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01583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阜阳师范学院 03 级杜兴亮提要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集儒道佛于一身,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空静”观思想是其后期文学创作的主要观念,其中包括佛家的空静观思想和道家的虚静观思想。在这种“空静”观思想的作用下,苏轼的诗、词、散文都表现出了新的艺术特色,并对其审美价值的取向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键词 “空静” 水月 豪放词风 山水诗 影响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集儒道佛于一身,因此有人说“杂”是苏轼思想的主要特征。 但是苏轼对儒道佛思想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而不是任意的,因此,我们应当说,苏轼思想“杂而不乱”。比如苏轼对佛道思想的吸收则避开了佛老人生虚无思想,宗教命定论观

2、念等思想,多选择佛老思想中积极的一面,“空静”观思想则是其综合佛家空静观和道家虚静说的结果。前人对苏轼与儒道佛的关系已经论述详尽,然而佛道思想中对苏轼文学创作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空静”观思想前人却很少单独涉及。本文将从苏轼“空静”观的产生、内涵及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和影响等方面做进一步论述。 一、 苏轼“空静”观产生的背景及内涵(一) 背景苏轼”空静”的文学创作观念的形成,首先与其生活的时代,他一生的宦海沉浮及其性格气质是分不开的。苏轼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北宋时期,他一生经历了从宋仁宗到宋徽宗五位皇帝,他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引发“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四年,他的后半生几乎生活在不断的贬谪之中,先是黄

3、州,再是惠州、詹州,人生的失意便也随之越积越厚。然而挫折与磨难往往能够使人从沧桑中体味到生活的真义,使人的精神不断得到升华。另外,苏轼天生就具有豁达开朗、狂放不羁的性格,所以在历经生活上的一连串磨难打击之后,使得苏轼在苦难之中练就一种旷达从容的品格,以及“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为苏轼潜心佛老提供了条件,为其“空静”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佛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也是其“空静”观形成的重要原因。苏轼在历经磨难之后,必然会投身佛老,摆脱儒家思想的某种束缚,从中寻求慰藉。魏晋南北朝时期,玄佛合流,使得佛家的空静观与道家的虚静观相互融合,这种超凡脱俗的思想很容易被中国古

4、代文人所接受,成为他们度过人生困境的良方,并促进其艺术思维的飞跃。苏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其独特的“空静”的文学创作观念,并在艺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最终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位风格迥异的作家。(二)内涵何为“空静”观呢?有人这样定义:“禅宗无往的思维方法决定了其对万事万物灵活多变不主故常的态度。老庄的顺应自然的思想,形成了苏轼随缘自适,任天而动的态度,这两种思想交织在一起并与苏轼坎坷的经历相互激发就孕育出万事皆幻五蕴皆空静中观物的思想,即空静观。” 其主要内容包括:佛老清静无为,不为而为的思想;看穿忧患,因缘自适的思想;归真返朴,超脱旷达的思想,以及虚静待物的思想等,这种“空静”观思想在

5、苏轼文学创作上,则有其独特的内涵。其一,“空静”观是苏轼文学创作的构思理论。苏轼在送参寥师中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空静”的创作心态。苏轼认为,“欲令诗语妙”,必须保持“空静”的创作心态,唯其“空”,才能容纳万景,抛弃一切芜杂的思绪 ;唯其静,才能看清群动,摆脱世俗生活的困扰。所以,在苏轼看来,只有保持“空静”的心灵,才能够创作出清新隽永的诗作。其二,“空静”观体现出苏轼独特创作视角。苏轼在历经宦海沉浮之后,练就了一种旷达从容的意志品格。他看穿忧患,因缘自适,在创作上体现出了另一种审美视角,常将人生、世界染上了一种喜剧式的、无所谓的色彩。

6、比如在黄州,苏轼写道:“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迁老退居见寄)在詹州,他写到:“回视人世间,了无一事真。”(用前韵再和孙志举在饮酒诗里,他借题发挥:“我观人世间,无如醉中真。虚空为销殒,况乃自忧身。” 诗人的这种超脱与冷静,使得原本多磨多难的人生更增添了许多喜剧色彩,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审美视角。其三,“空静”观是苏轼“超以象外”艺术境界的审美标准。所谓“超以象外”,就是能够“寓身物中,超然物外”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远韵和审美境界。例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整首词给人一种孤寂又傲

7、然独醒的感觉,意境空灵幽寂,超然绝尘。这是因为苏轼受“空静”观的影响,将目光由外倾转向了内敛,渴望达到“空静”的境界来解读人生。落实到艺术创作中,便形成了像卜算子那样“超以象外”的诗词意境。二、“空静”观在苏轼文学创作中的表现“空静”观作为一种文学创作观念,主要表现在苏轼的诗、词、散文之中,下面我们将逐一论述。(一)诗苏轼山水诗的创作离不开其“空静”观思想。晋宋的山水诗讲究萧散玄静的意趣和清新生动的境界,苏轼的山水诗也不例外。玄佛学的空静思想,培养了晋宋文人对山水的审美经验,并体现在他们山水诗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结构之中。空静思想要求人们涤除世间思虑,修养出一种淡薄虚静的人格,这一人格精神渗透到晋

8、宋山水诗之中,便使其表现出了萧散玄静的意趣。苏轼的山水诗在审美上更是强调“天工与清新”,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这里的“天工”意味着出于自然而无须雕琢,他以为凡出于天工者必能给人以清新之感,如郊行步月作和陶归田园居等。另外,在苏轼的山水诗中也常常表现出很深的理趣,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如郭祥正家醉画竹石泛颍等,对艺术家来说,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保持“空静”的心态,屏除杂念,才可以创作出清新自然,深情远韵的艺术作品。因此,苏轼的山水诗与其“空静”的心态是分不开的。要使心境“空且静”,就必须从烦琐的世俗中摆脱出来,使其身心闲逸,只有闲逸才有空静,只有空静

