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55311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校在教育部面向世界办学的方针指导下,坚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以特色与品牌求发展,向管理与服务要效益”的办学指导思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留学生规模与国别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主要学科的国际认知度不断提高。目前,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校高等教育事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成为加速我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一部分 我校来华留学生教

2、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一、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阶段我校留学生教育从 1954 年起步,发展至今已历经了 50 余年。按留学生规模、发展速度与特点,我校留学生教育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起步与缓慢发展阶段(1954-1991)在建校初期的 1954 年 9 月,我校迎来了波兰、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之后,学校又相继招收培养了来自阿尔巴尼亚、日本、蒙古、也门等国家的留学生。至 1991 年底,我校在校长期来华留学生约 30 名。(二)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5)1992 年中韩建交以后,我校的韩国留学生人数剧增,留学生规模也迅速扩大。1993 年秋,我校长期留

3、学生人数达到 118 人,接待短期进修学者、学生近 400 人次,并招收了首届攻读国际贸易专业的来华本科留学生。至 1994 年底,我校半年以上长期留学生人数达到 174人,接待短期进修生约 427 人次。(三)稳步发展阶段(1995-2002)为了适应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我校于 1995 年 2 月成立了留学生部, 作为我校专门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归口管理机构。在以后的几年里,我校以拓展跨文化交流平台、加速学校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指针,在学科建设、师资建设、 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留学生规模逐年增加。 (见图 1)(四)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发展新阶段(2002-今)为了确

4、保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002 年 12 月学校组建了国际学院。在学校政策的扶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国际学院、接收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社会效益与办学效益均获得全面提升。2003 年秋季学期,我校正式报名注册的学历留学生与非学历留学生共计 953 人,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 SARS 之后我校留学生规模不减反增,比当年春季学期新增加了 145 人,继续保持了自 1995 年以来我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我校学历留学生人数达到506 人,首次超过非学历人数的 447 人,这标志着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校留学生教育的突出成绩也得

5、到了教育部、市教委、全国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等上级单位的一致好评,学校留学生教育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004 年秋季学期,我校在学留学生规模首次突破 1000 人大关,2005 年更是跃上 1500 人的重要台阶,学历生也创纪录地占到了总规模的 55%,为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所制定的留学生发展战略目标夯实了基础。 (见图 1)二、我校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发展状况留学生教育办学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关键指标。大力发展留学生的学历教育、提高办学层次一直是我校留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1993年我校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留学生,标志着我校来华留学生学

6、历教育开始起步。1996 年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我校招收了首届留学生硕士研究生,1998 年又开始招收了留学生博士研究生。现已在博士、硕士、本科不同层次招收与培养来华留学生,开设的专业与学科范围进一步扩大。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层次实现了质的飞跃。 (见图 2、图 3)1995 年与 2005 年我校学历留学生与非学历留学生规模的对比2003 年,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依托自身学科和师资优势,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率先推出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项目。2004 年 9 月,来自 9 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成为该项目的首批学员。该项目的成功启动,标志着我校品牌专业正在逐步得到国际认可。在国际

7、经济贸易学院全英文授课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带动下,我校国际商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也结合本学院专业特色,着手全英文授课硕士研究生项目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教师资源的整合工作。其中,国际商学院计划于 2006 年秋季学期正式推出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国际 MBA 课程。与此同时,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全英文授课本科项目。为保证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国际学院和各接收院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本科生源的选择上,我校的录取率仅次于北京大学。留学生在学期间,由于各接收院系严把教学质量关,同时组织了大量的企业参观、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校留学生的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并使我校在北京留学生教育领

8、域留下“以严著称”的美誉。200305 年我校学历留学生报名、录取及毕业情况一览表年度学生类别2003 年2004 年2005 年报名录取录取率毕业率报名 录取录取率毕业率报名录取录取率毕业率本科生33315045.0%97.4%46015032.6%97.7%45030367.3%93.3%硕士研究生644063.0%91.3%604270%94.7%494898.0%96.2%博士研究生55100%50%22100% 100%44100%无三、我校来华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状况多年以来,国际学院以学校雄厚实力和学科特色为依托,大力发展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校非学历留学生教

