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骅讲座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549971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骅讲座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郭骅讲座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郭骅讲座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郭骅讲座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郭骅讲座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骅讲座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骅讲座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跟孩子一起成长-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北京特聘讲师郭骅(641070662) 2012 年 5月 4日附 1:郭骅老师微博:http:/ 2:毛毛虫童书馆博客http:/ 06岁的身心发展规律01岁22-3岁46岁-父母如何了解自己-了解情绪的特点-如何作出改变-怎样增强心理免疫系统-两种思维模式讲座内容:我感觉,现在很多家长有成长的自觉,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常识,比如孩子如果出问题责任在父母;比如父母不能太着急,太焦虑,等等,但是,实际生活中,往往不知道怎么办。有些父母说,我就是管不住,容易生气!我就是爱担心,爱把事情往坏处想。为什么管不住?为什么爱往坏处想?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前些天荷爸跟

2、我说完之后,从积累的资料中整理出来的,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怎么理解孩子,一个是怎么了解自己。其实,这两个方面,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了解自己的父母,肯定也不会理解孩子。所以,除了跟着孩子重新成长,父母别无选择。我们得了解自己,为什么容易焦虑,为什么总发怒,为什么容易讨好人,为什么喜欢说教先从一个例子说起吧。我认识一个六岁女孩的妈妈,聊天的时候,这个妈妈总说自己的女儿胆小,她反复说:她爸爸就是一个内向的人,这孩子有点像她爸,幼儿园的老师就说她从来不主动跟别人玩,别人要她的玩具她马上就给别人。我们在家老鼓励她,让她别怕,但她还是很胆小!我们一点一点慢慢说。这个妈妈的叙述里,首先有个假定:内向、

3、胆小不好,且不说这是不是真的。性格,从生物层面来说,会有一部分是遗传的,而外向或者内向,是对性格最概括的分类,就好像两极。绝大多数人都住在南极和北极之间,绝大多数3的性格,也都在这两极之间,在这个连续光谱的某个中间位置,有些人偏内向,有些人偏外向,有些偏内向的人,谈到他喜欢的话题时会滔滔不绝,而有些偏外向的人,有的时候也会沉默。性格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每个人是否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活出了自己。比如,社会上有很多职业,适合不同性格的人去做。精算师,就必须是一个对数字敏感、并且坐得住的人,而做销售的,则必须能把脸皮揣兜里,能经得起别人的拒绝。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比较推崇外向性格,认为这样的人通常

4、敢于表达自我、推销自我,心理免疫功能强一些。但是,也不一定啊。杜月笙,上海滩的大佬,就说过,胆小的男孩容易成大事。其实,综观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人物,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大多并不外向。他们往往是内省的,向内求的。这也好理解。一个整天把心理能量、情绪能量洒向外部世界的人,基本上是在人际中寻找实现的价值,这样的人,适合做销售、公关等等。刚说这些,是因为感觉人们过分看到了外向的好,想矫枉过正一下。另一面也是想说,人性如此复杂,不能轻易被这些概念捆住。接着说回那个小女孩。孩子的妈妈,已经给这个女孩贴了一个内向、胆小的标签,并且,贴得很牢固,贴在孩子身上已经好几年了。我们一起看看,这一切是怎么发

5、生的:1、先定性:这个孩子内向。一个小小孩,性格完全没有定型,一切都在发展中,但妈妈就这样轻易用一个标签给孩子定了型。2、贴上标签后,爸爸妈妈开始为这个标签焦虑:内向不好。因为焦虑,他们的注意力必然会放在这个标签上,也就是说,他们的视野因为焦虑而变窄了,他们的眼睛总能发现孩子内向的指标。这么做,就意味着父母用自己的注视,一遍遍地加固着女人的这个标签,最后,小姑娘真的开始内化这个定性,并且,她准确地领会了父母的意思:自己很内向,这样很不好!3、她的内心,形成了一个向下的螺旋:更自卑了,也更内向了。44、父母更加焦虑,不停地提醒女儿:勇敢点,别怕5、父母越是提醒,标签贴得越牢反过来,我们看看,情况

