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思修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408150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思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思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思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思修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思修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思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思修的(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工商管理学院 组长 黎坤兰 组员 杨柳漫波 陈斯敏 陈淑娴 陈淑萍 黄夏 冯欣 陈卉怡3.摘要、关键词5.作业计划8.思考12.思路及内容14重点难点16问卷及分析结论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摘要:网络社会是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上的人类交往实践活动的共同体。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的缺失表现在:公民主体身份意识迷茫、权利义务意识模糊、自由平等意识扭曲、民主法制意识虚幻、发展意识淡薄缺乏等。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公民自身、国家层面、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技术发展等方面。可以考虑的培养路径有:公民网络社会身份的准确定位、网络社群组织的作用发挥、网络文化方向的

2、教育引导、网络规范体系的逐步构建、网络环境治理的现实转化等。19 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从人类的衣食住行、企业的运作发展、工业技术的改良与创新、地区联系的方式转变乃至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化都可见到互联网在其中的影响力与贡献性。网络从最初的用于军事方面,到后来的民众浏览新闻、查阅资料,直至现在的聊天、购物、视频、听歌等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人们开始不在固定时间守着钟意的电视节目,而是在空闲时上网搜索优酷土豆;人们不再因为忙碌而无法逛街购物,而是兴趣来时点开淘宝卓越;人们也不再因为高额花费而忍受思念亲人之苦,只需网络电话就可越洋交流世人惊喜地看到,因为网络,一批批精英高尖科技网络企业

3、如:百度、阿里巴巴等正在成长崛起,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愈加成熟的产业链甚至产业网,用科技服务社会,用成果奉献国家。更有网络运作的成功企业家为世人敬仰崇拜,如: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盛大总裁陈天桥等等。在这个缺乏领袖的时代,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今后的职业规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 90 年代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已经不再以“天之骄子”自诩。 “80 后”“90 后” “蚁族”等对这几代人的客观词汇, “芙蓉姐姐” “神仙妹妹” “凤姐”等网络红人的一夜爆红, “范跑跑” “楼歪歪”等对社会和政府的群众监督,成为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链接与对抗。而作为网

4、络用户的主体,大学生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他们在网络上晒自我、晒心情、晒出他们的价值观,而更多的专家学者也开始着手通过网络研究当今的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价值观。网络是朝气昂扬的大学生能够快速表达真实看法成为了可能,这对于培养具有现代社会公民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但因为网络民众的行为具有隐匿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特点。社会上,当今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在某些方面缺失严重,对某些社会现象和政府政策存在偏激观念以及大学生通过网络违法、网络犯罪屡见不鲜,这无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更应吸引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世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仅是了解、遵守国家制度,而是一

5、种对国家政策和民族文化传统美德背后理念及价值的信仰和捍卫。因此,网络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的关注对象,更是社会进步,国家未来发展,影响世界的一个严峻挑战。2.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的培养”之作业计划何为计划呢?计划就是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相应地,我们小组为了这个课题制定了相应的作业计划。那为什么要制定“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的培养”

6、之作业计划呢?这是因为计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从事计划工作并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把握计划的性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计划的普遍性,计划的首位性,计划的科学性,计划的有效性而且我们须知,计划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计划是组织协调的前提;计划是指挥实施的准则制定计划的程序任何计划工作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或步骤。虽然小型计划比较简单,大型计划复杂些,但是,管理人员在编制计划时,其工作步骤都是相似的,依次包括以下内容:一 认识机会认识机会先于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以前,严格来讲,它不是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计划工作的一个真正起点。因为它预测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清晰而完整地

7、认识到组织发展的机会,搞清了组织的优势、弱点及所处的地位,认识到组织利用机会的能力,意识到不确定因素对组织可能发生的影响程度等。认识机会,对做好计划工作十分关键。而这次的机会就是思修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这次作业。二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的第二个步骤是在认识机会的基础上,为整个组织确定目标,目标是指期望达到的成果,它为组织整体和各成员指明了方向,描绘了组织未来的状况,并且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组织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以便落实到各个成员、各个活动环节,形成组织的目标结构,包括目标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我们的目标就是思修作业的大完满。三 确定前提条件所谓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计划

8、工作的假设条件,简言之,即计划实施时的预期环境。负责计划工作的人员对计划前提了解得愈细愈透彻,并能始终如一地运用它,则计划工作也将做得越协调。按照组织的内外环境,可以将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分为外部前提条件和内部前提条件;还可以按可控程度,将计划工作前提条件分为不可控的、部分可控的和可控的三种前提条件。外部前提条件大多为不可控的和部分可控的,而内部前提条件大多数是可控的。不可控的前提条件越多,不肯定性越大,就愈需要通过预测工作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大小。这次作业时间是从9.2810.20,期间有一个国庆长假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搜集资料,组内的国庆安排就是小组各成员于放假期间做好资料搜集工作,

