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湖镇位于石林县城东南部,距石林县城约 18公里 ,土地总面积299平方千米,辖10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民小组,主要居住着汉、彝()两个民族,总人口 16969人,其中,农业人口16434 人,占总人口的96.8 %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74 %;长湖镇素有“ 歌舞之乡” 、“摔跤之乡” 的美誉,是石林 县“ 彝”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是泸西通往省会昆明的重要门户,九 —石 —阿旅游专线穿镇而过,长湖有便捷的交通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秀美山川 调查情况如下: 在全镇10个村民委员会中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全镇18—55岁的妇女有4889人,会刺绣的有3999人,正在刺绣的有547人,从事刺绣加工的有37人,平均年收入430.9元,总收入251660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414人各村民委员会的具体情况如下:雨胜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431人,正在刺绣的有2人,平均年收入3300 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37人;祖莫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356人,正在刺绣的有7人,平均年收入300 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51人;维则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305人,正在刺绣的有71人,刺绣加工的有1人,平均年收入145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85人;所各邑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242人,正在刺绣的有32人,平均年收入556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50人;豆黑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296人,正在刺绣的有1人,刺绣加工的有6人,平均年收入2428.5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68人;舍色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576人,正在刺绣的有21人,刺绣加工的有2人,平均年收入574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52人;宜政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420人,正在刺绣的有51人,刺绣加工的有8人,平均年收入585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24人;蓑衣山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526人,正在刺绣的有4人,刺绣加工的有1人,平均年收入660元,加入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的有47人;海宜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474人,正在刺绣的有278人,刺绣加工的有9人,平均年收入561 元, ;乍龙村民委员会会刺绣的有373人,正在刺绣的有80人,刺绣加工的有10人,平均年收入13 元。
居于全县来看:石林景区内有46家刺绣加工,都是四川人在做,她们的做法是: 周三、周六到路南街上收购绣片,周二、周五到北大村街上收购绣片,她们收购的最小的绣片每片0.8—1元,最大的绣片(桌布)每片70元; 她 们加工成坐垫、挎包等多种样品,她们没有固定的客户,绣片的销售都是游客来之后订单销往各地旅游区户均年纯收入达25000元左右现在本地刺绣做的比较大的企业有4家,其中:县城有2家,其中1家是专门做加工的,石林景区有1家,阿着底有1家,现在看来做得比较大的还是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普菲家 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在 2005年3月9日 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积极探索“协会+绣品厂+会员”的产业运作模式,通过开设刺绣网站,组织刺绣展销会,会员人数从成立时的452人迅速发展到8700余人,其中石林县会员2700人协会会员不但遍布云南省的楚雄、大理、文山、西双版纳等地州市,还延伸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衡县会员由各位理事分片区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组织一次民族刺绣技能比赛协会通过组织来料加工,会员不会再为无垫本、产品无销路而发愁,真正实现了订单生产协会通过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种服务,并提供技术示范、指导、服务和信息交流,帮助会员销售自己的刺绣产品,带动会员实现增收致富。
五年来,培训会员突破20000人次,大幅度提升了会员刺绣技能,成功打造了“阿着底” 刺 绣品牌并走向国 际市场协 会成立以来,组织大批量刺绣品分别参加了北京、上海、广州、福建、哈尔滨等地的经贸洽谈展销会,还参加了马来西亚的文化艺术商贸旅游交流博览会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还与北京经销商签订了销往俄罗斯的长期供货合同,同时在北京成立协会办事机构,现在已与北京经销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协会的产品在俄罗斯、美国、新加坡、日本、希腊等国家的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2005年至2007年,平均年产值800万元;2008年突破1000万元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积压1700万元的绣品,经过协会多方努力,2010年3月俄罗斯市场恢复,并拓展了韩国市场,现在已卖出900多万元的积压绣品 在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与会的220名会员代表选举产生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第二届协会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普菲为理事会会长,普虹为副会长,毕芬为秘书长,张兰芳、黄兰芳等21人当选为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