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人类》课件 ,来自昆虫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4527029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6.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人类》课件 ,来自昆虫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人类》课件 ,来自昆虫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人类》课件 ,来自昆虫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人类》课件 ,来自昆虫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人类》课件 ,来自昆虫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人类》课件 ,来自昆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人类》课件 ,来自昆虫(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疟疾疟疾 (malaria) 丝虫病丝虫病 (filariasis) 利什曼病利什曼病 (leishmaniasis) 锥虫病锥虫病 (trypanosomiasis)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银行/世界卫生世界卫生 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 治的治的6类主要热带病,除两类外,其余类主要热带病,除两类外,其余 均为虫媒传染病均为虫媒传染病 流行区患疟疾的儿童示肝脾肿大流行区患疟疾的儿童示肝脾肿大 淋巴丝虫病引起腿部象皮肿淋巴丝虫病引起腿部象皮肿 概念:自然疫源性概念:自然疫源性 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 林或荒漠地

2、区,有些疾林或荒漠地区,有些疾 病原本在当地的动物间病原本在当地的动物间 自然传播着,当人类的自然传播着,当人类的 进入,原本动物的疾病进入,原本动物的疾病 可以从脊椎动物传播给可以从脊椎动物传播给 人。这种地区即为自然人。这种地区即为自然 疫源地,这类不需要人疫源地,这类不需要人 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 的人兽共患病则具有明的人兽共患病则具有明 显的自然疫源性。显的自然疫源性。 鼠疫鼠疫( plague ) 病原:鼠疫杆菌病原:鼠疫杆菌 媒介:蚤媒介:蚤 动物宿主:鼠动物宿主:鼠 当蚤刺吸病人或病鼠的血液后,鼠疫杆当蚤刺吸病人或病鼠的血液后,鼠疫杆 菌被吸入蚤胃(中肠),其

3、迅速繁殖并向前菌被吸入蚤胃(中肠),其迅速繁殖并向前 胃推移继续繁殖致前胃形成菌栓,成为胃推移继续繁殖致前胃形成菌栓,成为“堵堵 塞蚤塞蚤”。蚤因前胃堵塞而所吸血液不能入胃,。蚤因前胃堵塞而所吸血液不能入胃, 饥饿导致吸血频繁,吸力更增强,以至食道饥饿导致吸血频繁,吸力更增强,以至食道 内血液倒流,洗刷了前胃中菌栓,病原被反内血液倒流,洗刷了前胃中菌栓,病原被反 吐入宿主体内,使宿主受染。吐入宿主体内,使宿主受染。 鼠疫鼠疫典型的典型的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家鼠家鼠野鼠野鼠野鼠野鼠人腺鼠疫人腺鼠疫人肺鼠疫人肺鼠疫 疫 蚤 疫 蚤 人肺鼠疫人肺鼠疫 呼吸道、呼吸道、 飞沫飞沫 疫 蚤

4、疫 蚤 流行三环节流行三环节 鼠疫杆菌鼠疫杆菌 (病原)(病原) 动物宿主动物宿主 (鼠)(鼠) 媒媒 介介 (蚤)(蚤) 肺鼠疫可因含菌的痰、飞沫肺鼠疫可因含菌的痰、飞沫 或尘埃,通过呼吸、咳嗽或喷嚏或尘埃,通过呼吸、咳嗽或喷嚏 传播,甚至相互间谈话亦可传播传播,甚至相互间谈话亦可传播 其他传播途径:其他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患者的痰和脓液或动物的皮、直接接触患者的痰和脓液或动物的皮、 血及肉,通过皮肤黏膜受染血及肉,通过皮肤黏膜受染 通过剥食染菌动物(旱獭、藏系绵羊通过剥食染菌动物(旱獭、藏系绵羊 等)自消化道受染等)自消化道受染 鼠疫的防治鼠疫的防治 对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必须就地严密隔离,对

5、病对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必须就地严密隔离,对病 人的排泄物彻底消毒,死亡者必须火葬或深埋人的排泄物彻底消毒,死亡者必须火葬或深埋 发病发病24h内行抗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转危为安内行抗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转危为安 当前人类鼠疫流行的潜在威胁当前人类鼠疫流行的潜在威胁 经济开发、草原建设及畜牧业的发展经济开发、草原建设及畜牧业的发展 大批易感人群进入疫源地和毗邻地区大批易感人群进入疫源地和毗邻地区 采挖药材、放牧、猎捕旱獭、旅游者采挖药材、放牧、猎捕旱獭、旅游者 自疫源地向外贩运染疫动物自疫源地向外贩运染疫动物(藏绵羊藏绵羊) 疫染动物及附属品被带出疫染动物及附属品被带出 鼠疫疫情上升的因素鼠疫疫情

