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455432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9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9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9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9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9 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创新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现实世界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全面改革,条条战线不断涌现新事物、新观念、新问题,为拓宽报道领域,突破报道禁区提供了丰厚的现实土壤;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热点、难点、疑点亟待反映,时代呼唤新闻工作者能创造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的新闻样式。二十多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方式做了大量探索,各类崭新的新闻体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二十多年的改革、探索、实践,新闻报道花样翻新,名目繁多,几乎没有一本教科书能够完全概括当今媒体上出现的各种报道方式。

2、但如果我们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样式做一个总体把握,它们无非表现为三大系列:深度报道、短新闻、文学化新闻。(一)深度报道1、对“深度报道”的理解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 在英美等国也称“大标题后的报道” ,在法国则被称为“大报道” 。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当时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大量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背景,用对客观形势的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一种报道方式。美国内不拉斯加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尼尔高普鲁在深度报道研究一书中说:“深度报道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内,告诉其重要的事实,相关的缘故,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 ,深度报道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

3、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这一论断成为人们理解深度报道的经典表述。深度报道在我国 如果把写得有广度和深度的报道称为深度报道,则它在我国其实早以有之,只是过去我们没有使用这一名称,并未自觉地去认识、总结和提倡而已。早在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新闻作品夹议夹叙,条分缕析,翔实生动地报道当时纷繁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势,如广州血战记 、 调查河口情形记等,就是很好的深度报道。早在 1921 年,深度报道在西方报纸上流行伊始,周恩来就提倡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溯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 ,认为“现象一日千变,简单之消2息,每与前后矛盾,缺乏有系统之排列及有条理之叙述,故长篇通讯终不可少也。 ”(转引自何光

4、先对深度报道的思考载中国记者 ,19877)就是对深度报道的最早的提倡。此后,在我国报刊上大量出现的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事件性通讯、新闻综述以及各类特稿等等,正是今天深度报道下属的几种报道形式。中国青年报1985 年 12 月发表记者张建伟等采写的系列报道大学生成才追踪记 (8 篇) ,被认为是深度报道的突破口。1986 年被称作是深度报道“崭露头角”的一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中国青年报的第五代 ,光明日报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 。到了 1987 年,深度报道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态势, 经济日报6 月 13 日、15 日发表的关广梅现象 “关广梅现象”大对话 , 人民日报8 月 6 日发表

5、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改革阵痛中的觉醒 , 中国青年报56 月发表的西部贫困探源 ,6 月24、27 日、7 月 4 日连续发表的红色的警告 、 黑色的咏叹 、 绿色的悲哀等,都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一时间出现了深度报道蔚为大观的景象。深度报道得到学术界的瞩目和正名,是在第七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上。在这次评选会上,评委们接受了一些新闻单位对于新闻稿字数限制的批评(原来规定:送选好新闻作品的字数不得超过两千,而深度报道的字数都很长,最长达到 31000 多字) ,经过讨论后,决定将“深度报道”作为统一的名称定下来,于下一届增设深度报道奖项目。20 世纪最后十年里,深度报道继续走向成熟,由于各项改革进

6、入攻坚阶段,深度报道更多地关注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强点信息:国企改革、祖国统一、传统文化、社会道德等等广阔领域。积极开展舆论监督,针贬时弊,冷静客观地进行建设性批评,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等媒介也结合各自媒介的特点和长处,发展了广播电视中的深度报道,显示出强大的后劲。对深度报道概念的辨析 深度报道自 20 世纪 80 年代由西方引进这个术语,后来又被列为全国好新闻评选项目,一些人对这个概念抱有各种不同看法,对它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形式,而其他项目如消息、通讯、特写等是指体裁,不是同一概念;有人认为,不能把深度报道同有深度的报道混为一谈。深度报道未必全是3有深度

7、的报道,有深度的报道也未必就是深度报道。在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选时,把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及组合报道三种形式归在一起,冠以“深度报道”这个统一名称。可见深度报道可以表现为任何体裁的新闻作品。深度报道并非是某一种特定的文体方式或报道体裁,而恰恰是某一群文体在写作旨趣上的统称。它们扬报纸版面延展和文字的理性阐发只优势,并不断加强这一倾向,使之在运用背景、介入阐释、宏观表述、具像说明、时空延展以及人情味等方面得到不断开拓以增强报纸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深度报道“的中国化并迅速崛起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新闻现象,一种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新闻报道前进的努力。2、深度报道的特征题材的重要性深度报道在题材选择上有明确的指

8、向性,即它只对能够广泛引起受众较高兴奋度,新闻价值几社会价值较为显著的素材感兴趣。总是对现实生活中社会热点、疑点极工作重点、难点做宏观把握,并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事实,揭示出它的深刻涵义,以此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或者对总达新闻事件从整体上进行细致解剖,宏观着眼,微观落笔,是人们对这些事件有更深刻、更清晰的了解。内蕴的深刻性由于题材的重大,因此它就不能像客观报道那样“就事论事、一事一报、一事一议” ,对素材做简单化处理。它必须具备“解疑性思维”由此及彼、由事及理、深入新闻事实内层,揭示其实质涵义。不仅要报道“是什么”和“怎么样” ,还有分析、阐释“为什么” ,既要深刻探讨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9、又要揭示新闻事实的实质和意义、影响,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及规律,从而给读者以启发性的哲理。思维的立体性因为报道对象是一个广泛联系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作者不仅要写出“新” ,而且要写出“深” ,这就要求作者具有立体思维的能力,能对报道对象进行宏观的、运动的、全面的反映和多角度的扫描,而不是抓去新闻事实众的一丝一点,突出放大就可以了事。必须着力反映事物的正面,又能反映事物的侧面,使多4个矛盾、多条线索交叉,多个场景、多个画面剪辑组合,不同时空移位穿插。表现形式的综合性由于深度报道只是一类报道的方式,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所以,当它出现在版面上时,其表现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因为各种体裁都可以做深度报道