6、可以是怎样的。1、就算一个小姑娘比较内向,比较羞涩,但爸妈认为这没什么,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2、相反,他们总是从正面解读小姑娘,欣赏小姑娘,并善意地传达这样的信息:哦,你真细心,你真善于观察,你有礼貌,懂得照顾别的小朋友的感受。这些正面的反馈,就是一面面小镜子,孩子通过照这些镜子,通过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欣赏,发现自己挺好的,她接纳自己,认同自己,喜欢自己。3、一个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小孩,怎么会不接纳周围环境呢?她用很舒服的状态与人交往。她能不受人欢迎吗?4、一个受欢迎的小孩,还用在乎自己话多还是话少吗?她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于是,就算她话不多,还让人担心吗?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

7、,向上的螺旋。比较完后,我们会说:孩子的问题,是大人用无知的关注浇灌出来的!心理学有个说法:每个人的信念,实际上在塑造着他的现实,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心理学家告诉老师,这个测试能发现那些最有潜力的学生,但结果仅供参考,不能透露给学生。这只是一项新发明的测试,不希望学校因此对学生区别对待,老师自己知道就行了。实际上,老师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智商测试,老师更不知道,心理学家所谓的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只是随机抓阄抓出来5的。到了学期末,心理学家回到学校,看到这些学生的英文成绩,比其他学生的进步都大,数学成绩,也有很明显进步。更神奇的,是心理学家对全班同学做了智商测试,发现那些被随机抓阄抓出来的孩

8、子,在这一年里智商有明显提升,并且在此后的长期跟踪中,这个优势一直保持着。人们通常认为智商是生来就定了的。但是,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因为老师的信念,孩子连智商改变了所以,信念,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你欣赏孩子的某个潜质,这个潜质就会发芽,感恩,生长,成为现实的能力。一些父母,只看到孩子表面的,暂时的,展现出来的那部分,并且更多是负面的那部分,而没有看到潜在的,影响更为深远的,美好的那部分。其实,成人自己都有体验。在一个善意的、欣赏你的环境中,你的工作热情、投入程度,和在一个对付差事的环境中,简直是天壤之别。人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认同自己,喜欢自己。从小就要让小孩喜欢自己。就人性来说,人最不愿意辜

9、负的,是别人的欣赏和信任。这个实验接着往下做。心理学家告诉班上的学生,某个老师特别有水平,但并没有让这个老师知道。然后,结果更神奇,学生完成这个老师的作业,完成得最好,他们给这个老师打分也最高。实际情况是,老师根本不知情!他并没有表现得更好,而学生们却更好了。学生看到老师身上的潜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期望看到的现实。所以我们说,期望产生结果!上面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我想能说明家庭基因是如何复制的。那些抱怨自己命不好、担心孩子继承某些家族的缺点、特性的人,因为不知道心理动力是如何运行的,越担心孩子的某些方面、那方面就越糟糕。可以说,有些父母是用自己的能量,浇灌了自己最害怕的东西。6下

10、面,我们说说 06岁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吧,这是理解孩子的前提。马格利特-玛勒,是维也纳的一名儿科医师,也是现代精神分析流派客体关系学派的学者。她和她的合作者,对 38个正常的婴儿及其母亲进行了 11年临床观察研究。婴儿从 1周开始观察,一直持续到 36至 48个月。她的观察结果是:从出生至三、四周的婴儿,基本上处于自闭阶段,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只有感到饥饿或其他生理需要时,他才会醒,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射行为。出生第五周至第五个月,婴儿与母亲处在共生阶段。也就是说,婴儿离开母亲活不了。母亲以原始的方式出现在婴儿的意识中,婴儿模糊地将她和温暖、饱足的感受联系起来。可以说,婴儿吃进去的不仅是乳汁,还是

11、妈妈本身。这个结论,被很多临床儿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证实了。我们马上要出一本书,是日本的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先生写的,叫爱的育儿书,他也说到:孩子吃进去的,不仅是奶,还是妈妈本身。所以,一岁以内的婴儿,内驱力的投注对象主要是妈妈。妈妈的精心养育,使得婴儿获得基本的安全感,反之则会导致基本焦虑。由于婴儿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即刻满足,因为妈妈也是人,也有累了、烦了的时候,所以,婴儿常常必须等待,获得延迟满足。逐渐地,婴儿感到母亲并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共生关系就逐渐向二元关系过度了。到了二岁半左右,孩子的语言能力迅速提高,再伴随着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发育,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积极地要和妈妈分开,有一种膨胀的“无所

