2、写作可以二者兼顾,也可以从结伴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孤独的角度入手,但后两者只是侧重而不是完全抛开另一个概念,那样就属于偏题了。而且这个命题其实是从人生角度入手的,我们也最好从人生角度入手,写其于人生的影响和意义。3、只要能阐

3、述话题的内涵,不管是什么样的文体都可以采用。二、对照以前的高考题分析此话题于我们写作的意义。这是一道从法国高考题中脱出来的话题, 我们一致认为此题目“不但有深度,而且没有标准答案作参考,完全靠自己在习文阅读的功力,对于多年来面对标准化答案的中国学生来说,简直是就那今年的高考作文来说,白痴都知道要写诚信好,抛弃诚信是不对的,根本没有考到写作真正应该有的能力。 ”(照抄网文,话说得有点太那个,但却是一针见血的)不过去年的全国高考题出的非常出人意料的好,从中不难看到命题者的意图,意图就是想用此来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这中间包含更多的是看一个学生有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的人是很难写出有思想的作文,

4、思想深刻与否在这里也成了一个得分的关键)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没有牢固的阅读实践,是很难胜出的。三、教师下水作文下水语:这篇作文是为了教同学们写作文而写的作文,再加上老师的水平有限,难免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请同学们用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它。下水作文的写作初衷:全方位审题,给学生写作提供自认为比较全面的立足点,因为只有议论文才能更好地把审题的过程展现给同学们。两篇作文用了类似的素材,目的是让同学们明白同一素材变换角度来看就可以找到不同的论述角度,使有限的素材积累发挥更大的作用。着重于有侧重点的议论而没有平均用力,是想让同学明白两个矛盾的概念,是如何各自言之成理的。望同学们能从中体会到老师的良

5、苦用心。把生命交给孤独老郑法国哲学家休谟在结伴欲望与孤独一文中说:“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使人类痛苦的惩罚。 ”这固然对人性很有概括性,但历史现实中却有许多人把生命交给了孤独,那些孤独者以孤独写出了精彩的人生。屈原孤独,但他不愿拿自己的国家去交换物质的享受,这孤独是他自己的选择,这孤独毁灭了屈愿的生命,但却使其灵魂永存!李白孤独,但他不愿整天用心灵的诗篇讨好那些达官贵人,这孤独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这孤独破灭了李白的梦,但却使其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不灭的华章。凡高孤独,但他不愿意用媚俗的笔去应和附庸风雅的人的口味,这孤独更是他自己的选择,这孩儿让他穷困潦倒,但却让后人来敬仰臣服于他的色彩

6、之下。“结伴欲望”确实是渗透到人的骨髓里的一种精神意识,但这些精神的执着追求者,为了理想而不惜承受那种孤独的精神折磨,可钦可敬。最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他的孤独是另一种孤独,为了给后人留下不朽的著作,甘愿冒着奇耻大辱,忍受着生不如死的孤独。孤独啊,孤独,不在孤独中灭亡,就在孤独中爆发。太史公的报任安书中提到的文王、老子、孙子、左丘都是在孤独中成就了空前绝后的精神形象。孤独在他们那里成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力量,他们不与丑恶同流合污,他们不与世俗随波逐流,这种孤独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亮丽的风景。要说他们还是为社会环境所迫的话,那么还有更多的一些人则是自愿地走向孤独。做学问的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潜心国

7、学,从不瞅一眼外界的灯红酒绿;写小说的优秀作家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孤身一人远离大城市到偏僻的山村,一去就是三四年;学数学的科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走进了枯燥单调的数字公式中,他们都给自己设置了一座时间或空间的监狱,在这监狱中他们孤独地苦其心,乏其身,以一种超绝于世的姿态,冲向自己的理想。面对尘世的喧嚣,我们必须作深刻的思想,驱除浮躁,选择孤独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面临的是民主、法制、自由的时代,我们不会有屈原等人的处境,但同时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孤独,守住心灵的净土,让这孤独化成一种淡泊、宁静、执着的做人准则,化成积极进取的力量。孤独者的渴望老郑法国哲

8、学家休谟在结伴欲望与孤独一文中说:“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人类痛苦的惩罚。 ”哲学家的命题概括了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国家意识、民族观念、乡土情结,均是最好的明证;国破家亡之秋,民族沦丧之际,背井离乡之时,人们的感受亦是最好的明证。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结伴欲望,孤独者尤甚。“结伴欲望”其实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人的骨髓里面的一种精神意识。人要生存,就必须结伴去和大自然进行较量;社会要发展,人们就必须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共同对付阻碍社会发展的势力。当人孤独地走在一个前途未卜、荆棘丛生道路上时,无法不因孤独而产生恐惧,这里哪怕有一只狗陪伴他也好啊! 当人孤独地走在水泥林立

9、、灯红酒绿然而却陌生的国度或城市时,无法不因孤独而产生茫然,这里就算是听到一两句乡音也好啊!当人孤独地生活、工作、学习,没有一个人能和他有心与心的交流,无法不因孤独而产生空虚,这时即使看到一丝温暖的微笑也会让他的生活感到充实、快乐和幸福啊!屈原是孤独的,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空前难销的孤独,在这执着的孤独中,他多么渴望能有人特别是自己的君王能和自己结伴而行,创就不世霸业。李白是孤独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万古难销的孤独,在这沉重的孤独中,他多么渴望能和众多有识之士结伴建功立业中兴大唐,以酬其报国之宏愿。马雅可夫斯基是孤独的,一个曾用充满爱的诗关注生命的他却

10、自杀了,为什么?海明威是孤独的,一个因写了老人与海而以硬汉著称的他却自杀了,为什么?凡高是孤独的,一个曾用向日葵来向我们展示这个世界的美丽的色彩的天才却自杀了,为什么?到底为什么?究其实还是因为他的们结伴欲望太强了,当这种欲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时,他们便感觉到了强烈的孤独,当强烈的结伴欲望和孤独感不可调和时,他们便采取了极端的做法。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热爱生命的,他们比常人更渴望结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是为“结伴欲望”而殉身的,从而来证明他们对“结伴”的强烈渴望。用心灵来品味孤独者的人生,总希望时光能倒流,总希望历史会重写,总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这些孤独者和这样的孤独者不再孤独,愿他们和同道中人结伴前行,为人类为生命谱写撼人的乐曲。 。用心灵来关照我们的人生,更希望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驱走孤独,让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携起来手来,结伴前行,为新时代新世纪书写动人的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