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储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4517341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储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储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储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储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储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储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储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 电子邮箱 ,国际经济学,第一节 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Chapter 7 国际储备,2,国际储备的定义和内容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所拥有的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可以用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或者用来维持汇率稳定的那部分资产,主要是指流动资产。现在西方经济学界所普遍接受的定义是1965年“十国集团报告”中对国际储备的解释:“各国货币当局所占有的那些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证的兑换来支持该国汇率的所有资产。”,3,国际储备的特点: 国际储备是官方持有的资产。 国际储备可以普遍的被各国所接受,即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 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

2、必须要有充分流动性,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随时地进行兑换,以便进行对外支付,或者打击投机。,4,国际储备主要有下面的四部分组成: 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掌握的货币性黄金。在金本位制下,黄金理所当然的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即起到世界货币的作用,是绝对的国际储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是制定各国汇率的基础,仍然是国际储备的最主要的形式。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黄金的非货币化,黄金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储备资产了,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黄金本身的一些优点,各国货币当局仍然持有部分黄金作为储备,但呈逐渐下降趋势。,5,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以外国货币表示可以用来弥补国

3、际收支逆差和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的所有资产。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该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必须占有重要地位;第二,该种货币的币值必须稳定;第三,该种货币必须能够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储备资产。在金本位制下/英镑;WWI后到WWII前/美元开始与英镑并驾齐驱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WWII后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之间/美元成为一种世界货币,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首要货币;现如今/美元虽然仍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但是,英镑、欧元、日元等等也逐渐挤入了储备货币的行列,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出现多样化的局面。,6,在IMF里的储备头寸。又称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是指

4、一国的储备档头寸和债权头寸。一国可以随时地无条件的动用其在IMF里的储备头寸,以便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储备档头寸也称为“储备档贷款”,是指IMF各成员国以黄金、外汇储备或者特别提款权(SDRs)认缴IMF规定份额的25%所形成的对基金组织的债权(黄金部分,后改称储备部分)。因此,一国在IMF里的储备头寸实际上就是一种债权。债权头寸是指IMF将一成员国的货币贷给另一成员国使用致使其拥有的该国货币下降到该国在IMF中所应有的(信贷)货币份额(75%)以下的部分(超黄金部分),以及IMF向成员国借款的净额,这些都形成了对IMF的债权头寸。,7,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IMF创造的、作为普通提款权补充

5、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1969年在IMF第24届年会上达成协议创设了特别提款权,它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记帐单位,用来弥补国际储备的不足。由于它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特别提款权在创立初期以黄金定值,一个特别提款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与贬值前的美元含金量相等,但不能兑换黄金,因此被称为“纸黄金”(Paper Gold)。1974年7月1日以后,特别提款权改由“一篮子”货币定值。,8,国际清偿力 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又称为国际流动性,是指一国的对外偿付能力。国际清偿力的概念以及它到底应

6、该包括哪些内容,经济学界众说不一,有的经济学家直接把国际清偿力等同于国际储备。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国际清偿力的概念包含国际储备但是大于国际储备。下面主要介绍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博格斯坦(C. Fred Bergsten)的观点,其观点与IMF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也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可。,9,弗里德博格斯坦指出,一国的对外支付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储备资产,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资产。如果以三个同心圆来表示国际清偿能力的话,如图:,一国政府所拥有的自主的储备资产,该国政府的无条件的提款权和其他的可随时借入储备(或多或少地要受他国政府或IMF的限制),必要时一国货币当局可

7、以迅速获得的私人部门(主要是商业银行)的短期外汇资产和一些对外的流动性较差的长期债权(主要是私人部分)。,10,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一国可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贷款进行国际间的支付。因此,国际清偿能力不能简单地等于国际储备,衡量一国清偿能力的大小也不能仅看一国所拥有的储备资产,还要考察一些该国获得国际贷款的便利性与及时性。但是,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也不能离开该国的储备资产,一国的储备资产是该国进行对外借款的基础。,孙定东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电子邮箱 ,国际经济学,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作用和来源,Chapter 7 国际储备,12,国际储备的作用 首先,国际储备起到一种蓄水池的作用,缓冲国

8、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1)当本国国际收支出现偶然性或季节性失衡时,本国货币当局可以动用国际储备对外进行支付,不必进行政策调整或者压缩进口;(2)当本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根本性失衡,一国必须对政策进行调整时,使用国际储备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但是动用国际储备可以为本国政策的调整赢得时间,使政策的调整按部就班地进行,不会导致本国政策调整过于急促,付出不必要的代价。,13,其次,国际储备可以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国的汇率,保持本国币值的稳定。 最后,一国的国际储备还是一国经济和金融实力的标志,是一国向外发行债券和进行借款的基础。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银团、政府在对一国进行贷款