9、,才有“妙境和远韵”。苏轼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云:“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这也正是“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最好说明,在佛道二教中,“空静”“虚空”的要义都是要达到无我之境而得万物之本。山水诗的创作只有保持无我之境,虚心斋,才可使得作品清净纯一,而得万物之本。苏轼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保持“空静”的心态,是因为“只有心态虚空才可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草一木。” 这也正是苏轼“神与万物交”的哲学底蕴。在“空静”心态的观照下,苏轼的山水诗常常富有很深的理趣。魏晋以来,佛老思想相互融合,静观山水可以悟道,便成为晋宋山水诗的重要审美方式。苏轼深受佛老思想

10、的影响,时常处于静空状态下对自然山水认真观察,深入体悟,创作出很多富有哲理,趣味横生的作品。首先,明理是苏轼山水诗的重要特点。苏轼在山水诗的创作上吸收了玄佛学的静观思想,静观思想的内容包括:1.静观的对象是万物的本源道;2.静观主体必须摆脱世俗的干扰,空无一物。3.主体必须舍弃一切,用一切生命与宇宙万物进行直观交流;4.主体必须从现象中顿悟;5.静观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主体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完全解放。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苏轼方可从自然中悟出很深的哲理,如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揭示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告诫人们要全面的观察事物,不

11、可只入乎其里,而不游于其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身心完全得到了解放,心灵获得完全的自由,也只有内心虚空才可游于物外,体悟出如此玄妙的道理。再如题惠崇春江晚景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做为创作主体超越性的审美体验,正是由于他采取了审美静观的方式,才可一往情深的投入大自然,对山水有深刻的体察和妙悟。其次,苏轼的山水诗也表现了很深的趣味性。苏轼文学创作上重理的同时,也注重与情的结合,并善于用形象的事物来体现。佛老文字以谈玄说理为宗旨,又都善于借隐喻、寓言来发人妙悟,其突出特点就是借物明理。苏轼在借物明理的同时,也常常用生动的比喻来增加诗文的趣味性,如以“西子”

12、比“西湖”,以“紫金蛇”比“闪电”等。再如百步洪中云:“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全诗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岁月的变迁,人世的短暂,宇宙的永恒,其中玄理与妙趣共存,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如果苏轼没有虚静的心灵,审美的态度,他就不可能有如此深切的感受;如果他没有摆脱世俗的困扰,他就不可能创作出如此富有理趣的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在深受佛禅影响的同时,并没有背离自己的审美原则,他在尚理的同时,也注重言情,强调情与理的结合,这也是苏轼理趣诗与佛老的玄言诗的根本区别。(二)词1.“空静”观作为苏轼

13、的一种文学创作观念,通过其笔下的“水月”形象有着很好的体现。“水月”形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青睐的意象,每朝每代的文人都喜欢以“水月”为意象来借题发挥,构局谋篇,并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如李白的静夜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到了苏轼更是将“水月”意象发挥的淋漓尽致。东坡词现存近三百六十阕,摹写月者,则占全体的四分之一之多。水与月常同出笔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寄意深远,感慨万千。苏轼借水月来寄托情思,则更使水月具有了多层意味,这也是在其“空静”观作用下的必然结果。首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是苏轼文学创作中“空静”思想的基本特征。苏轼在水龙吟咏雁(露烟冷蒹葭老)云:“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

14、”词中借水与月表明汉武帝与孙权的丰功伟绩,早已成了往事,一切又好象归于了虚空,只有寒水中晃荡的月影,依旧是千古不变。月影原本平静,在微风的吹拂下水面荡起了涟漪,静静的月影好象是被摇碎的一切梦幻,寄托了作者无限的哀思与怀想。另外,水月意象还常常与梦境相联系,苏轼水龙吟云:“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此词上阕“全写梦境,空灵中杂以凄丽。”(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下阕“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更是将此词意境升华,梦非真,江亦成空。只此空明之境,只一句空江月明,便使全篇染上了凄凉迷茫的色彩。此词中看似实景,却经作者几笔勾勒,即

15、变实为虚了,水月本实景,一但入梦,则更为全词增添了几分凄凉,几分惆怅。其次,情景理相互交融也是苏轼文艺创作中“空静”观思想的重要表现,在晋宋时期“静观山水可以悟道”是玄佛学以“悟道”为宗旨的静观认识方法。苏轼在“空静”观的影响下,也常从清风明月中悟道,其笔下的水月形象在阐发哲理时,常表现的游刃有余。如果没有道家虚静观的精神境界,作者将很难做到,因为只有禅定去欲,内心虚空,才能容纳万景,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第三,透过苏轼文艺创作中的“空静”观思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苏轼一定的人生观。苏轼集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身,常常将其合并吸收。佛家的“空静”思想与老庄顺应自然的思想,无疑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指

16、明了道路,苏轼将这两种思想相互融合,相互激发便孕育出了“静中观物”“万物皆空”的思想。佛家的静空思想让其无所往而不往,道家的“顺应自然”的思想让其形成随遇而安,任天而动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两种思想的综合才使得苏轼形成看穿忧患,豁达开放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然而苏轼也常常因自己的抱负不得施展而慨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作者因不能像历史人物那样一展宏图,而只好寄情江月。“人间如梦”一句表明苏轼失意时对人生的态度,豪放中带有婉约,与前期苏轼信奉的儒家思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 苏轼“空静”的文学创作观念必然会对其词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其豪放词风与其“空静”思想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其旷世豁达的胸襟源于“空静”的思想,我们说豪放的词风源于豪放的精神,而这种豪放的精神又源于其“空静”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