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4673176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xx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xx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xx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xx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2016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同志们:夏季是各类野生菌生长的旺季,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发期。2015年,根据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有毒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死亡总数的比例最高,全国因野生蘑菇食物中毒死亡65人。今年5月份以来,我省多个州(市)相继报告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有毒野生蘑菇食物中毒防控宣传工作的通知强调,预防有毒野生蘑菇食物中毒对降低食物中毒致死病例的发生至关重要

2、,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食品安全问题。刚才,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刘本军同志传达了省政府高峰副省长的批示精神,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办要对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此,省政府食品安全办研究决定,召开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认清形势,进一步明确要求,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遏制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频发多发的不良态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全省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适时发布预警公告、建立联席会议机

3、制等具体措施,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及死亡率呈总体下降趋势。今年以来,重点开展了4项防控工作。(一)抓好工作部署,强化组织领导。6月17日,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印发关于预防野生菌中毒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6月28日,针对全省食用野生菌中毒严峻形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6月19日,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在玉溪召开全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试点工作现场会上,专题通报了全省近期食用野生菌中毒情况,分析研判了当前形势,对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高发期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二)及时发布公告,加强预警工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5月6日、5

4、月9日、6月20日,相继发布2016年夏季餐饮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关于预防误食马桑果等野果子中毒的预警公告、关于预防野生菌中毒有关事项的通告。省疾控中心6月6日印发了关于防范和减少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的预警信息,对野生菌食用方法、中毒症状、救治和处置措施等进行明确和专业解读。(三)拓展载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下发关于做好危险!野生毒蘑菇视频宣传片转载工作的通知,向16个州、市印发了30万份野生食用菌宣传挂图,对各相关媒体发出了关于做好安全食用野生菌宣传工作的通知。据统计,云南网发布消息8条、春城晚报发布消息2条、云南电视台发布消息1条、云南日报发布要闻消息1条,其他

5、媒体也开展了有关安全食用野生菌的宣传工作。7月6日,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刘志涛同志应邀接受云南广播电台健康生活采访,交流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省疾控中心还印制警惕食用野生菌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的头号敌人宣传海报各10000份,分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四)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能力。省政府食品安全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省疾控中心,于2016年7月1115日举办云南省农村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师资培训班,培训班覆盖全省各州(市)、县(市、区)两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人员。二、5月份以来全省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情况通报今年5月份以来,截止7月20日,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共接

6、到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报告14起(涉及人数10人或死亡1人),涉及6个州(市)13个县(市、区)。从地区分布看,涉及昆明1起、曲靖6起、玉溪2起、红河3起、丽江1起、临沧1起等6个州市;从发生地看,涉及自办宴席1起占7%、工地食堂2起占14%、家庭11起占79%。从数据统计分析看,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集中体现在家庭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且主动救治不及时上;中毒人数较多的原因,集中体现在农村自办宴席和施工工地食用野生菌中毒两起事件上。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说明我省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措施和宣传力度还不到位,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和群众家庭的宣传成效还不明显,对农村自办宴席

7、、施工工地等薄弱环节的管控还存在漏洞等。因此,必须引起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扭转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阶段性频发且死亡率较高的不良态势。三、紧扣重点环节,切实抓好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落实(一)要以强化组织领导为重点,切实落实防控工作各级责任。强化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组织领导,是切实扭转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阶段性频发且死亡率较高的不良态势的关键环节。要强化党政同责,政府负总责,“食安办”综合协调、牵头抓总、督查督办责任,相关部门预防、处置、救治职责,管理单位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

8、责任的全面落实,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健全完善的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卫生应急救治队伍、信息员队伍、协管员队伍建设,实行区域负责、任务分片、责任到人。要全面落实集体供餐单位、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单位,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城市社区、施工工地等重点区域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责任,构建更为严密的防控工作网络。(二)要以强化宣传引导为重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意识。加强宣传引导,是着力提升食用野生菌中毒危害认知度、关注度、重视度的重要途径,是抓好防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期,各州(市)、县(市、区)宣传引导工作要着力在“广覆盖、多载体、