12、不能感”,妈说东,他偏往西,喜欢什么东西都要往起来抱一抱,抬一抬。但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会对抗、发脾气、纠缠。到了三岁左右,孩子通过学习控制大小便,自主性开始发展,心理发育出现早期的逆反。有经验的父母会记得:这么大的孩子,情绪不好时会拉裤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便是孩子行使自己权力的一个工具。通过排便,他表达了对环境的服从或抗争。到了三岁,孩子会发展出两种成就感:通过自己的7独立活动,孩子获得了个体的满足感;通过妈妈持续稳定的养育,孩子获得了内心的安全感。46岁阶段,孩子明确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开始了性别角色认同的漫长过程;这个阶段,孩子内驱力投注的对象开始分化,出现恋母或恋父现象,也就是我们经

13、常会看到,女儿要和爸爸结婚,男孩要和妈妈结婚。自我力量进一步增强,超我也进一步发展,压抑机制开始发生作用。而求知本能、探索本能开始表现出来。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养育,因为妈妈也是人,也有烦躁、忽视孩子的时候,所以,当妈妈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感到妈妈是好的,不能及时满足时,孩子感到妈妈是坏的,这就是最早的、最原始的分裂。西方有个词叫 good enough mother,中文有人翻译成足够好的妈妈,有人翻译成刚刚好的妈妈,就指的是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需要的时候,陪在孩子身边的妈妈。她并不是无时无刻在关注孩子。足够好的妈妈,会让孩子感到正常的分裂,这种分裂是无创伤的挫折。还有异常的分裂

14、,这种分裂带有明显的病理性品质,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都来自两个国外的研究案例。一个叫琼的自闭症儿童,保留有四个月大时拍摄的录相,心理学家对画面进行逐张分析后发现:每当琼试图正面看母亲时,她的母亲总是转身离开她。琼反复尝试失败后,变得日益困惑,并表现出明显的沮丧表情。早在琼被诊断为自闭症之前,这种“凝视回避”已经非常明显了。还有一个叫安妮的儿童。她六个月大时的录像显示,每当她挺起胸部时,母亲并没有弯下腰来迎向孩子,而是没有反应。这意味着母亲没有对孩子的身体亲密性需求给以反馈。安妮后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种异常的分裂体验,是在孩子会说话之前发生的,被储存在大脑杏仁核的部位,不被意识觉

15、察。所以,临床精神病学上有个结论:越是严重的精神病,其种子越可能是在生命的8早期埋下的。上面描述的,基本上是现代精神分析对儿童成长过程的理解。我选择这个角度,一是因为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在精神分析上花的时间最多。二是,我曾在北大六院的精神科门诊和儿童病房实习过半年,跟临床心理学家一起讨论过临床案例,感受过精神分析的效果。但是,我还想多说几句,任何流派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相对于生命的成长这个如此复杂、奇妙的过程,任何一种理论,其实都是一种解释系统。下面说说几个心理学的常识,希望对父母了解自己、作出相应的调整有帮助。先说情绪。情绪,有愤怒、高兴、嫉妒,焦虑、恐惧,等等,是人都要接受自己的情绪,那是人类的本性,关键在于,接受情绪后,下一步该怎么办。还是先说一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司机,这位师傅人很厚道、仗义。他有个女儿,现在上初一。小女孩在北京的打工子弟上的小学,非常懂事,学习认真,小学毕业被学校推优,进了北京的一所市重点中学,并且分在全年级最好的班。但上次期中考试,考了个全班倒数,在年级排名 200多,到了期末,小姑娘经过努力,考了全班二十多名。考完试后,周末,小姑娘做完作业,放松地看了两天电视。她爸爸看着女儿整天看电视,心里特着急,最后忍无可忍,把遥控器给摔了,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