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解释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词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05519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解释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词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文言文《解释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词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解释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词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解释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词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梳理一、文常填空1、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史记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表、 书、本纪,世家,列传,共篇,余万字。3、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写的是赵国和秦国的矛盾,侧重表现的是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后一个故事写的是廉与蔺的矛盾,侧重表现的是蔺相如的爱国精神。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一)通假字 可与不。 “不”通“否” ,表疑问语气。 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

2、通“捧” ,用手托。 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 ,朝廷。 如有司案图。 “案”通“按” ,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 ,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 ,仔细。 请奉盆缶。 “奉”通“捧” ,托、举。(二)解释一词多义1 、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2 、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

3、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3 、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4 、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5 、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6 、以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7、之得璧,传之美人(它 代词) 即患秦兵之来(取独)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的 助词) 均之二策(这 代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 代词)8、于闻于诸侯(在 介词)

4、故燕王欲结于君(和 介词) 归璧于赵(到 介词) 使不辱于诸侯(被 介词) 苛政猛于虎也(比 介词)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对 介词)(三)解释古今异义 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嫔妃;左右:身边侍从)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近亲及姻亲) 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走上前进献)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表空间)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盟约)(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

5、刀杀) 乃使从者衣褐(衣:穿)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b.名词作状语: 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 ,在朝廷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相如奉璧西入秦 (西:向西) c.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 归:使回去) d.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五)特殊句式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2、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判断句 3、我为赵将 判断句4、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判

6、断句 5、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句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被动句7、臣诚恐见欺于秦而负赵。 被动句8、使不辱于诸侯。 被动句 9、何以知之 宾语前置 10、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 11、拜送书于廷 介宾短语后置:1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宾短语后置 三、请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

7、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 , “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

8、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3)刻画人物详略得当,运用反衬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