9、育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招收与培养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短期培训生等不同类型的来华留学生。为减轻学校编制压力,国际学院一直坚持以“专任教师、全时兼职教师、普通兼职教师三者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来完成我校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各项工作。2005 年秋季学期,国际学院汉语教学周课时量达到 900 余课时,同时还承担了 4 个一年级本科教学班的基础汉语教学任务。目前,国际学院专任教师仅为 5 人,他们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肩负着近 700 名留学生、70 余名兼职教师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重任。2004 年,国际学院制定并实施了外聘兼职教师阶梯式薪酬结构,以吸引高学历的优秀师资加盟,目前已形成了

10、一支相对稳定的师德高尚、技能过硬,同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为提高我校非学历留学生教育的竞争力,国际学院不断推出具有我校学科特色的课程项目以吸引生源,提高 UIBE 在留学市场上的美誉度。中国商贸文化系列讲座是我校在国内非学历留学生教育领域中首创项目,因其独具特色与魅力,深受广大留学生的好评和欢迎。该项目现开设有国际管理行为学概论、世贸组织与中国、营销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法律结构、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商业伦理学、现代中国经济讲座、中国经济环境分析等系列课程,并聘请校内外资深教授分别用英语、日语和韩语授课。“强化汉语”是国际学院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独具自身教学特色的强化汉

11、语培训精品项目。该项目借鉴了北京师范大学普林斯顿项目、英国外交官培训项目以及清华大学 IUP 项目的成功经验,通过高强度、科学的课程设置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助手段,使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步。2006 年春季学期, “强化汉语”项目将正式启动。多年来,国际学院围绕“入口”“在学”“出口”这条主线,实施全方位统筹规划的过程管理。同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组织架构,细分各科室责权,以消除工作责任盲区,提高了学院整体执行能力。2003 年,国际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了“国商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太子奶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留学生实习基地,并已安排近 50

12、 名留学生参加了毕业实习。四、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及目前社会地位“十五”期间,学校坚持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并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我校留学生教育在为本校学生创造更多国际交流机会的同时,也为世界培养大批熟悉我国经济、法律、文化和教育的人才,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做出了贡献。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接收院系和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下,我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不断提升。2005 年秋季学期,我校长期在学留学生规模达到 1530 人(不包括休学 72 人) 。其中,在学学历生 848 人,占总规模的 55%,非学历生 682 人,占总规模的 45%,国别总数

13、达到 69 个。欧洲、美洲及大洋洲生源总数达到 276 人,占总规模的 18%。目前,我校中国学生有 6162 名本科生、3400 名研究生。以此数量计算,我校中外学生之比为6.25 : 1,中外学历生之比为 11.28 : 1,留学生占到“三生”总量的 13.8%。根据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我校留学生规模位居北京高校前五,名列全国高校第九,中外学生规模之比排名稳居全国高校“三甲” ,为我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2001 年我校成功承办了大型“全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术研讨会” ,同年在北京市外事工作会议上,我校应邀就我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做了经验介绍;2002 年在北京高校外国

14、留学生教育管理评估中,我校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与专家组评为工作先进单位,王正富副校长应邀与北京大学共同在评估总结大会上做了专题经验介绍;2004 年,我校成功承办了教育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来华留学生教育”高级研讨会;2004 年我校被北京市公安局评选为 2001-03 年度北京市高校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第二部分 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十一五”发展战略伴随着盛世中国快速发展的铿锵脚步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即将走过“十五” 、步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一五”发展阶段。21 世纪的前 20 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一所始终站立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高等学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必须以科学发展

15、观为指导,顺应时代要求,抓住发展机遇,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面向世界、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大学,实现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质的飞跃。一、 “十一五”期间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目标与定位2006 年是 “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考核的关键年份。因此,国际学院、接收院系以及各职能部门必须秉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扎扎实实地做好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各项基础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并以此来促进非学历留学生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把评建标准作为日常工作规范,并将其转入长

16、效工作机制,使我校各项留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一) 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实现办学效益的同时,也为我校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教职员工福利改善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十一五”期间的来华留学生教 育战略规划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狠抓质量和品牌建设;调动各院系的积极性,促进留学生学历教育在全校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源好、效益高的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积极开发影响大、有特色的新项目;建设有我校特色的留学生教材体系;到 2010 年,实现在校留学生 2000 人的规模。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提高办学层次,培养市场忠实度较高的生源,2010 年我校在学 2000 名留学生的目标将被细分为:1200 名学历生,占总规模的 60%;800 名非学历生,占总规模的 40%;在 1200 名学历生中,研究生(硕、博)将占到 20%25%。为规避 2008 奥运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