9、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该国的偿债能力,虽然说一国的国际储备并不等于该国的国际清偿力,但是,国际储备是该国国际清偿力的核心部分和基础。,14,国际储备的来源 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盈余是国际储备主要的和直接的来源。经常项目是国际储备更可靠的来源。长期的经常项目的盈余是一国迅速增加其国际储备的主要方式,资本项目顺差虽然也可以增加一国的国际储备,但是,长期资本如果没有新资本的流入在长期内还会由于收益与利息的汇出减少国际储备,短期资本由于流动性过大更不稳定。,15,一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一国货币当局为了保持本币币值的稳定通常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使用国际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货币当局可以从

10、干预当中获得收益,增加本国的国际储备。当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也常常使货币当局遭受损失,减少本国的国际储备。 通过向外借款。 黄金的购买。随着黄金非货币化,各国的黄金储备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16,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里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SDRs)。作为国际储备的一国在IMF里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SDRs)的改变是十分有限的。 一国国际储备的收益。一国国际储备收益主要来自于利息和汇率变化引起的外汇的升值以及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变化引起的黄金的升值。,孙定东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电子邮箱 ,国际经济学,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需求管理,Chapter 7 国际储备,18,国际储备管

11、理的一般原则 管理的一般原则都应该是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安全性是国际储备资产发挥作用的基础,即储备管理应使其得以保值;流动性是国际储备资产的性质及功能决定的,即能及时调拨以保证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支付的需要。一般说来,流动性强的储备资产其安全性也强;盈利性(增值性)是国际储备资产持有和利用的目的。 国际储备资产的性质决定了安全性和流动性比盈利性更重要。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动性充分保证的条件下,才能考虑储备资产的盈利性。,19,储备需求的数量(总量)管理 一个国家究竟应该持有多少国际储备?这不仅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而且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实践证明,国际储备并非

12、越多越好。就其影响国际储备需求规模或最佳储备量而言,主要需考虑进口规模、进出口贸易(或国际收支)差额的波动幅度、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的效率、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国际货币合作状况以及一国承受国际收支政策调节的能力及其相关的政府采用政策调节的意愿等因素。,20,为保证国际贸易中的进口支出和应对因某些原因造成的进口支付困难,一般进口规模越大,国际储备需求量也越大。 国际储备的作用之一就是干预汇率,因此其需求规模同汇率制度有密切关系。如果一国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且政府也不愿意经常性地改变汇率水平,那就需要持有较多的储备以应付国际汇市(因大规模投机引起的)突发性波动

13、和国际收支可能产生的偶发性巨额赤字,从而维持这一固定汇率水平。显然对外汇实行严厉管制,外汇流出就受到影响,其储备保有量也可能相对较低。,21,作为储备是一种资金的“相对闲置”,一国政府的储备往往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这必然会放弃它用以进口物资或与其他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所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增加投资收益高过存款利息时产生的收益,同时,储备的持有也会产生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物价上涨的压力,这些都形成了储备持有的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越高,储备的保有量就应越低。,22,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越发达,它为其提供的诱导性储备就越多,对利率、汇率等调节政策做出的反应也就越灵敏,政府拥有国际储备的数量

14、便可越少。反之就越多;如果一国政府同外国货币当局和国际货币金融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有较多的互惠信贷备用信贷协议,或能同其它货币当局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协同干预外汇市场,则该国政府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需求就大。,23,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界定,更是外汇储备总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最适度的外汇储备是指外汇储备保持在足以弥补短期内国际收支逆差,维护本币汇率稳定,并使外汇储备的潜在损失最小的一个储备水平。 一个国家实际持有的外汇储备是一个不断变动的量,它受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货币供应量和外债总额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分析外汇储备规模时,建立一个以最适度外汇储备为中心、具有上下限的

15、储备变化区域,是比较科学的。,24,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国外汇储备是否适量的标准是外汇储备与进口额之间的比率。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和美元危机(Gold and Dollar Crisis)一书中,总结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战后初期(1950-1957年)世界上三、四十个国家的储备状况,并结合外汇管制的考察情况后认为,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数量约为该国年进口总额的20-50%;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因政府能较有效地控制进口,故储备可少一点,但底线在20%;不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其储备应多一点,但一般不超过50%;对大多数国家来讲,保持储备占年

16、进口额的30-40%是比较合理的。特里芬的这项研究,开创了系统研究国际储备的先例。自此以后,国际储备需求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25,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时指出,“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额的储备水平,有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定额。”这种最简单的比率法现在仍是各国粗略计算本国储备水平的基本工具,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缺乏严格、科学的分析基础,特别是忽略了对影响一国适度外汇储备其他各因素的分析。因此,单纯用比率法来确定我国的最适度外汇储备必然会有所偏差。如2009年我国进口值约为10 056亿美元,按照比率法,2 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便够了,但实际上2009年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为23 991.52亿美元。,26,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管理 一国对国际储备的管理,根据本国经济的具体需要确定适度性的规模(总量管理)后,另一个问题是各种储备在总储备中的比例结构,即黄金、外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的比例分配。在黄金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