9、重实效”上下功夫。广覆盖,要做到无盲区。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知识要进学校、进市场、进餐馆、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工地,在醒目位置张贴预警公告、宣传画、温馨提示,切实做到宣传工作无死角和盲区。多载体,要多管齐下。重视发挥政务网、宣传栏等基础性载体和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的沟通合作,拓展传播渠道,广泛开展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科普知识公众宣传活动,同时引导媒体、公众理性发声,防止恶意炒作。重实效,要突出针对性。针对人民群众知识水平不一的实际,要突出宣传形式和载体的创新,努力做到通俗易懂、便于把握;针对民俗传统与食用安全的矛盾,宣传工作重点要放在提示误采误

10、食风险上,要加大典型案例宣传,重点宣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带来的严重后果,提示广大群众勿采、勿食、不买、不卖品种不明野生菌,不轻易相信网络和一些宣传资料上鉴别有毒野生蘑菇的方法;针对人力不足的实际,在充分发挥协管员、信息员作用的基础上,要协调各地党委、政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投入到宣传引导工作中来,切实提高宣传成效。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要重点宣传4个方面内容:一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严重危害。我省野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且不易鉴别。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因为其中含有的毒肽、溶血素、生物碱、红菇素等毒素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进而损害人体的肝脏、

11、肾脏、心脏等器官。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后没有特效疗法,病死率高、风险极大。二是家庭食用野生菌时注意事项。不要采集或选购不认识的菌类,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多种混杂。对自己熟悉并确定为无毒菌的,也不要混杂加工食用,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杂炒煮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烹制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食用野生菌时尽量不要饮酒。三是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就诊。食用野生菌后短时间内,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医疗机构要做好食物中毒应急救治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积极抢救中毒病人的同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四

12、是家庭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应采取的急救措施。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柄、筷子等物品刺激喉部进行催吐,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同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救治。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导致休克;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尽量保留中毒发生时食用的野生菌样品,使专业机构检测后供医疗人员救治参考。(三)要以强化协调联动为重点,切实形成齐抓共管整体合力。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办在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牵头抓总的作用,调动各部门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协调联动,齐

13、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解决好农村地区群众和进城务工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要持续加大对食用野生菌交易市场的巡查力度,谨防品种不明的有毒野生菌上市销售。持续加大对集体供餐单位、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学校食堂、幼儿园、农村自办宴席和施工工地等重点监管单位、区域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把禁采、禁购、禁加工、禁供餐野生菌关口,严防群体性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加大应急工作经费投入,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大农村医疗机构食物中毒应急救治的基本药品、设备的投入力度,逐步提升农村医疗机构食物中毒应急救治水平。

14、(四)要以强化食用野生菌中毒人员应急救治为重点,切实降低食用野生菌中毒人员的死亡率。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人员及其家属的工作,让他们主动接受救治、配合救治。各级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应急救治工作,对病情严重、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要及时动员中毒病人转院治疗。同时,要在云南省农村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师资培训班基础上,广泛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食物中毒应急救治培训,要让农村医疗机构在首诊收治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病人的第一时间内,就能识别中毒相关症状和控制病情,为进一步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省疾控中心要下大力

15、气,狠抓农村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加强省、市、县、乡四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系统培训,逐步实现我省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流程化、标准化,切实提高医疗机构快速、有序、准确、高效处置各类食物中毒的能力,减少和控制因误食有毒野生菌或其它有毒食品而引发的人员伤亡数量。(五)要以强化分析总结为重点,切实提高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整体水平。人民群众因为误采、误食野生菌中毒离世的事件,令人痛心。受区域特点、民俗民风、饮食习惯、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少数群众对安全食用野生菌的认知度较差,家庭式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确实难以掌控。但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坚决遏制

16、住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阶段性频发且死亡率较高的不良态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本着长治久安的思想,切实加强本地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特点和规律研究,着力推进农村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项目的组织实施。要举一反三,加强总结分析,进一步厘清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制定常态化的宣传预防、应急救治、防控保障等制度机制,切实把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做常、做细、做实,切实提高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和中毒人员死亡的发生。四、几点要求(一)要及时报告并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后,各州(市)、县(市、区)政府食品安全办要围绕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和本次会议精神,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题汇报会议情况,要让党委、政府全面了解当前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和部署要求,更加重视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预防、处置、救治等方面的组织领导、投入保障力度。要立即组织传达学习,将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到相关部门全体干部职工,组织开展当前食用野生菌中毒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