6、上升的因素 动物疫情流行严重动物疫情流行严重 疫源地重新进入活跃期疫源地重新进入活跃期 动物鼠疫向人口密集的城镇蔓延动物鼠疫向人口密集的城镇蔓延 宿主动物种类增加宿主动物种类增加 生态环境的改变生态环境的改变 远距离传播鼠疫新特点远距离传播鼠疫新特点 餐饮业将旱獭、餐饮业将旱獭、 黄鼠作为山珍野黄鼠作为山珍野 味摆上了餐桌味摆上了餐桌 我国传播鼠疫蚤种的分布我国传播鼠疫蚤种的分布 东北地区:疫源地以黄鼠为主。印鼠客蚤东北地区:疫源地以黄鼠为主。印鼠客蚤 是家鼠鼠疫和人间鼠疫的主要媒介;方形是家鼠鼠疫和人间鼠疫的主要媒介;方形 黄鼠蚤松江亚种、二齿新蚤(对啮齿动物黄鼠蚤松江亚种、二齿新蚤(对啮齿

7、动物 间的鼠疫流行有重要作用)间的鼠疫流行有重要作用) 甘肃西南、青海:甘肃西南、青海:疫源地以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以喜马拉雅旱獭 为主。长须山蚤、斧形盖蚤是主要媒介为主。长须山蚤、斧形盖蚤是主要媒介 新疆的鼠疫疫源地同青海,媒介蚤也相似,新疆的鼠疫疫源地同青海,媒介蚤也相似, 但天山旱獭体表的优势种为长须山蚤但天山旱獭体表的优势种为长须山蚤 三江源地区鼠疫流行风险因素及防治对策三江源地区鼠疫流行风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2000年年2010年青海省发生年青海省发生13起人间鼠疫,除天峻、起人间鼠疫,除天峻、 乌兰、祁连乌兰、祁连3县外的县外的4起疫情,余均在上述地区,其起疫情,余均在上述地区,其 中

8、中2起为肺鼠疫爆发疫情。起为肺鼠疫爆发疫情。04年囊谦县爆发肺鼠疫,年囊谦县爆发肺鼠疫, 确诊确诊14例,死亡例,死亡6例;例;09年兴海县肺鼠疫确诊年兴海县肺鼠疫确诊12例,例, 死亡死亡3例。例。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疫源地自然景观中鼠类、疫源地自然景观中鼠类、 蚤类、鼠疫菌在长期生物进蚤类、鼠疫菌在长期生物进 化中形成流行传播循环化中形成流行传播循环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 旱獭的经济价值旱獭的经济价值 社会活动和流动人口社会活动和流动人口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地方病杂志中国地方病杂志 2011,Vol.30,No.1 热带气候区:雷

9、州半岛、海南岛,当热带气候区:雷州半岛、海南岛,当 地印鼠客蚤全年可传疫地印鼠客蚤全年可传疫 亚热带气候区:闽南、滇西南、浙江亚热带气候区:闽南、滇西南、浙江 等主要媒介疫蚤为印鼠客蚤等主要媒介疫蚤为印鼠客蚤 温带气候区:滇闽海拔较高地区,鼠温带气候区:滇闽海拔较高地区,鼠 疫流行往往在冬季,不是印鼠客蚤的疫流行往往在冬季,不是印鼠客蚤的 高峰期,而时值不等单蚤、缓慢细蚤高峰期,而时值不等单蚤、缓慢细蚤 的繁殖高峰的繁殖高峰 因城市化建设,大面积住房拆迁造因城市化建设,大面积住房拆迁造 成鼠类宿主四处逃窜而致蚤的扩散成鼠类宿主四处逃窜而致蚤的扩散 居民居家环境因宠物饲养(猫、犬居民居家环境因宠

10、物饲养(猫、犬 等)形成的蚤孳生地等)形成的蚤孳生地 主要蚤种:猫栉首蚤主要蚤种:猫栉首蚤 上海地区当前蚤患形成的原因、上海地区当前蚤患形成的原因、 主要蚤种主要蚤种 每年发病人数数千万每年发病人数数千万1亿,亿,50万人发展成万人发展成登革出登革出 血热血热或或登革休克综合症登革休克综合症,约,约25000人死亡,人死亡,90% 为为 15y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5%。重要媒介:埃及伊蚊重要媒介:埃及伊蚊 紧急警报紧急警报2005 我国我国19781978年年5 5月在广东佛山发生流行,后十年疫月在广东佛山发生流行,后十年疫 情蔓延广东广西海南岛,再向云南局部扩散。情蔓延广

