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素材选用的升格模拟巩固特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405553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节 素材选用的升格模拟巩固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4节 素材选用的升格模拟巩固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4节 素材选用的升格模拟巩固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节 素材选用的升格模拟巩固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4节 素材选用的升格模拟巩固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节 素材选用的升格模拟巩固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节 素材选用的升格模拟巩固特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 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坠地而死。接下来的瞬间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捧起小鸟,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这瞬间一幕让我们想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贵。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思路点拨:生命是珍贵的,可它又是脆弱的;生命是美丽的,可它又是短暂的;生命是精彩的,可它又是易逝的我们 可讴歌生命的美丽与精彩,也可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可以写人的生命展现的博大,也可以写一 颗小草的生命的美 丽;可以写生命的绚丽多姿,也

2、可以写生命的浩瀚壮烈总之,当我 们静静地凝望时,生命的精灵就会在笔端摇曳起动人的舞姿。例文 点评绽放生命的光芒一棵芦苇会思考吗?会的,只要 赋予它生命!题记虽然现在只是一棵幼苗,只要不怕 风雨, 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的;虽然现在只是涓涓细流,只要永不懈怠,终会拥抱大海的;虽然现在只是一只雏鹰,只要跌几个跟头,终会占有蓝 天的是的,生命是有价值的,要实现其价值,就要让它闪熠光辉,绽放光芒,演绎人生的精彩!天地万物,大自然赋予了生命,它们各自以其生命的姿态,装点着这个美丽的世界,诠释着自己,用独特的方式热爱着大自然,热爱着自己的生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一步步地往上爬无论有多远,无论有多高,她都不

3、会甩弃自己的家,永远 都拉着它向前迈步,向上攀登生命对于这个小动物来说,也许只有不断地前 进,才是她 绽放生命之光的方式,用这种生命的姿态来诠释。如果有人问我:“你希望你下辈子成为什么?”我或许看着远处的那片绿,告诉她:“我愿意成为一棵 树。 ”绿是生命的颜色,我爱它的奋发向上,充满蓬勃的生机,也爱它绿得可 爱!在我印象中, 树永远都是 长着繁茂的叶子,撑开那翠绿的大伞,为人们提供一片荫凉。树爱的是绿,绿也爱的是树,所以,当叶子逐渐变黄,树就会毫不留情地让它飘走,从不挽留也许,只有绿才是诠释树 的生命的一种表达,也只有这样,树才能绽放它的生命之光风告诉我:“其实我是有生命的。 ”哦!我知道了,

4、我 见到你在向叶儿招手,向花儿微笑!雨也告诉我:“我也是有生命的。 ”哦!我也看到了,你在向草儿弯腰、点头!我感觉到你 们的存在,你 们都传递着生命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来轻轻地告诉我,春天到了,生命绽放的季节来到了!原来,生命是如此的微妙,它的光芒是如此的闪亮、耀眼!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生命的伟大和质朴,体会在荒凉生命中的温情,一起来敬畏生命!你生命长河里有多少颗闪亮的珍珠?也许,它还在等待我们去发现,期待着我们去寻觅。生命的光芒,应该是五彩缤纷 的, 闪亮夺目的!在我们的心灵里,有多少颗令人痛苦的沙子?请把它们一一挑拣出来, 让阳光射进 潮湿的心扉, 让心灵再次看到阳光生命的阳光!如果人生是一次

5、采集,那我就会把最美,最甜的果子采下,酿成一壶醇醇从自然的生命入手写起,小角度,易驾驭。用精彩的语言开启下文,是为妙笔!蜗牛之例,发人深思!把树的生命阐释的淋漓尽致,再次展现了生命的美丽。“风儿有生命” ,“雨也有生命” ,把生命的主题普及万物,写出了生命的微妙与博大。深化了主题。生命需感悟,此语奇崛!由物及人,再而及己,最后再次道出自己对生命的酒;如果人生是一次酿造,那我就会去 寻找最鲜,最美的蜂蜜,去酿出生命中最好、最甜的蜜糖;如果人生是一串珍珠,那我就会小心翼翼地将每一颗珍珠都擦得晶莹透亮,因 为它们是我的生命之珠。我要让自己的生命绽放七彩的光芒!生命,原来是需要这样的体会与认识,彰显主