10、,几种体裁综合也可以做成深度报道。3、深度报道的采写采访的深入的程度与所写报道的深度应该成正比。由于记者主体意识的介入,要想使自己所作报道尽可能地减少主观色彩和偏差错误,记者必须围绕该报道对象进行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调查研究,把它的里外上下、前后左右弄得很透彻,才能使报道既有深度又不失客观。要想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前提是记者必须先从大量杂乱无章的材料中理清头绪,要发现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联系,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记者只有博采众识、兼容并蓄,才能使报道真正能解受众之惑。深度报道不仅要在内容上有立体的深度,在表现手法上也要有立体感,使新闻形象生动。由于深度报道评论色彩较浓,更要讲究写作技巧,使

11、逻辑性与可读性结合。在语言运用上,要尽可能避免理论文章的腔调和句式,少用术语和专业句式,多用叙述、描写手法,多摆事实,少发空洞议论。若要分析、评论,则要画龙点睛,使之闪烁哲理与智慧的光辉。(二)短新闻1、怎样理解“短新闻”?关于短新闻,并没有成文的定义。 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是:“泛指篇幅短小的新闻,大多仅有三五百字,甚至更短些,使报纸、广播新闻众的“主角” ,只记述一事、一人、一个场面,或一个复杂事件的一个侧面、一个正在发展中实践的某个进展。 “还有学者指出:“它主要是一个量的概念:字数少,篇幅短。一般的,短消息应把字数限制在 500 字以内。 ”这里所说的短新闻,应该说是一类独具特征的新闻报

12、道方式。它不仅有量的概念,更有质的规定。它应该是篇幅精悍、饱含新闻价值,且有一定可读性的新闻报道。这种新闻报道不是简单地缩短篇幅、删减字数就能做到的。短新闻在当代新闻报道方式创新与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它不像深5度报道那样使新闻向评论倾近,也不像文学化新闻那样吸取文学之长为己所用,而是固守新闻的传统领地,打起“新闻中的新闻”的旗号,全面突显新闻特质。对新闻作品篇幅短小的提倡由来已久,从胡乔木人人学会写新闻到赵超构提出“短些、短些、再短些” ,再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短、快、新、活、强” 。但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短新闻是在 80 年代末登上中国新闻史舞台的。 1989

13、年 11 月中旬,中国记协受中宣部委托,开展现场短新闻的评奖活动。1990 年 7 月,这一评奖活动又从首都新闻单位扩展到全国,于是,全国新闻界掀起了一场采写短新闻的热潮。2、短新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色现场短新闻现场短新闻是作者亲临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现场,以快速形象的反复使再现新闻事件的短小精悍的报道。它应该是些现场的,又浓烈的现场感,内容要求新闻价值较高,文字要短小。其特性是:新闻价值高,并有较强的实发性。 现场短新闻一般适合于那些确有内容可写可读的题材,因此它不是记者随心所欲地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它对体裁同样有自己的选择向度,即必须具有信息性、思想性、感染力。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短新闻既然

14、要固守新闻的阵地,就必须淋漓尽致地突显新闻的特质,在时间性、新鲜性上狠下功夫。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首先记者要做到“身”入现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独特的新闻素材;其次,要善于进行现场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任务现场速写;第三,要想使现场感强烈,还离不了典型细节和具有鲜明个性的对话,否则,所反映的新闻事件就显得含糊、空泛、笼统,没有生气。最后,还要短小精悍。一句话新闻 又称标题新闻,即标题与内容合而为一,标题完全概括了新闻信息,或者可以说是主体可用一句话概括,不再需要标题。它是一种快速传递信息的手段,是在版面上独立发挥一篇新闻功能的独特的报道形式。多数情况下以“集纳”编排的形式出现。突出精华、强化信息

15、、内容单一、结构简明,结合当前工作重点、社会热点,充分运用版面编排手段,有较好的宣传效果。6花絮新闻花絮新闻虽短,要求却很高。它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是受众欲知、爱知的事实。一般要求记者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到资料中去抠,到现场去捕捉。它是一种短小、轻松、活泼、有趣的微型新闻,一般百十字或更少,不仅对消息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更能使读者获得心灵上的放松和愉悦。采写这类新闻,要求记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处处留心捕捉各种信息,并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出。(三)文学化新闻1、何谓“文学化新闻”? 文学与新闻相同但不相同。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都源于生活,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与新闻是人们认识社会、反映社会生

16、活的不同手段。它们有各自的长处,又有各自的不足和本质区别以及在这种本质区别基础上形成的各自的发展规律。在充分尊重各自的规律的基础上,新闻与文学“嫁接” 、 “杂交” ,以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化新闻” 。新闻与文学合流现象,其实早已有之。如前所述,国外的新新闻学、报告文学,都是这种探索的结果。中国早期报刊中,很多新闻作品都带有很浓的文学味,也是例证。但由于违背了文学与新闻的基本规律,不少都走到了死胡同。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近年来出现的这类探索,则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而与过去的探索有所不同。即把“文学化”作为新的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一个修饰语、一个特色,而非以文学取代新闻,或将新闻化为文学。2、文学化新闻的表现形式散文化新闻散文化新闻可以理解为一种运用散文笔法变的新闻报道方式。1982 年,时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同志就提倡过。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散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