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406883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周应恒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报告提纲,一、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背景与机理 二、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与类型 三、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 四、不同类型农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一、园区发展的背景与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时代强音 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农业体系如何走向现代? 现代农业:现代化装备,现代科技,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经营形式,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农民 小农的知识局限与风险厌恶特点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示范推广。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为现代集约型农

2、业示范窗口的农业科技园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背景与概念,2001年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员联合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首批评出全国2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各地政府快速推进,不断创新。各类农业科技园、科技示范园;高效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旅游休闲园,生态农业园,农产品物流园等等不断涌现 2008.10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明确写道:“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10.9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发布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南京市-18个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1初科技部再次批准第三批27个国家

3、级农业科技园区 本报告统称现代农业园区,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 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农业园区发展背景,背景分析一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大提高,要求生产要素重新组织,在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而园区正是这样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背景分析二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

4、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了困境,而农业示范园的出现,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背景分析三 农业科技园区是世界先进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对我国传统农业冲击的产物。这种冲击首先来自于在北京的以色列示范农场和上海孙桥引进的荷兰全套玻璃温室和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这两个农场通过全套引进国外的温室设施、优良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等技术并进行示范,使国人看到了世界现代农业的崭新风貌,引出跟风热潮。 背景分析四 发展农业科技园区是实现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应对挑战的现实选择。园区以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龙头带动方

5、式为主要手段,易于实现对农产品品质的控制,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背景分析五 农业科技园区也是都市休闲和观光农业需求的产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居民在寻求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节假日的增多进一步促进了旅游市场的繁荣,农业园区则是休闲度假的一个较好的去处。,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7,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理论根据,现代科技的推广与普及机制 农业的多功能发展需求 现代农业的集约化化要求,农业园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农业区位理论 以城市为中心,按照离城市远近来划分不同的农业类型区。对农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不同生产基地的合理分工,具有指导意义。 发展极理论

6、强调中心城市作为产业中心和市场枢纽的作用。中心城市作为发展极,一方面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集聚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又把增长和发展方向通过技术、组织、要素、信息等渠道向其周边地区扩散,从而使区域经济通过多层次的发展极在不同的点上带动经济增长。农业园区应成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极,农业园区应通过集聚和扩散农业新技术,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 复合生态农业理论 认为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农业环境与资源(大气、土壤、水域)和农业技术经济(农业商品交换、农业组织管理、农业科技教育)等3个二级子系统9个三级子系统组成,形成严格有序的结构,各子系统之间必须协同有序地运行。要求农业园区以促进复合

7、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核心,以合理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为手段,使园区持续、稳定、高效、协调地发展。,农业园区建设的相关理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强调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的渗透,利用高新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大农业的关联产业。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发展方向、运作手段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农业接口工程理论 在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中的能量、物质、信息汇集交换场所称为接口,认为农业接口工程是由肥料工程、饲料工程、加工工程和储藏工程四部分组成,搞好农业接口工程是使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园区要强调种养加、产供销、技贸工农一体

8、化的经营体系,通过接口工程形成循环经济。龙头企业要抓住接口工程。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 认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本质是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它以技术成果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体,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系列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园区可以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应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的密集住所或活动基地。,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科技提升现代农业,附加价值,产业价值链,科技创新活动,现代知识农业,自有品牌,专利技术,传统农业,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1,技术商品化过程,技

9、术商品化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之意义将科研成果从研究环境中转化成为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 技术商品化过程:,技术 构想,技术研发与产品设计,产品 量产,推广 上市,运营 获利,引起兴趣及投入,寻求资源,调动市场 要素,调动互补资产传递价值,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2,技术来源,农业(小农)宜以产学合作的方式取得关键技术,进而接受学界辅导或进入孵化中心扶植完成技术商品化,内部自行开发,外部取得,产学合作 其他企业合作 合资开发,并购 专利授权 技术转移,外部取得合作研发,外部购买取得技术,技术来源,2018/12/26,南京农业大

10、学经济管理学院,13,二,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与类型,精品生产、加工功能。 示范功能。 带动功能。 教育功能。 休闲观光功能。,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4,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拓展,生产中心 土地、人力+资金、品种、技术 孵化中心 研究创新 创业辅导 行销推广 营运管理 招商中心 农业投资 物流中心,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5,为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树立新样板。 为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途径。 为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打造新基地。 为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农户与市场的

11、有效对接搭建新平台。 为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开辟新渠道。,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6,现代农业园区的特点,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组织形式。 一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新的制高点。 二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新的生长点。 三是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结合的紧密型结合点。,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7,现代农业园区的分类,农村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 :包括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高新技术示范园、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园、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园等。 农业产业化园区

12、:包括粮食生产产业化、肉类生产产业化、奶业生产产业化、温室业生产产业化等 农业旅游园区:主要包括农业观光园区(休闲农业园、holiday farm)采摘农业园、民俗观光园、保健农业园、教育农业园(提供农业认知、体验与教育)等。 城市型生态农业园:其是以农民为主体经营的生态庄园,在城市可称为市民生态农园 社区支援农业(CSA) 生态餐厅园区 包括温室餐厅、体验餐厅等。 农产品物流园区,国际上的农业园区,Demonstrate Farm: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题的示范农场 Holiday Farm:以农业观光和休闲为主题的假日农场 Educational Farm :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提

13、供农业认知、体验与相关教学服务,中国农业园区的分类-园区项目的角度,1)开发区型 其特点是先确定一块地(或一个地域),主办单位将它规划完毕,并完成基础建设,请其他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进入园区运作具体的科技开发项目或产业示范项目。在这种园区,项目是在主办者的统筹规划下,由不同的投资主体去开发和组织实施。园区本身不是农业龙头企业,而是农业龙头企业的聚集地,园区主办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与设施的租金和服务费。 2)科技开发型 园区主办单位掌握具体的科技开发项目,围绕产品的产业化开发而搞科技示范园。园区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科技项目运作的情况和经济效益。园区主办者本身就是一个龙头企业。主要收入来源是产业的

14、销售收入。 3)科技展示型 在给定的地域内,以新品种、新农艺、新材料、新的种植模式等集中试验、示范、培训和展示。在这类园区,项目的特点是中介服务,园区的主办者是中介性质的企业,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新品种、新材料的推广费用、销售佣金和培训收入。,园区项目设置的10大要点,科技含量 功能需要 经济效益 社会影响 环境保护 投资风险 开发难度 政策支持 本地特色 有利招商,2018/12/2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1,现代农业园区的模式,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

15、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超大模式,批发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以“绿色生态产业链”为核心,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整合,经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致力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绿色生产资料开发、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绿色栽培模式模式、绿色营销网络拓展,构建起一条从种子、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供应到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到社区专卖、网络、出口创汇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致富。 特点: (1)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标准:超大绿色有机蔬果企业标准。 (2)二个权威机构认证:国家

16、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3)三大保障系统:有机生产资料开发保障系统;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持系统;遍布全国各地农产品生产供应系统。 (4)四大分销网络体系:社区连锁专卖网络;单位配送网络;电子商务批发网络;出口网络。 (5)五个统一栽培模式:统一的果蔬良种(超大提供);统一品牌认证;统一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统一栽培标准和技术规程;统一检测(分级、包装、品牌)。,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超大模式,做法 (1) 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与农民对接; (2)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形式; (3) 自建基地和自控基地两种:13个省市、30多自营基地,面积达50多万亩;13个省市、40个自控基地,面积达80多万亩。 (4) 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 (5) 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效益 (1)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人; (2)带动农户达2万户; (3)农民人均增收15002000元; (4)公司年均销售收入达4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孙桥模式,孙桥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