6、题,呼应开头。总评:生命是一个人们很关注的话题,有很多人只是把目光投射到人类的身上,而对我们身边的一切却是漠视的,习作者却以一颗善感的心及深情地目光对大自然的一切予以关注,挖掘出每一个生命的可贵和价值,热情地赞美讴歌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形象的比喻,大量的排比句式的运用给人感染和气势,也引人思考,让人反思。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说,如果苏轼在他的一生中没有被 贬,没有遭遇那么多的人生挫折,而是仕途 畅通地度过了一生,那么就不会有 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千古绝唱在历史的深处盎然奏响,就不会有传承后世的精神薪火照亮一方 绚丽 的天空。请以“挫折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

7、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不得抄袭。思路点拨:鲁迅的一生都在为我们民族招魂,那么,重铸我们民族灵魂的任务究竟完成了没有?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 终 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写作可从“国魂” “民族意 识” “时代精神” “集体精神 ”“个人之魂”等角度立意。例文 点评风,可以穿越荆棘2009 年考生生命如风。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却跋山涉水,在 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

8、了 这个比喻的真谛:唯有风,可以穿越 荆棘。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 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疲。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不挠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 观的痕迹。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 飞沙走石来过,我 们布满伤痕,却还要面对一片片 荆棘的丛林。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 ”或许回首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

9、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顿悟。题目新颖别致,富于文采,充满哲理。告诉阅卷老师:我很有创新精神。开篇比喻, “生命如风” ,看似突兀,实则清新自然,随即解说比喻。告诉阅卷老师:我写的内容紧承题目,紧扣话题,主旨明确。以狄金森对“人生如同篱笆墙的内外”的描绘来抒写生命须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荆棘,只有战胜了挫折与痛苦,生命才能焕发光彩。告诉阅卷老师:“

10、生命如风”的比喻并非凭空生造。引用梭罗的名言,回首远古,进一步抒写生命无法回避挫折与痛苦,生命如风,唯有穿越荆棘。作者回望历史长空,以真实的故事来打动人,具有很强的说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梵高看见了风。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懒散地躺着,纠结于一个难解的疑问与痛苦: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卖不出去!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轻视、被鄙弃的巨大痛苦!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幸而他看见了一阵风穿过向日葵田地。那阵风被阻挡了,发出愤怒的吼叫。然而它们向前!向前!全然不顾被招

11、摇的枝干划破身躯,它们成功了。于是他也成功了。向日葵等画作在他死后不久,直至今日,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关于风的故事太多。在风吹着号角越过一座又一座沉默的荆棘林时,相信很多睿智的眼睛已经看到它在昭示着什么。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唯有学习风,我们才能藐视一切挫折,让痛苦烟消云散,让快乐洒满旅途!服力。因乌台诗案而遭受贬谪的一代文豪苏轼,在短暂的彷徨之后,终于勇敢穿越人生的荆棘,寄情山水,名垂千古。告诫人们:挫折,痛苦,唯有忘记。著名画家焚高,曾遭遇被轻视、被鄙弃的挫折,曾懒散地躺在向日葵田地中,但他看见了风,勇敢地战胜了巨大的痛苦,他的生命如同他画笔下的“向日葵”一样绽放出耀眼的光彩。笔触伸向

12、另一片天空,行文大胆,收放自如。体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告诉阅卷老师:材料丰富,思路开阔,阐述全面而有力。结尾深化中心。古今中外的事实昭示着人们,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唯有学习风,才能在遭遇挫折时战胜痛苦,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再次告诉阅卷老师:这是我的立意。总评:本文通篇以风为喻,寄情于风,抒写了我们要学习风,要以风穿越荆棘之精神来藐视一切挫折,让痛苦烟消云散,让快乐洒满旅途的坚定信念。标题不落俗套,富于文采,韵味十足。开篇设喻,紧扣话题,饱含哲理。然后审视历史,评说古今,议论中外,层层推进,主题鲜明。狄金森,苏轼,焚高这一个个辉映历史星空的智者,他们如风的生命,穿越了人生的荆棘,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启示着我们“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 “唯有学习风,我们才能藐视一切挫折,让痛苦烟消云散,让快乐洒满旅途!”全文大胆设喻,构思新颖,收放自如,行文洒脱,语言清新,诗意浓郁,获得满分,当之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