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考研模拟题二

上传人:a****c 文档编号:64432121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考研模拟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考研模拟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考研模拟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考研模拟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考研模拟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考研模拟题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 封封 面面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 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 (克将物体产生中能够产生观念的能力称为性质, 第一性质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能与物体相分离的性质,比如体积、广袤、运动等,反映的是物体的客观状态; 第二性质同则是指物体借助第一性质在我们心中产生观念的能力,比如色、声、 香、味等,它们并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东西,具有因人而异的相对性。 2、 身心交感说 笛卡尔为了避免对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割裂,将人理解为这两种实体的联合 体,并认为这种生理与心

2、理的结合是通过大脑中的松果腺来实现的。这种理论实 质上与其心物二元论具有不可避免的矛盾。 3、 前定和谐 莱布尼茨认为, 上帝在最初创造每个单子的时候就一次性地设定了它们相互协调 一致的程序, 使得彼此孤立的各个单子在保持封闭的同时能够和谐共处于有秩序 的世界图景之中,称为前定和谐。 4、 普遍立法 康德认为,自由意志去除一切感性的外部条件,仅按照理性的本性,也就是逻辑 上的不矛盾律来设立纯粹实践理性的“绝对命令”,这样得来道德律就是最具有 普遍性的法则。康德的道德原则相应地可以概括为:“你应这样行动,使你意志 的准则始终能够同时成为普遍立法的原则。” 5、 具体的同一 黑格尔认为谢林所说的“

3、绝对同一”从一开始就是“具体的同一”,也就是包含 有差异在自身之内的同一,因此它才具有内在的冲动,能够通过自我否定而把自 己在一个过程之中实现出来。 二、辨析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二、辨析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 1618 世纪西欧哲学中就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 论的对立。 (错误。经验论和唯理论这对概念是从认识论角度来划分的,而从本体论的立场 来看,这两派中都既有唯物主义者,也有唯心主义者,使得这一时期的哲学呈现 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比如斯宾诺莎就是著名的唯物的唯理论者。) 2、斯宾诺莎把神当作“实体”,把自然当作“样式”。 (错误。斯宾

4、诺莎认为神即自然,是唯一的实体。样式是实体的特殊存在状态, 也就是具体的个别事物。)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问题。 (正确。思维与存在是整个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德国古典哲学也不例外。只是 它不再将其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特别强调 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关注理论与实践、自然与必然。) 4、与谢林的“绝对理性”不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一种合逻辑的理性精 神。 (正确。黑格尔认为谢林的“绝对理性”陷入了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主张一 切都要从理性和逻辑出来理解, “绝对精神” 也应当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精神, 这种逻辑不仅包括通常的形式逻辑,而是

5、客观世界本身内在的精神本质,是宇宙 精神的必然规律。) 三、论述题(第 1 题 20 分,第 2 题 30 分,共 50 分):三、论述题(第 1 题 20 分,第 2 题 30 分,共 50 分): 1、试析从洛克经验论发展到休谟怀疑论的逻辑必然性。 (洛克所提出的 “白板说” 将一切知识的来源都归于经验, 同时又将 “复杂观念” 和“第二性质”的原因归于心灵,实质上承认了心灵具有先天知识能力或知识形 式,并且在经验之外独断地设定形而上学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明显 暴露出经验论哲学自身隐含的逻辑矛盾。 贝克莱否定了他的物质实体却保留了精 神实体。休谟则彻底否定了一切实体,进而否定了因

6、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取消了经验论的认识论意义, 从而在将经验论贯彻到底的同时也使其陷入了怀疑 论和不可知论。) 2、论述康德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和内在矛盾。 (康德认为认识的基础是判断, 判断分为先天分析判断, 其谓词包含在主词之中; 后天综合判断,即一切偶然经验性的判断;以及先天综合判断,既具有先天必然 性又能够扩充人类的知识。 其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则是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具体分为四个问题,即:“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由先验感性论回答;“纯粹自 然科学如何可能”,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回答;“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 如何可能”,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回答; “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由先验方法论回答。与之对应,他所理解的人类知识结构被分为感性、知性和理 性,其中理性又分为消极的辩证法和积极的方法论,后者是向实践理性的过渡。 康德认识论的内在矛盾是由于严格区分自在之物和现象, 试图通过隔离的方式限 制理性本身,以回避理性的内在矛盾性即辩证法,正好暴露出辩证法是理性的本 质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