11、东广西海南岛,再向云南局部扩散。9090 年代曾致福建小规模流行散发。近年因输入性病年代曾致福建小规模流行散发。近年因输入性病 例致福建、浙江等地爆发性流行例致福建、浙江等地爆发性流行 媒介媒介: 埃及伊蚊埃及伊蚊 媒介媒介: 白纹伊蚊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埃及伊蚊 广泛分布全球广泛分布全球 热带地区,也热带地区,也 扩散到亚热带扩散到亚热带 媒介蚊种媒介蚊种 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原发地东南亚、亚洲温带地区,后扩原发地东南亚、亚洲温带地区,后扩 散到夏威夷,南达澳大利亚,西至非洲索马里等。散到夏威夷,南达澳大利亚,西至非洲索马里等。 近年被动扩散到美国、墨西哥、巴西及欧洲一些近年被动扩散到美国、墨西哥

12、、巴西及欧洲一些 国家国家 198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先发现,后扩散近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先发现,后扩散近30个州个州 白纹伊蚊被带到美洲被认为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白纹伊蚊被带到美洲被认为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 医学昆虫事件医学昆虫事件 白纹伊蚊习性白纹伊蚊习性 白天活动嗜吸人血凶猛异常,多于白天活动嗜吸人血凶猛异常,多于 室外吸血攻击人,有时也侵入室内室外吸血攻击人,有时也侵入室内 幼虫主要孳生在人工积水或植物容幼虫主要孳生在人工积水或植物容 器积水中,如花盆、缸罐坛等,植器积水中,如花盆、缸罐坛等,植 物叶腋、竹筒、树洞,凡集聚雨水物叶腋、竹筒、树洞,凡集聚雨水 的物件都可能孳生的物件都可能孳生 轮胎

13、积水更是白纹伊蚊喜好之处轮胎积水更是白纹伊蚊喜好之处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已成为全球性的公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已成为全球性的公 共卫生问题共卫生问题 不完善的城市化建设造成埃及伊蚊和白不完善的城市化建设造成埃及伊蚊和白 纹伊蚊大量孳生纹伊蚊大量孳生 现代交通为疾病扩散增加了机会现代交通为疾病扩散增加了机会 全球气候变暖蚊发育速率加快世代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蚊发育速率加快世代增加 目前已有目前已有25亿人生活在流行区,且流行亿人生活在流行区,且流行 区还在不断扩大。区还在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登革 热感染病例呈现北上趋势 过分依赖化学防制而忽视其他防制手段过分依赖化学防制而忽视其他防制手段 目前

14、在全球的绝大多数疾病如疟疾、丝虫目前在全球的绝大多数疾病如疟疾、丝虫 病、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的病、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的 媒介蚊虫都形成了抗药性种群媒介蚊虫都形成了抗药性种群 蚊虫对化学杀虫剂产生广泛抗药性已经严蚊虫对化学杀虫剂产生广泛抗药性已经严 重影响了全球疟疾等虫媒传染病的控制重影响了全球疟疾等虫媒传染病的控制 更值得注意的是,蚊虫对尚未大规模使用更值得注意的是,蚊虫对尚未大规模使用 的新杀虫剂也产生抗性的新杀虫剂也产生抗性 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危及其它生物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危及其它生物 近代蚊虫防制存在的问题近代蚊虫防制存在的问题 白蛉及利什曼病的研究与

15、中国西部开发白蛉及利什曼病的研究与中国西部开发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 白蛉媒介以野栖种类为主白蛉媒介以野栖种类为主 除犬内脏利什曼病,还存除犬内脏利什曼病,还存 在着野生动物宿主,即存在着野生动物宿主,即存 在利什曼病的自然疫源地在利什曼病的自然疫源地 内脏型利什曼病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寄内脏型利什曼病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寄 生于人的巨嗜细胞内致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贫生于人的巨嗜细胞内致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贫 血、肝脾肿大,易伴发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血、肝脾肿大,易伴发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 19641964年首次确认新疆塔里木存在利什曼年首次确认新疆塔里木存在利什曼 病自然疫源地,传播

16、媒介为野栖吴氏白蛉病自然疫源地,传播媒介为野栖吴氏白蛉 陇南川北山区属野源性犬利什曼病区陇南川北山区属野源性犬利什曼病区 川北九寨沟县东山海拔川北九寨沟县东山海拔22002200米的山野洞米的山野洞 穴,找到的野栖中华白蛉体内有自然感染穴,找到的野栖中华白蛉体内有自然感染 前鞭毛体前鞭毛体 目前危害最严重的是野源性犬内脏利什曼目前危害最严重的是野源性犬内脏利什曼 病,原发宿主为野生动物,它的传播显示病,原发宿主为野生动物,它的传播显示 了从野生动物至犬至人的演化次序了从野生动物至犬至人的演化次序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流动人口增大,自非疫区进入利改革开放流动人口增大,自非疫区进入利 什曼病疫区经商、打工或旅游的流动人口什曼病疫区经商、打工或旅游的流动人口 中,已发生多起在疫区感染返乡后发病的中,已发生多起在疫区感染返乡后发病的 病例,由此造成在非疫区的误诊。病例,由此造成在非疫区的误诊。 利什曼病流行区大多为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