9、包括网上热点事件等的评论以及以往调查问卷的内容与格式等。四 拟定可供选择的可行方案编制计划的第四个步骤是,寻求、拟定、选择可行的行动方案。通常,最显眼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案,对过去方案稍加修改和略加推演也不会得到最好的方案,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方案或通常人提不出的方案,效果却往往是最佳的,这里体现了方案创新性的重要。此外,方案也不是越多越好。编制计划时没有可供选择的合理方案的情况是不多见的,更加常见的不是寻找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而是减少可供选择方案的数量,以便可以分析最有希望的方案。即使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我们还是要对可供选择方案的数量加以限制,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最有希望的方案的分析

10、方面。由于我们组有八个人,都各自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一共产生了两个可行方案。五 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在找出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检查了它们的优缺点后,下一步就是根据前提条件和目标,权衡它们的轻重优劣,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它一方面取决于评价者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取决于评价者对各个标准所赋予的权重。评估可供选择的方案,要注意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认真考察每一个计划的制约因素和隐患;第二,要用总体的效益观点来衡量计划;第三,既要考虑到每一个计划的有形的可以用数量表示出来的因素,又要考虑到无形的、不能用数量表示出来的因素;第四,要动态地考察计划的效果。鉴于此,我们小组开

11、了一个小会,详细地分析了两个可行方案的利弊饿。六 选择方案计划工作的第六步是选定方案。这是在前五步工作的基础上,作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决策的实质性阶段抉择阶段。我们对于两个方案的取舍采取了折中的态度,将 A 计划的模块思想保留,将 B 计划的小组讨论汇总保留,将 A计划的小组分工个人负责思想落实,但也保证小组内个人的合作与交流。七制定派生计划基本计划还需要派生计划的支持。八 编制预算在做出决策和确定计划后,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把计划转变成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编制预算,一方面是为了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是使企业更易于对计划执行进行控制。定性的计划往往可比性、可控性和进行奖惩方面比较困难

12、,而定量的计划具有较硬的约束。小组成员 9.2810.7 10.10 10.12 10.20杨柳漫波陈斯敏陈淑娴黎坤兰黄夏确定小组成员,小组组长,分派国庆任务,搜集资料,组长汇总。派发调查问卷,回收并统计问卷,开小组会议,讨论调差结果,并制定比较两个可行方案,并最后采取折中态度,确定了小组成员的个人分工。成果提交冯欣陈卉怡陈淑萍可行方案两个3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思路与方法3.1 基本内容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1、网络社会的定义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源于社会组织,社会变化以及由数字信息和通信技术所构成的一个技术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2、公民意识的定义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

13、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二、网络社会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从网络社会公民意识的社会维度考察,网络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世界,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要考察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的内涵,需要从不同的 a 角度进行解读。从社会角度来看

14、,公民意识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即分为开放意识、沟通意识、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这是因为网络社会对于公民意识的要求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对上述方面的探究与讨论,得出了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结论。三、如何培养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首先,必须知道的是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寻找解决的方法。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的缺失表现在:公民主体身份意识迷茫、权利义务意识模糊、自由平等意识扭曲、民主法制意识虚幻、发展意识淡薄缺乏等。可以考虑的培养路径有:公民网络社会身份的准确定位、网络社群组织的作用发挥、网络文化方向的教育引导、网络规范体系的逐步构建、网络环境治理的现实转化等。要在网络上设置

15、公民意识教育的专栏,系统介绍公民知识、国家政体、公民权利和义务等,还可以举行涉及公民意识方面的热点问题的网上讨论,为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自我教育提供条件具体的措施是:1从制度层面上讲,建立相关制度和实施体制。2从外部环境角度上讲,创建和培育和谐的校园公民意识培养环境。3从公民意识生成规律角度讲,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大学生当前只注重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轻实践;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的显著特征是从自身的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4从大学教育的实际的角度讲,高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师德示范作用和相关课程的主渠道作用。5结合大学生的“伦理”、“心理”、“生理”的基本状况和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系

16、统性的解决措施。一、基本思路本课题试图以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社会和倍受关注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为主体,通过对已有实证材料的梳理、进行个例分析,探讨在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寻求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试图找回那份在网络社会中缺失的公民意识。探究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分析,然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和概括,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二、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具体方法取决于研究事项的性质、研究的预期目标以及对象之间的沟通能力等因素。针对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研究法,同时辅助采用现场访谈法。三、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具有系统、面大和高效率等特点,但由于书剑的限制和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特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