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79172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0分(一)汉字书写:本题满分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 分1. 将下面两个词语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 规范、美观)月明风清 大庭广众2.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填写恰当的汉字。(要求:书写正确、 规范、美观)情y于中 张hung失措(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10分,共2道小题,其中,第三小题为必做题目,4 分,第四小题为选做题,6分3. 必做题:请默写出杜甫的望岳一诗。4. 选做题:(请在8 道题目中任意选出6 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得分;若多做,只阅前6 道小题。)大道之行也中,表现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的语句是 桃源中的人是十分热情好客的,主要表现在“ ,

2、 。”和“ , 。”刘禹锡认为自己的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 。爱莲说中,周敦颐托物言志,写出君子豁达、正直的 语句是 , 。战争带给人民的是无尽的苦难,石壕吏中,运用对比,写出 诗人对老妇一家同情、对官吏憎恨的诗句是 , 。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王叔远心灵手巧,他“ ”,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 鸟兽、木石,“ ,”各具情态。望岳中的千古名句是 ,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6分,共2道题,每个小题3 分5. 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句子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6. 下列诗句中与“四面湖山归眼底”可构成对偶的诗句是哪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两岸青山

3、相对出一江春水向东流 万家忧乐在心头二. 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15分,每小题各3分)桃花源记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4、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7. 划分语句的朗读节奏: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8. 解释加点词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便要还家( )便扶向路( )欣然规往( )9. 翻译句子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0. 渔人对桃花源

5、人说了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请说说 自己的理解。11.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你又如何 评价这一社会理想? 三. 现代文阅读与探究:(本题共35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

6、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qi。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

7、两名窃贼。12.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劫掠 箱qi解词:荡然无存13. 文中所说的这次偷窃,指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事件?请简要概述这一事件的起因及结果。(不超过60字)14. 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这一立场 ?15. 文中很多地方使用了反语,请任举一例说明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6. 划线句子中的“治人者” 和“治于人者” 指代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17. 对照作者的态度,请举例谈谈你对近期日本政府行为的看法。( 60字左右)(二)阅读阅读之美,完成18 22小题。阅读之美卧室里有一盏带着长长流苏灯罩的床头灯,即使在白天,如果我躺在床上看书,我会拉上窗帘,

8、开这盏灯,细雨一样的流苏就像灯的睫毛一般,垂顺而又飘然。我喜欢开着灯的上午,寂静慵懒的时光,我靠在枕上阅读。有很多书都是在这种环境下读到的。那些诗歌刊物,大小不一的开本,或粗糙或精美的印刷,生动爽利的文字,很是吸引人。还有村上春树的小说,也很适合躺着阅读。我很想和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自己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清晨或者下午五点,迷乱的泡沫正在上升的时候,放一杯清水在床边,直口杯,没有一点装饰,灯光照在单纯的杯口,闪烁着迷人的光亮。这时,你已站在一个通道的人口,忘掉那些烦心的电话,要发还没发的电子邮件,邮政信函,未过目的合同,大会发言,小会提纲,统统忘掉它们吧。翻动书页,会

9、带来哗啦哗啦的响声,流苏灯罩,发出静谧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光芒。阅读的快感在你翻开书页那一瞬间就开始启动了。我是一个很怕换地方的人,因此每次旅行我都要带上同样一本书,这是一本法国人写的书,无论我走到哪儿,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椰子树,看到它的第一行“在我们故乡每一棵树都像人一样直立,岸然不动”的时候,我的心就会变得出奇的宁静。其实,旅行就是从一个酒店的 标准间到另一个酒店的标准间,身体的移动会使人难以适应,陌生的气味,陌生的人和酒,陌生的人脸。我不喜欢旅行主要是害怕夜晚睡在陌生的房间,有书为伴,陌生的房间就不再陌生,在不一样的灯光下阅读同样一本书,感觉并未走远。我曾在旅行车上朗诵那本书的序,其中“

10、今夜,直到清晨, 这是我最后一次与中国同眠的时刻了,在我们的身后,事物并没有因为我们的离去而停止存在”是我喜 欢的句子。车身晃动,抚摸这样的句子使我感到安心。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在候车室,在朋友的房间,在电视演播厅的一角,在酒吧的窗子旁边,在人多的地方,在人少的地方。吵闹与安静,慌乱与安闲,爱着与失恋,有朋友或者没朋友,有工作或者没工作,事情进展得顺利或者不顺利,心情好极了或者心情糟透了,种种状况下都可以开始阅读。阅读有时就像飞一样,可以带你去任何想去的地方。18.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慵懒 闪shu解词:静谧:19. 阅读的美到底在哪里?请通读全文以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要超

11、 过20 字。20. “阅读 有时就像飞一样,可以带你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1. 你是什么时间感到阅读的美丽的?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2. 文章中选了好几句书中的名句?你还知道什么名句?举 出一个例子。四. 写作(本题满分50分)23. 生活中的你,有没有注意利用所有的机会去阅读?阅读山,阅读水,阅读季节,阅读人生。如果你用心去做了,相信你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 请以“阅读” 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题目自拟,选材新颖,叙事清晰,运用多种描写手法。(2)文中不得出现班级和人物真实的姓名。(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 字。【试题答案】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本

12、题满分20分(一)汉字书写:本题满分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 分1. 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 郁 皇(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10分,共2道小题,其中,第三小题为必做题目4 分,第四小题为选做题,6分3.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能以径寸之木;罔不因势象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6分,共2道题,每个小题3 分5. 如果生命是浪,尊严就是澎湃。如果生命是花,尊严就是开放。6. 万家忧乐在心头二. 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15分,每小题各3分)7. 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8. 类 都都 同邀,邀 请沿、顺着计划9. 翻译句子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 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10. 渔人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桃源外的世事变迁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

14、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11. 桃花源自然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是一个平等、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的世界,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三. 现代文阅读与探究:(本题共35分)12. ji 箧 一点也没有留下13.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分别与英法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14. 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评价:作者有正直的良知和公正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立场而是全人类的立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同情遭受劫掠的中国人民。15. “丰功 伟绩”“收获巨大”等用强盗自己的口吻辛辣地讽刺了侵略者的恬不知耻的嘴脸。16. “治人者 ”指英法政府, “治于人者” 指两国人民。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17. 略。(需要有具体事例并对事例的分析)(二)18. yng 烁 形容十分安静19. 可以在书中达到一种境界,与自己的内心对话。20. 你可以跟随书的内容或飞翔或游荡,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苦 恼,追求自己的理想。21. 略22. 略四.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