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409629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一、教材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10个一是1个十”,通过数数掌握11-20个数的顺序及读法;第二段,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学习写数;第三段,应用11-20各数的组成,探索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练习十。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数经验;注重操作活动在认数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二、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11-20各数,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并初步接触计数器上的个位、十位。这是学生数概念形

2、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书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后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教学目标1.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或两个十)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四、

3、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五、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写11-20各数。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小棒数数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1-20各数,了解它们的组成;能用11-20各数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认识2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相互间的大小。2.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初步体会数的十进制,感受由具体数数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数数、认数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数感。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十2数出来的,感受生活里的数及数在生活里的应用;能和同学交流数数的经验,了解数与数的联系。教学重点:11-20的数数和认数。教学难点:建立

4、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和认识数的组成。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数数用的小棒。教学过程:一、数数导入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 我们一起来数数,从1数到10。 再往下还能数吗?一起试试看。(让学生数到20) 小朋友刚才是从几数到几呀?这些数都是接着10后面数出来的。11-20这些数到底是多少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板书课题)二、数数认数1.认识十。 数数:小朋友们,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们能数出10根排成一排吗? 师生同时数出10根小棒排成一排。 提问:这里有几个一根,是几根?(板书:10个一) 让学生说一说:10个一根是10根。 引导: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

5、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操作)。 追问:这一捆是几根?是几个十?(板书:1个十) 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是把几个一根捆成了1个十根,也就是几个一是1个十? 指出:满10个一根就要捆成1捆,是1个十根,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小棒图再填空,并集体说一说:10个一是1个十。2.数出12。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1个十。现在让你摆小棒,要能一眼就看出是12根,你想怎样摆?自己摆一摆,和同桌交流摆法。 学生摆小棒,同桌交流或改进摆法。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是12 根? 指出:为了一眼看出摆的是12根,就要先摆1捆是一个十,再添2根就是1

6、2根。(教师边说明边摆出12根)请小朋友都用这样的方法摆出12根。 引导:请大家看小棒说一说,这里几个十添上几个一是12?指导学生说: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3.认识十几。(1)引导:现在要数出11根小棒,你准备怎样摆?请小朋友摆一摆。 指名板演摆11根小棒。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这是11根?指出:1个十再添上1个一是11(在小棒下面板书:11),也就是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学生说一说: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领学生读数:十一。 追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1?(2)引导:小朋友现在摆的是11根(教师另摆出11根),我们接着一根一根地再数2根,看看是多少根。(师生共同

7、摆小棒数数) 追问:现在数出了多少根?看小棒想一想: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3?(在小棒下面板书:13) 学生说一说: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学生读数:十三。(3)教师另摆出13根小棒。引导:我们现在摆出的都是多少?你能接下去数小棒,摆出19根吗?师生共同接着数出19根小棒。 提问:这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板书:19) 学生说一说;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学生读数:十九。(4)回顾归纳:回过来看看我们数出的数,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从这里可以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学生说一说:1个十和几个

8、一合起来是十几。4.认识20。 引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摆的小棒,从11数到19。(集体数数) 现在有19根,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添1根,数出是多少。 提问:现在数出了多少? 说明:19再添上1是20。让学生说一说:19再添上1是20。 启发;现在右边又满10个一,你想到要怎么办吗? 要求学生跟教师一起,把10根再捆成1个十,把2个十放在一起,说明这是20。(板书:20) 领学生读数:二十。 追问:看小棒,几个十是二十?(板书:2个十是20)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完整。学生说一说:2个十是20。5.读数、数数。读一读黑板上的4个数,强调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2个十是20。 让学生直接数数

9、,从11数到20,再从7数到17。三、练习内化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抓一把小棒数一数,看有多少根。 提问:你数出的是十几根?怎样摆能让同桌一眼可以看出是十几? 请你摆一摆,让你的同桌说出你摆的是多少根,是1个十和几个一。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今天学过的数,在我们的直尺上就能找到。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 要求学生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再从20倒着读到0。 让学生(不看尺子)按顺序从0数到20。 提问:直尺上的数从左往右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指出:直尺上的数从左往右越来越大,排在左边的数总比它右边的小,排在右边的数总比它左边的大。 提问;比10大的数在10的哪边,比

10、10小的数在10的哪边? 比10小1的数是几,比10大1的数是几? 比19小1的数是几,比19大1的数是几? 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前面一个呢? 说明:11和13分别排在12的前面和后面一个,是和12相邻的两个数。(领说:相邻的两个数) 和16的相邻的是哪两个数? 让学生看直尺上的数,从0起两个两个地读一读,再五个五个读一读。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先猜一猜草莓、雨伞大约各有多少。 数一数是多少,看谁猜得准。 指导数数:这么多草莓,要按照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上往下;数一个就在这个草莓上画一笔做一个记号,做到不重复数。(适当示范) 启发:数满10个的时候你打算怎样

11、做,就能一眼看出是多少颗草莓了? 指出:数满10个就圈起来,可以看出有1个十和几个一,就是十几。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数草莓、雨伞,看各有多少,谁猜得准一些。 小结:要知道是十几,可以数满10个圈一圈,看有1个十和几个一,就是 十几。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看题,说说这里的数是在哪里看到的。 由学生分别读一渎这些数。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11-20这些数。5.做“想想做做”第6题。提出要求:比赛翻书,老师说一个页数,看谁最先找到。在课本上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要求:小朋友用手比画一下,10张纸有多厚,20张纸有多厚。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用今天

12、学习的数说一句话吗?课题:11-20各数的组成和写数 课时: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演示、操作和思考,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的读、写11-20各数,进一步了解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2.使学生经历“用小棒表示数用计数器表示数用数字表示数理解数的组成”的过程,体会数学抽象过程,发展直观思维和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3.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的体验,培养认真读数、写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111-20各数的写法和组成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读数。谈话:小朋友

13、,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这些数,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数字卡片,学生齐读: 18 14 15 20 19 11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地研究这些数,进一步明确数的组成,并学会写数。(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11的组成和写法。提问:小朋友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又对又快地摆出11根小棒的吗?黑板出示:提问:这里1捆表示(1个十),1根表示(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说明:除了可以用小棒表示数以外,你知道还有别的方法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学数学的新朋友(出示计数器),它的名字叫计数器。(让学生说:计数器)计数器上有很多数位,今天我们先认识其中的两个数位:从

14、右边起,第一个数位是个位,第二个数位是十位。 追问:谁能看着计数器连着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让学生集体说一说。 引导:在相应的数位拨上数珠就可以表示数了,那么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11呢?现在看黑板上的计数器。(黑板画出计数器图,在引导中相机画出数珠) 对照小棒图看,1捆小棒表示(1个十),在十位上拨颗数珠,就表就表示1个十。(表示出数珠) 追问:谁听明白了,十位上的1颗数珠表示什么? 启发:1根小棒表示(1个一)。猜猜看,1个一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说明:在个位上拨1颗数珠,就表示1个一。(表示出数珠) 追问: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上都是1颗数珠,它们表示的数量一样吗?各表示多少?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并让学生读一读。 讲解:怎样对照计数器来写11呢?先看十位,十位上1颗数珠,就在十位上写1表示一个十;再看个位,个位上也有1颗数珠,就在个位上写1表示1个一。(板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