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06475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一)陈涉世家【甲】吴广素爱人,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日:“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日:“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 3 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日:“诺。 ”须臾,梁睨籍曰:“ 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会稽守;会

2、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吴广素爱人 素: 比至陈 比: 使公即恒楚将 将: 是时恒楚亡 亡;(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胜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唐雎不辱使命【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

3、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4、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2【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 11 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5、,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陛殿前的台阶。少通“稍”。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发打开。揕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绕。卒“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1)长跪而谢之( )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寡人谕矣( ) (4)图穷而匕首见(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3.翻译下列句子。(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2)使毕使于前。_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

6、一项是(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三) 隆中对( A)【甲】亮躬耕陇亩凡三往,乃见。【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

7、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注释:扶风:汉朝郡名 平陵:汉朝县名徐:徐县汉朝县名 永平:汉明帝年号 固:班超的哥哥班固, 汉书的作者 校书郎:官名 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 分)3(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由是先主遂诣亮(3)不耻劳辱 (4)尝辍业投笔叹曰1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1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 分)(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译文

8、:(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译文:20.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 分)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通假字是,本字是21.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答:(B)甲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

9、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4分)A. 自董卓已来( ) B. 利尽南海( )C.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 D. 益州既定( )16.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分)A.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B.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17. 乙文中写隆中对策过程的句子是:18. 阅读甲文,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是:(3分)A. B.C.19. 甲文中,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

10、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1分)4(四)出师表(A)【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燕。(节选自燕昭王求贤 ,有删改)【注】厚:丰厚,用做动词涓

11、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三:指很多,虚数致:招来见事:被任用凑:聚集,奔赴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由是感激(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 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 / 况贤于隗者乎 B.受任于败军之际 / 臣闻古之君人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遂许先帝以驱驰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 分)士争凑燕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 分)(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文:(

12、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译文:12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2 分)(B)甲侍中侍郎郭攸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相:担任国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自下:谦虚。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

13、谦卑。对:回答。16解释下列短语。 (2 分。任选 4 个作答)(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 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5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

14、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4 分)(C) 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今贼适疲于西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